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困难的原因

内部因素

1.企业现金管理不善

(1)企业应收账款金额巨大,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出现坏账。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形成很多贷款。当企业内部出现资金短缺时,他们会想办法收回贷款度过难关。如果这些贷款不能按时收回,在企业可用资金减少的同时,应收账款的比例也会逐渐增加。超过一定时间,大量的应收账款就会变成坏账,给企业的资金周转带来困难。

(2)企业库存积压。企业在生产产品时,往往忽视对市场需求的估计,盲目生产。如果市场上的产品饱和,企业的产品就会过剩,导致销售收入减少,现金流短缺,利润减少,进一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

(3)企业生产成本过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好转,原材料成本也逐渐提高。此外,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企业不可避免地要承担销售费用、人员管理费用甚至财务费用。“利润=收入-总成本”,当收入的增长率低于生产成本的增长率时,企业的利润总额就会下降。可见,生产成本高也可能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2.企业的战略选择不当。

企业的战略选择应以市场为导向。我国著名战略家唐东方曾将企业的战略定义为对其长期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业务发展和发展能力的选择和相关规划[1]。众所周知,一个企业能否选择正确的战略,直接影响其未来的发展。因此,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必须遵循效率原则。否则,失败的决策往往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3.企业风险预测错误

企业发展中一般存在两种风险,即投资风险和技术风险。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企业的利润。投资风险是指投资者为实现其投资目的,对未来经营和财务活动可能造成的损失或破产所承担的风险[3]。影响投资风险的主要因素是构成产品成本的价格变动、贷款利率的升降、政府政策的变化。可见,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发现和控制投资风险的因素,投资就会失败,如果遭受重大损失,企业就可能陷入财务困境。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就必须加强技术创新。然而,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创新技术的复杂性和企业自身实力的薄弱会导致企业创新的失败,从而使企业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长此以往,企业利润会逐渐减少,最终陷入财务困境。因此,风险预测的正确性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而风险预测的失误可能直接导致企业财务困难甚至破产。

4.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为了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对公司的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激励、控制和协调的一套制度安排[2]。公司治理是以股权为基础的,这使得非流通股股东有很大的操纵权,即股东行使权利的效果不同。公司治理结构合理与否会影响治理效率,进而关系到企业的价值。如果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激励机制得不到有效发挥。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管理者甚至可能做出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的行为。

(2)外部因素

1.激烈的市场竞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必须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企业如果不进行技术创新,其核心能力必然下降,优势不再持续,甚至可能处于劣势。长此以往,企业将陷入财务困境。

2.政府政策

政府政策的制定是基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平稳运行。然而,一旦企业的战略选择与政府的政策不一致,其未来的发展肯定会受到影响。此外,银行的一些信贷政策也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比如银行信贷再贷款政策的取消,很容易使企业因周转不灵而陷入财务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