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有哪些?
1,央行。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成立于6月1948+2月1。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加强外汇管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2.金融监管机构。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主要包括: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3.国家外汇管理局。成立于1979年3月13,当时由中国人民银行托管;1993年4月根据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设立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外汇管理局是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国家局,是依法管理外汇的行政机构。
4、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监事会由国务院派出,对国务院负责,代表国家监督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5.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其业务发展受国家经济政策约束,受中国人民银行业务指导。
6.商业金融机构。中国的商业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机构和保险机构。
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信用合作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证券机构是指为证券市场参与者(如融资者、投资者)提供中介服务的机构,包括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
保险机构是指专门从事保险业务的机构,包括在中国境内从事保险业务的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保险公司、外资保险分公司和中外合资保险公司。
扩展数据
产生和发展
最早的金融机构是银行,起源于古代的货币业和货币兑换业,货币兑换业的规则是现代银行业的先驱。在古代,货币业和货币兑换交易大多发生在寺庙周围,在中世纪西欧的定期集市上依次进行几个月。逐渐脱离商人阵营的货币兑换商,最初只为各国朝拜者和国际贸易兑换货币,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为了避免自己保管货币和长途携带的不便和风险,一些外贸商和国际贸易商把货币交给有良好保管设施的货币兑换商,委托后者办理异地支付结算业务。
现代意义上的银行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当时地中海沿岸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贸易极为活跃。位于地中海中心的意大利成为当时世界的贸易和金融中心,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银行。此后,随着世界商业、贸易和金融中心逐渐北移至荷兰阿姆斯特丹,银行业向西北欧其他国家扩张。
日益复杂的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多样化金融需求,促成了其他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投资银行、房地产抵押银行、进出口银行等各种专业银行逐渐兴起;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典当行等专业化金融机构也逐渐兴起,在各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百度百科-金融机构体系
百度百科-财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