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油的发展

中国神华在内蒙古的煤制油已投入试运行。兖州煤业也在开展这样的项目。

煤制油是一种煤间接液化技术,通过煤气化生产合成气,然后通过费托合成生产合成油。“煤间接液化”的方法早在1960年就在南非工业化了。南非也是一个富煤缺油的国家。其煤炭储量高达553.33亿吨,储采比为247年。煤炭占其一次能源的75.6%。自1955以来,南非采用煤气化技术和费托合成技术生产汽油、煤油、柴油、合成蜡、氨、乙烯、丙烯和α-烯烃等石油和化工产品。南非的费托合成技术开发了一种现代合成醇浆态床反应器。沙索公司目前拥有两套“煤间接液化”装置,每年生产液态烃产品700多万吨(沙索32万吨,赛库675万吨),其中合成油产品500万吨,每年耗煤4950万吨。70亿美元的累积投资已经收回。现在年产值达到40亿美元,年利润近12亿美元。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铁基和钴基催化剂费托合成油间接液化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开发,已完成2000吨/年规模的煤基合成油工业实验,5吨煤可合成1吨成品油。根据项目规划,未来三年,中国煤炭大省山西将有望建成万吨级“煤制油”装置。中科院还设想,到2008年,建成百万吨煤基合成油企业,在山西大同、朔州地区的几个大煤田之间,建成大型煤炭“炼油厂”。近日,总投资6543.8+00亿美元的朔州联顺能源公司年产500万吨煤基合成油项目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计划于2005年建成投产。产品将包括辛烷值不低于90、不含硫和氮的合成汽油、合成柴油等近500种化学延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