磷酸亚铁锂乘胜追击!3500亿龙头企业跨界入市,3个6543.8亿+000亿项目落户。

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年底磷酸铁锂电池在动力市场的占比将超过40%,2021年出货量同比增长有望超过200%。

磷酸亚铁锂势头如虹,市场的高度繁荣吸引了各路资本蜂拥而入。

3500亿领先跨境进入

近日,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对万华化工(四川)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磷酸亚铁锂锂电池正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进行了首次环境影响评价公示,该项目包括5万吨磷酸铁和5万吨磷酸亚铁锂。

前身为皮革厂的万华化工经过转型,年化复合增长率超过30%,成为可以对标德国巴斯夫的化工巨头。其业务涵盖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工和新兴材料四大产业集群。服务行业主要包括:生活家居、运动休闲、汽车运输、建筑行业、电子电气、个人护理、绿色能源。

今年上半年,万华化工实现营业收入676.57亿元,同比增长65,438+06,5438+08.9543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4.38+035.30亿元,同比增长377.438+0%。

事实上,万华化学早已切入锂电池材料领域。去年4月,万华化工将卓能锂电池100%股权收入囊中。

收购锂电池材料后,万华化工开始扩大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去年投资11.6亿元建设年产1万吨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预计2026年底建成投产,5438+0。

从布局逻辑来看,万华化工选择进入锂电池材料领域,有利于拓展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加速公司向化工新材料产业转型的战略需求。

根据目前的市场环境,万华化工选择磷酸亚铁锂作为新业务的一部分,仍有机会尝到行业红利。但按照目前的市场容量规划和资本涌入的频率,一切都还不确定。

截至9月17收盘,万华化工报112.03元/股,上涨0.58元/股,涨幅0.52%,总市值3517亿元。

磷酸铁锂电池乘胜追击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今年5月,国内磷酸铁锂电池产量达到8.8GWh,同比增长317%,占总产量的64%,超过5.0GWh三元电池的首次出现;前5个月磷酸铁锂电池累计29.9GWh,占总产量的50%,累计29.9GWh,占总产量的50%。

从此,磷酸铁锂电池开启了三元电池的“疯狂滥用”之路。

在接下来的6-8月份,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量大于三元电池,因此可以预测2021年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量将超过三元电池!

从装机量来看,7月份,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近三年来首次超过三元电池。8月份三元电池加载5.3GWh,环比下降2.1%。磷酸铁锂电池加载7.2GWh,环比增长24.4%。

这表明磷酸铁锂电池下半年将进一步发力,装机功率、产量、增速将大幅超越三元电池。

除了原材料成本更低和安全性更高这两大优势,技术进步和磷酸铁锂电池的增加,在赶超磷酸铁锂电池的道路上功不可没。

在技术层面,以CATL、比亚迪、郭萱高科为代表的主流电池企业分别研发了CTP、blade、JTM技术,改善了铁锂电池续航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整车路线选择方面,资料显示,目前包括比亚迪、特斯拉、BAIC、广汽、长城、东风、SAIC、奇瑞、长安、江淮、何忠、小鹏、零跑在内的主机厂均已推出磷酸铁锂电池主力车型,下半年将陆续发布磷酸铁锂电池车型,且大部分为全年爆款,将进一步提升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甚至赶超三元,扩大竞争优势。

此外,2020年小功率(包括* * *享受摩托车和换电)市场将由出口和内需共同驱动,其中铁锂电池将占30%左右。

同时,在海外家用存储市场和基站侧储能出货量提升的带动下,锂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50%以上,基本全部使用锂铁电池。

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国际电池巨头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从而重新审视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

韩国媒体《ELEC》报道,专攻三元技术路线的LG能源去年年底开始在韩国大田实验室研发磷酸铁锂电池技术,预计最快2022年建成试点线。

此外,LG能源的母公司LG化学也将参与磷酸铁锂电池业务,或稍后与其中国合作伙伴成立合资公司,为LG能源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提供原材料。

