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一种真正的获得感。
建设“一带一路”将把沿线各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致力于合作共赢和共同发展,让各国人民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参与项目建设的当地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见证了共建“一带一路”给他们国家带来的巨大变化。
又是一个星期六,诺萨迪没有休息。早上8点开始工作,一直忙到晚上10,终于完成了全年涉税资料的提交。诺萨迪是中国电建老挝水泥公司的会计。2007年中专毕业后,诺萨迪从老挝万象省新河县来到首都万象,一边找工作一边继续学业。凭借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和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她在2009年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中国电建进入老挝市场已超过20年。2007年,公司1万吨水泥生产线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当时是老挝最大的水泥生产线。公司生产的狮子牌水泥在老挝市场销量位居前列,成为老挝建材领域的知名品牌。
“我们是老挝最早的水泥生产商之一。从老挝的水电站到首都宽阔的450周年纪念大道和宏伟的老挝国家会议中心,甚至我家乡建造的许多房屋都使用‘狮子牌’水泥。”说起我们公司生产的水泥对当地建设的贡献,诺萨迪很自豪。
2017年,中国电建老挝水泥公司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项目中老铁路的供应商后,诺萨迪的工作积极性更高了。公司财务总监杨光说,水泥公司有50多家下游承运商,诺萨迪每个月要完成近200笔付款,都能准确按时完成。她还与当地税务部门沟通,及时高效地完成纳税,挑起了公司的资金支付和税务管理。
凭借出色的表现,2019年底,诺萨迪被评为中国电建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优秀外籍员工,诺萨迪表示,公司的快速发展给了她一个历练和成长的平台。“中国公司提倡信守承诺,我也把它作为我的职业道德要求。”。
诺萨迪与中国的同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多次在公司附近租房子,每次搬家,国内的同事都热情地帮助她。现在,该公司为诺萨迪和她的孩子提供住房。“万象有我温暖的家”。
“我在这里实现了最初的梦想。”
“530002”是新泰车轮公司总经理助理萨迪的工号。“我是公司第二个员工,也是最资深的‘老’人之一。”赛迪徽章背面的黄色贴纸见证了他从一名基层员工成长为公司高层管理者的过程。
鑫泰车轮公司于2010年9月在泰国罗勇成立,是总部位于中国保定的利众车轮集团海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司年产240万只车轮,主要服务于欧洲、美国和东盟市场的客户。目前,该公司有690名泰国员工。在建的二期工厂预计2021年5月投产,将成为东南亚最大的轮毂制造商。
萨阿迪是第二代泰国华人。2010入职。因为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赛迪从翻译做起,一步步在各个岗位上磨练自己。现在他成了总经理助理。对外,赛迪要代表公司与当地政府机构沟通;在内部,他负责薪酬管理、绩效考核、本地化发展、招聘和培训。
“新员工在职培训的时候,我给他们介绍公司的企业文化。泰中风俗文化不同,大家需要耐心地互相学习、了解、理解。”萨迪说,他经常与员工交谈,及时了解泰国和中国员工的动态,促进员工关系。“中国公司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实干。信泰的座右铭是‘多与人合作,比人努力’。”
10年间,赛迪实现了事业的飞速发展,拥有了幸福的家庭。他在公司认识了现在的妻子,有了一对可爱的孩子。“去信泰公司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步,在那里我实现了最初的梦想。”萨迪说,等孩子们长大了,会带他们去中国,领略中国的大好河山,中国的丰富美食,中国人民的友好。
“我希望成为中国和尼泊尔之间的桥梁。”
普拉西达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
65438-0968年,中国援建尼泊尔孙克希水电站,普拉西达的父亲是项目经理。6年前,由中国电建和尼泊尔Sagmata电力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马尚香堤A水电站开工建设。毕业于菲律宾圣路易斯大学、拥有多年尼泊尔水电行业管理经验的普拉西达代表尼泊尔担任水电站副总经理。
2015年4月,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发电站距离震中仅34公里。普拉西达和他的同事们一边帮助受灾群众,一边加快修复工程的建设。地震发生后,中国员工无一撤离,马尚香堤A水电站项目成为尼泊尔震后少数坚持施工的大型项目之一,这让普拉西达感触颇深。
2017 1月,电站投入商业运行。从建设到运营,普拉西达不断向中国技术人员学习,迅速成为电力领域的专业人士,对中国电力运营标准和管理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普拉西达看来,中国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为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中国企业带来许多发展机遇。通过参与“一带一路”项目,我们有一种真正的收获感。今年上半年,电站发电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37%,有力保障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尼泊尔电力供应。
修建医院,修缮校舍,修建水塔...截至目前,马尚香堤A水电站已为当地实施了200多个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尼泊尔疫情爆发后,普拉西达代表公司向尼日利亚政府捐款,并向当地电力局捐赠防疫物资。“我希望成为中尼之间的桥梁,成为尼中友谊的使者。”
(本报曼谷8月20日电)
《人民日报》(2020年8月21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