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信贷的经济环境分析
贷款余额方面,本季度全国小贷行业较6月末的9240438+00万元增加476438+08亿元;较3月末的9272.21亿元增加654.38+0.578亿元。自2019以来,这是数据首次呈现上升趋势。
本季度全国小贷行业从业人数和机构数量并未出现反弹,延续了之前的下降趋势。
本季度全国小贷公司从业人员较上季度减少0.1.7万人,但仍守住了8万人的门槛。
与上季度相比,全国小贷公司数量减少65,438+065,438+07家,比上季度减少65,438+0.565,438+0%。较去年同期的8332辆下降了7.83%。
小贷行业洗牌的时候,
今年以来,包括安徽省、吉林省、河南省在内的多地开始清理整顿小贷公司。
5月4日,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会同省市场监管局、安徽银保监局,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七类”机构的监管和市场准入审核,取消6家小额贷款公司业务资格。4月22日,吉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表示,清理了228家严重违法违规的小额贷款公司。65438年10月8日晚间,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连续发布6则公告,取消18小贷公司试点资格。
9月29日,银监会、央行发布《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普惠金融报告》),指出营运资金规模小,覆盖客户太少,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小贷公司为了快速实现高收益,往往不注重基层客户的开发、维护和服务,不注重培育自己的商业模式。他们往往偏离“小额分散”的道路,步入简单粗放的类银行模式,以“大客户”、“富人”为目标,与商业银行直接竞争。但它们的资金成本、利率水平、风险控制能力都不是商业银行能比的。
官网,来自北京小贷行业协会的消息,北京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郝刚也指出,小贷公司现在主要是做房贷业务,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是同质的。
专家:小贷生存环境依然严峻,本季度贷款余额小幅上升属于正常现象。
据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联席主席、董事会主席贝多光介绍,中国有7000多家小贷公司,现在还在运营的就更少了。“有些公司还有工商注册,但是没有营业。小贷公司生存环境依然严峻,放贷主要靠资本。”
不过,在央行小贷行业的本季度数据中,贷款余额略有回升。西南财经大学普惠金融与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去年以来,全国P2P网贷机构严格执行‘三减’。与此同时,大量P2P公司被雷到或清盘,意味着他们“放弃”了一部分市场空间。一些小额贷款公司已经开始填补这些新兴市场空间。第二,小贷公司实际上是区域性金融机构,受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各地也在响应中央号召,支持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帮扶和信贷。作为服务农村金融的重要参与者
今年一季度,小贷行业从业人数下降到8.72万人,超过了9万人的门槛。但本季度最新数据显示,小贷行业从业人数虽然持续下降,但并未突破8万人的门槛。对此,毕认为,数据反映了市场的心理,小贷行业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陈文还注意到,近年来,小贷公司出现了所谓的“使命漂移论”,一些小贷公司开始偏离“小额分散贷款”的原则,开展类似于银行的客户群体业务。
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按照陈文的解释,“是‘小额分散’信贷的原则出现了问题,即收益如何覆盖成本,纯信贷的风险维度比较高。小贷公司只能用自有资金放贷,匹配的银行等机构资金相对较少,而一般监管允许小贷公司的杠杆率是1.5倍。而大量小贷公司无法充分利用其1.5倍的杠杆,因为银行不愿意与他们合作。这类小贷公司只能在灰色地带使用一些类似私募债的融资工具。这样,他们的融资成本就是两位数。”
除了融资成本,“小贷公司维护运营成本和人力投入比较大,维持年化贷款利率24%。一些纯信贷业务的小贷公司,收入成本参差不齐,尤其是在当前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加大的情况下。因此,从套期保值的角度来看,陈文认为小额贷款公司的“使命漂移理论”是其存在的基础。