30亿项目落地。

磷酸铁锂电池装载量的快速增加推高了磷酸亚铁锂的市场价格。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截至9月15,磷酸亚铁锂国内顶级动力产品均价为6万元/吨,预计磷酸亚铁锂短期内将稳中有升。

在强劲的市场需求下,不少企业宣布布局磷酸亚铁锂项目。

川恒股份

9月16日,川恒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福泉市人民政府拟签署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拟在福泉市投资建设“矿化-一体化”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

项目总投资6543.8+00亿元,分两期建设。将建设8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生产线、3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生产线(含此前公布的10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和4万吨/年电池级六氟磷酸锂项目。

其中,该项目包括川恒公司与郭萱集团合作建设的50万吨/年磷酸铁项目。

川恒股份已形成集矿山开采、磷酸盐产品生产、磷化工技术创新、伴生资源开发利用、磷石膏建材、磷营养技术服务、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集团。产销能力约60万吨/年。

半年报显示,川恒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6543.8亿元,同比增长26.4%。

报告同时指出,川恒已完成新桥磷矿和鸡公岭磷矿的采矿权及相关资产收购,并通过子公司富林矿业直接持有小坝磷矿、新桥磷矿和鸡公岭磷矿三个采矿权,总可采储量约654.38+0.6亿吨,小坝磷矿和新桥磷矿年产量可达300万吨。

此外,川恒股份子公司天一矿业持有的老虎洞磷矿采矿权,储量约3.7亿吨,设计生产规模500万吨/年,目前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盛邦集团

近日,湖南盛邦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邦集团”)与宁乡高新区签约落户磷酸亚铁锂项目,总投资6543.8+02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磷酸亚铁锂项目,将布局40条生产线。

项目与中南大学全方位合作,产品市场主要面向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等国内顶尖电池企业。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6543.8+0.00亿元。

盛邦集团成立于1998。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大型批发市场开发运营、酒店管理、物流中心、文化旅游等项目,磷酸亚铁锂项目的布局是集团产业转型的第一步。

吴瑕新能源

9月16日晚间,厦门钨业新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雅安经济开发区签署《锂离子正极材料项目投资意向书》。公司拟在雅安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锂离子正极材料项目,预计投资意向不低于6543.8+00亿元。

根据投资意向书,该项目计划投资65438+万吨磷酸亚铁锂和6万吨三元材料。这也是吴瑕新能源一个多月前刚刚在科创板推出的百亿规模项目。

厦门钨业新能依托母公司厦门钨业,主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客户结构方面,是3C锂电池领域,包括ATL、三星SDI、LGC、村田、比亚迪、欣旺达、珠海冠宇。动力锂电池领域,包括比亚迪、松下、当代安培科技、AVIC锂电池、郭萱高科等。

夏钨新能指出,本投资意向书仅为双方意向性合作文件,具体执行情况不确定。且本投资意向书涉及项目分期实施,对公司及夏钨新能本年度的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财务指标不产生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0年6月65438+2月31,夏钨业新能源的货币资金余额为2.78亿元,本投资意向书涉及的项目预计总投资为1000亿元,远高于公司目前的账面资本水平。

摘要

磷酸锂电池的产业链是磷矿-工业级磷酸/磷酸一铵-磷酸铁-磷酸亚铁锂正极-锂离子电池。

基于此,在磷化工产业整合产业链中,利用企业原有的磷酸盐资源,跨界投资安排磷酸铁和磷酸亚铁锂材料项目,成为众多化工企业的相同选择。

磷化工企业方面,除川恒外,企业包括川发龙曼、龙蟠科技、川金诺、新洋丰等。已宣布跨境投资建设磷酸铁和磷酸亚铁锂材料项目。

钛白粉企业方面,龙柏集团、CNNC钛白、安南达等企业也宣布跨境投资建设磷酸铁和磷酸亚铁锂材料项目。

随着跨界玩家的增多,市场必然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然而,电池企业和材料企业在产品、技术和产业链协调方面形成了“先发制人”的优势,新进入者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被“选中”。

更重要的是,大规模扩张最终必然导致产能过剩,而跨境企业届时能否从中分一杯羹,确实很难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