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行业前景如何?
近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的逐步完善、人工成本的上升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正迎来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新阶段。住建部数据显示,到2018年末,全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达到2.9亿平方米,占全国新建住宅总面积的13.9%。
从产品结构来看,现阶段市场上生产的产品主要是PC结构,钢结构在发展过程中没有赶上行业的快速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市场渗透率仍有待提高。
1.中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历程分析: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装配式建筑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是通过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技术,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体系。到了80年代,由于人们生活需求的快速释放,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应用达到了全盛时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对抗震整体性研究不足,设计和施工管理专业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逐渐被全现浇混凝土建筑体系所取代,导致装配式结构长期停滞不前。
但近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的逐步完善、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绿色建筑呼声的日益高涨,我国正迎来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历程分析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产业政策相继出台,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
2014以来,我国连续出台多项重要政策文件,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其中,《装配式建筑“十三五”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广区、积极推广区和鼓励推广区分别达到20%以上、15%和10%。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要达到30%。
2014以来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政策发布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2018年,全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再创新高,达到2.9亿平方米。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工成本的上升、预制构件加工精度和质量的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政策因素的推动,国内装配式建筑再次升温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住建部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8年,全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呈快速增长趋势。2018年全国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为近6年来最大,达到2.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93.3%。
2012-2018中国新建装配式建筑统计与增长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编制。
(备注:2014年面积增长率为51.4%)
4.PC结构是产品主流,钢结构尚未享受到行业增长红利。
从产品结构来看,国内装配式建筑构件主要是预制混凝土(PC)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三类构件各有优缺点。在我国,PC结构的装配式建筑应用广泛,主要是在水利工程、桥梁等建筑中。以往的保障房大多以PC结构为试点,PC结构在三类结构中强度最好,耐火/耐腐蚀性能最好。
钢结构的应用集中在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三类构件具有工业化程度最高、抗震性能优良、结构灵活、房间率最高等优点。木结构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但建造成本高,应用微乎其微。
三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比较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尽管中国的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钢结构行业似乎并没有明显受益。主要上市钢结构企业杭萧、精工钢构、路宏钢构、东南网架2013-2018年的收入CAGR分别为9.2%、2.8%、9.8%、18.5%,远慢于同期装配式建筑面积和行业规模的增速。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2019之前的装配式建筑行业红利主要由市场主流PC结构享受。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中PC结构占据主要地位,钢结构次之。从住建部2016年开展的119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来看,混凝土结构占比最大,为46%,其次是装配式钢结构,占比16%。而装配式木结构由于在国内应用范围较小,仅占3%。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装配式混凝土构件领域成本竞争激烈,很难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替代现浇混凝土。行业龙头企业主要有远大住工、钟敏游助科技、山东万斯达。
5.2018年市场渗透率不到14%,仍远低于发达国家。
据住建部统计,2015年,全国新建装配式建筑比例仅为2.7%,2018年,全国新建装配式建筑约2.9亿平方米。同期全国房地产新开工20.93亿平方米,占比13.9%。考虑到这一数据不包括基础设施新开工面积和市政设施新开工面积,因此,到2018年末,我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比重不到14%,仍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2018全球主要经济体装配式建筑渗透性比较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编制。
中国装配式建筑网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装配式建筑产业园19个,其中山东省4个,河南省2个,其余13个省份为1个。上述工业园区的投资建设主要是行业内的相关企业,主要是国内上市公司和外资企业。其中,国内上市公司包括:精工钢构、远大住工、路宏钢构、杭萧股份等。外资企业有德国的Munitec、阿联酋的Amana、奥地利的Oberndorfer。
截至2018年底,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的区域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编制。
潜在万亿市场,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国家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2020年我国装配式建筑比例将达到15%,2025年达到30%,2018年约为14%,近几年平均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根据住建部发布的装配式建筑成本参考依据,以2230元/m2(考虑技术水平上升和价格上涨对物价水平的不同影响,假设未来几年成本不变)计算,到2024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将达到654.38+0.2万亿元以上。
2019-2024年中国装配式建筑整体市场规模预测。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以上数据分析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深度分析报告》,该报告还提供了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