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面试公司是否靠谱?
制度成熟、资源广泛、成长迅速的大公司当然是年轻人求职的首选。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能进自己想要的大公司。名企招聘有名企的气势和要求。校园招聘首选985,211,社会招聘岗位较少,对经验和技术要求很高。可以说非高级人才很难申请成功。
归根结底,中国就业岗位的提供主要依靠民营企业。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相关数据,我国现有民营企业近2500万家,注册资本超过150万亿元,对国家税收的贡献超过50%,对就业的贡献超过80%。
民营企业那么多,必然鱼龙混杂。很多求职者因为没有经验,经常会遇到一些不靠谱的公司。他们中只有少数人误入传销,大部分人延缓和阻碍了职业发展。
选择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公司,不仅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耽误你的学习和成长,还会增加你职业经历中“频繁跳槽”的风险。
其实一个公司是好是坏,是否适合自己的发展,我们可以在面试和沟通中做出初步的判断。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面试时如何判断公司:
大招一:打有准备的仗,听,问,查。
很多求职者在接到面试通知时,都会关注面试时间、地点、工作时间、薪资标准等。他们心里的想法可能是:“你去公司面试就什么都知道了。”
其实不是的。匆匆忙忙毫无准备的去面试,只得到一个肤浅的了解。一旦判断错误或者信息不准确,就浪费时间找工作。如果不幸被录用,会耽误你的前途。
所以,在面试之前,我建议你提前了解和判断一下要面试的公司,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听——听听面试官说了什么。
1.面试是谁通知你的,HR还是用人部门?
从这个细节可以判断两件事:
首先是公司规模。有一定规模或者想发展壮大的公司都会有HR。
二是岗位情况。通常用人部门亲自招聘,要么是公司小没有HR,要么是岗位流动特别大,要么是急用岗位。
2.听听面试的语气、态度、过程。
这个细节体现了企业员工的素质、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员工的专业程度可以反映一个公司的管理水平。通过对其专业水平的初步判断,可以知道公司的用人标准。
第二个问题——问同行或熟人关于公司的情况。
通过同行和熟人,可以听听业内对这家公司的评价。口碑好不好?离职率高吗?有些企业在业内是出了名的烂,随便问一问都知道。
当然,你不可能碰巧在你面试的每家公司都认识某个人。或者你面试的公司和你原来的工作不是一个行业。那么,这一步可以跳过。
第三次检查-检查公司注册信息和相关报告。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信息,所以我们应该合理利用它。网络查询一家公司,主要渠道如下:
1,天眼查
查工商注册信息,关联公司信息,违规信息。比如需要关注面试地址与工商登记地址不一致的公司,注册资本极小或极大的公司,有相关违规信息的公司。
2.百度(或其他搜索引擎)
搜索公司名称,查询相关报道,了解公司对外宣传的主营业务、主要动向、品牌传播渠道、影响力等。
3.企业网站/微信官方账号
了解公司发展历史,企业文化,领导介绍,业务介绍,重点报道。
结论:
通过提前准备,可以梳理公司的发展脉络、战略布局、重大事件,以便在面试过程中提问。
大招二:一观察,二交流,三提问。
一个观察:
观察公司的软硬环境,重点如下:
(1)看办公空间的大小和整洁度。
从这个细节可以判断公司的规模和内部管理水平。公司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员工对企业经营的判断和他的决策。
有的公司招聘简章上有200多名员工,结果公司的办公场所只能容纳30-50人。这种公司有一定的欺骗性。
(2)看员工精神面貌。
松下幸之助说:“评价一个公司是否有竞争力,只要看员工的状态就可以了。”
面试的时候至少会接触前台和HR岗位,有时候会经过办公区。通过观察他们,我们可以看到这家公司的整体精神面貌。一个好的公司,员工一定要有“精神”。接待访客时是否热情,安排面试时是否低效,工作时是否忙碌激情,谈论公司时是否骄傲……都可以从这些细节中判断出来。
第二,沟通
面试的过程既是公司了解你、评价你的过程,也是你观察、选择公司的过程。
首先,从面试过程来看:
从几轮面试可以看出公司权限的分布。
比如一个普通的业务员,要经过HR、业务经理、业务总监、总经理甚至更高级别的职位的面试,可见这个公司是集权的。内部的制度和流程很复杂,工作汇报很多,要请示。
从你最后的面试官职位,可以看出公司的规模和职位的重要性:
以基层岗位为例,老板进行最后测试的公司一定很小;
只经过一轮面试就确定要录用的职位,一般不是太重要。
其次,从沟通过程来看:
面试官的专业水平可以看出公司的水平。
再求职,你也是“半个HR”。面试官是在胡说八道还是思路清晰、目的明确的提问,一目了然。
面试官是求职者的第一张名片,他的专业水平决定了一个企业能否引进优秀人才。如果企业不重视这个岗位,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出企业对人才不是特别重视。
三个问题
面试结束时,面试官通常会问你一个问题:“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这个时候,如果你对企业感兴趣,一定要抓住机会,主动去问。重点关注两个方面:
第一,面试时你没有谈到,但你非常关心的问题。
不同的面试岗位有不同的关注点。内容可能包括:公司的战略规划,申请的职位在公司的发展空间,直接主管的风格,人才培养机制。
第二,前期了解过程中有疑问。
比如公司为什么要进行重大战略调整,为什么要改变主营业务结构,为什么品牌推广很少。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开始就问薪资福利,这样会给面试官留下不好的印象。
大招三:有薪资谈判诚意的公司是好公司。
好的公司没有固定的标准,根据求职者的技能和水平,相应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在薪资谈判的最后一个环节,有诚意的公司才是值得你选择的公司。
如何看公司是否有诚意?
1.实际工资和招聘时公布的工资标准相差不大。
公司招一个职位的时候说5000-8000元。最后面试了你,觉得你还不错,但是底薪只有3000,其余都是画饼。这种公司属于无诚意公司,Pass!
2,工资跨度大,优秀被认可,但工资只给最底层。
比如招聘的时候,工资显示5000-10000元,具体看求职者的优秀程度。你觉得你很优秀,面试的时候你讲得很好,面试官也觉得你很优秀,充分认可你,但是你只愿意出5000块钱。然后我开始画蛋糕,谈论梦想和感受...这种公司也属于无诚意公司,Pass!
3.福利政策是否诚实?
事实上,一些中小公司并不能达到大公司那样完美的福利。比如社保购买基数低于实际工资;未按规定购买住房公积金、周、节假日等。
很多时候,求职者如果严格按照劳动法的要求去找工作,很有可能找不到工作。所以选择公司其实就是一个谈判和权衡的过程。你能接受对方提出的条件吗?愿意,那么就有合作的可能。我不想再找一个家。关键在于,在工作上沟通时,对方有没有隐瞒或欺骗。
写在最后
目前来看,找工作似乎比较难。一些目光短浅的公司更是急于乘势而上,想尽办法用低薪招聘人才,并庆幸自己节约了成本。众所周知,一旦经济形势好转,积累的不满情绪就会爆发,最终难逃沦为跳板的命运。公司将遭受最大的损失。
求职者和公司之间,是一种合同,是一种合作。只有双方坦诚相待,互相欣赏,互相理解,才能携手同行,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