《条例》中,小额贷款公司将被重点提及。目前在法律上,小贷公司还没有被完全定义为金融机构,身份模糊,包括融资渠道狭窄。”陈文认为,从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渠道来看,未来《规定》的出台将对小额贷款行业降低融资成本产生积极作用。
对于小贷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陈宁认为在于场景。“线上进一步切入线下,线上线下更加融合。在技术上,前期粗糙的数据驱动会转向更注重数据安全、符合数据安全监管要求的创新,让这种创新可以商业化。”
毕也将该场景视为小贷公司未来的出路。“相对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小贷公司曾经是最多的。
明显的优势是放款速度比较快。未来小贷行业将回归小规模分散的本质,小贷公司可以利用很多场景来完成针对个人和小微企业的大规模零售转型。场景化将是未来小贷公司的优势。"
“要充分发挥小额贷款公司在金融领域的‘毛细血管’作用,填补空白。小贷公司和银行覆盖的客户群还是不太一样,这也是普惠金融发展需要调整的一个过程。”贝多光肯定了小贷公司的作用。
相关问答:以后贷款安全吗?借贷未来是众多在线P2P平台中的一个。目前这类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同时也有大量这类公司破产。互联网金融刚刚起步,非常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法律法规。别人再怎么吹牛,还是自己的钱保守投资好。另外,借出未来是和期货挂钩的。你知道期货的风险有多大吗?不能相信所有能查的资金。请收养他们。相关问答:小贷从业者和贷款中介未来会怎样?2018-2019可以说是P2P行业的严冬。随着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强,P2P公司纷纷倒闭,最近几个月沪深两市已经全面清退P2P公司。随着行业的洗牌,P2P未来的处境会越来越艰难,生存下来的已经所剩无几。P2P的前景并不明朗,所以我将重点放在贷款中介上。一、贷款中介机构简介
贷款中介是与金融机构合作或有融资渠道的中介。这个行业已经兴起很多年了,需求一直很旺盛。那么很多人会说中介要收手续费,那为什么不直接去找银行呢?这是因为对于大部分需要资金的普通人来说,并不是很清楚市场上适合自己的贷款产品、利率和流程。时间长了他们可能就贷不到款了。找中介可以省时方便,主要是信息不畅。
二、贷款中介从业人员
贷款中介的从业人员大多是有多年贷款融资经验的金融从业人员,在银行或金融机构有一定的人脉(黑中介、高利贷、随意成立小公司或工作室的小中介除外),因此可以根据客户自身需求量身定制融资产品,提高贷款的成功率和额度。
虽然各家银行的贷款产品类型都差不多,但是各家银行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可能是同一类贷款产品给不同银行或支行的贷款期限、金额、利率、通过率会有所不同。
第三,案例
那么这么多贷款中介如何帮助有需要的客户呢?让我举几个例子:
1.一个客户向多家银行申请按揭贷款被拒。银行给出的理由是综合评分不足。如果他自己去问银行,也不会给出具体的答案。然后贷款中介通过渠道了解到,客户整体资质不错,但是因为经常出差,经常忘记按时还信用卡,还款会延迟几天,这是主要原因。然后中介在和银行沟通后给客户做了一个方案:客户可以在房贷银行存一笔钱作为保证金,购买最低限额的理财产品成为银行的理财客户,同时说明之前逾期的原因并提供还款收入来源的相关证明,这样最后贷款才会成功,否则违约金损失更大。
2.现在很多人喜欢用信贷和信用卡产品,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审批的时候额度高,有的人额度低就很难审批贷款呢?主要是这类产品已经和信用大数据对接了。无论是银行还是金融机构,都会在你申请的时候对客户的借款行为、信用数据以及周围的信用环境进行评估。如果客户本人或者身边很多亲友有大数据黑户,会直接影响信用等级。所以信用数据的分析和方案的制定也需要专业贷款中介的帮助,省去了你忙忙碌碌的麻烦。
一个行业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和价值,这种价值应该体现在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上。因此,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贷款中介都各有其重要性,互为补充。
综上所述,贷款中介是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的补充和延伸。近年来,不少银行也与当地多家大型中介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正式成为银行产品的代理。这说明市场对贷款中介行业还是认可的。贷款中介行业虽然混乱,但未来会向更正规、更创新的方向发展,那些歇业的中介会处境更加艰难,甚至被淘汰。因此,客户在有贷款需求时,应主动识别中介机构的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