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下房山超市的“一哥”Dream实体梦幻圈?
JD.COM曲线进入资本线下超市
据天眼查App显示,20265438年3月31日,华冠商业公司股东变更为江苏卓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00%。公司由宿迁JD.COM佳品贸易有限公司100%控股,宿迁JD.COM佳品是JD.COM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同时,华冠商业新任董事长为冯毅,冯毅的另一个身份是JD.COM集团副总裁、JD.COM零售集团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总裁。此前,原股东北京华冠商贸有限公司和北京李欢咨询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
可以看出,JD.COM一直在布局实体超市。从牵手沃尔玛,到后来对永辉超市的股权投资,再到近年来的自有品牌七贤超市,JD.COM正在逐步向线下零售市场渗透。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红认为,京东。COM全资拥有华冠对双方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互联网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电商平台已经逐渐触及流量天花板,电商平台也需要依靠线下实体实现二次增长。对于JD.COM来说,完全控股可以让JD.COM更好地控制皇冠。皇冠还可以为JD.COM带来一个坚实的区域零售基础,可以作为进一步复制和扩张的基础。
据了解,JD.COM在今年5月的2021中国国际零售创新大会上表示,将与皇冠深度合作,打造全渠道零售标杆,在供应链数字化协同、全渠道业态升级、会员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皇冠全渠道零售变革。
资料显示,华冠商业公司是一家以连锁购物中心和连锁超市为主营业务的商业企业。目前已在河北省房山、朝阳、丰台、亦庄、涿州等地开设直营店70余家,营业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近日发布的“2020年中国连锁百强”榜单,华冠以56.25亿元的销售额,73家门店位列2020年中国连锁百强第75位。
数字婚介?
事实上,JD.COM和华冠的关系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从早期的O2O发展到现在的社区团购,双方先后建立并积累了信任关系。随着双方交流的增多,以及当前环境的变化,双方对自身的需求都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反过来也促成了双方这次合作融合的意愿。
据了解,在JD.COM此次进入之前,华冠商业已经与JD.COM进行了两次合作。2014年,JD.COM与华冠商业签署O2O战略合作意向协议,在JD.COM平台设立“华冠生活在线”网店。随后在2015,华冠商业与JD.COM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华冠商业线下尚超的O2O运营,入驻JD.COM到家。
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立平看来,未来的零售不可能是单一渠道,全渠道发展是未来零售的大趋势。JD.COM的入驻也将升级改造皇冠的供应链和数字化。“因为线上线下双方各有优势。JD.COM作为互联网企业,在技术上有一定优势,而皇冠作为区域零售商,在房山也有很深的零售基础。但是,要完成全渠道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实体超市都无法单独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皇冠一直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除了登上JD.COM O2O的班车,入驻生鲜到家、JD.COM到家等平台,华冠还在依托微信、小程序等各种线上工具,探索数字化应用。尤其是疫情期间,超市线上订单激增,线上平台成为刺激传统超市销售的第二条增长曲线,传统零售业数字化转型的愿望更加迫切。
张兵表示,疫情波动导致部分道路封闭,影响了商品供应的稳定性,需要企业在平时做好充分准备,应对突发事件。这对企业的供应链响应能力提出了挑战,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具备可预测性,而可预测性的基础是原产地、库存、排产、销售的数字化运营,超市零售必须从粗放式运营向精细化运营转变。
实体超市的最终归宿
在文志宏看来,当前尚超产业的数字化浪潮已经到来。未来,尚超工业的商业模式将不再仅仅停留在原来的线下实体店,而是走向全渠道。“华冠可以在京东的帮助下重建传统零售业。COM的技术能力,包括商品的管理,客户服务,店铺管理,店铺规划,这些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众所周知,线上消费需求让很多生鲜电商平台顺势“回血”。同时,社区团购的疯狂扩张也给实体超市带来了迫害效应。目前,为了适应市场对自我变革的需求,提升数字化能力已经成为实体超市的必修课。
从2015年物美创始人张文忠创办的多点,到2016年沃尔玛牵手JD.COM,再到2017年阿里入股高辛零售,以及随后的苏宁、家乐福...随着电子商务的技术输出,超市零售业与互联网逐渐从对立走向融合,超市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和新零售阶段。
《2020年中国连锁百强》报告显示,疫情推动了消费者的网购。通过近几年的线上布局,连锁百强开展了上门、直播、团购等业务,线上销售成为企业增长的新动能。2020年,百强企业网上销售规模达到56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占百强企业销售规模的23.3%。
文志红认为,数字化转型是实体超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和趋势。未来,企业之间的最终竞争是客户价值和更高的运营效率。在客户价值和运营效率的背后,是企业对消费者、市场和零售本质更深刻的理解,以及对零售管理更深刻的认识。从更长远来看,互联网技术的投入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只是一个发展过程,技术只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