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矿难灾民该如何挽回损失?

“本来想以房养老,现在面临的是钱和房两个问题。”

以房养老,又称“反向抵押贷款”或“反向抵押”,是指以自有产权房屋抵押,以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或定期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老人去世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权。

自2014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以来,一些人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从事非法集资诈骗,给起步较晚的“以房养老”推广蒙上阴影。

非法集资骗局

《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城镇老年人住房拥有率为75.7%,但与此同时,老年人缺乏风险识别能力,针对老年人的骗局种类繁多。

比如去年北京众安民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房养老”骗局闹得沸沸扬扬。

众安民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民政部、全国老龄委、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等官方机构的名义,在北京多个社区举办大型宣传活动,向老年人销售“以房养老”产品。

众安民生向老人承诺,如果房产被抵押,公司将按照抵押金额的4%至6%的年化收益向老人发放“养老金”。抵押后,每户老人每年可获得数万元的“养老金”。为了让老人放心,公司承诺“以房养老”房贷可以随时支取。

但实际上,中安民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转手,将这些老人的房子以24%的年利率抵押给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

因为这些老人根本看不懂合同条款,就稀里糊涂地签了小贷公司准备的《房产抵押合同》。合同允许小额贷款公司打折出售或拍卖房产。

众安民生不再给小贷公司还款。当小贷公司上门催款时,老人们发现所谓的“以房养老”其实是个骗局。虽然警方已经拘留了包括公司实际控制人在内的88名嫌疑人,但一些受害者面临被拍卖的风险,老人们可能会失去一生的积蓄。

这无疑给刚刚起步的“以房养老”泼了一盆冷水。

2015年3月,国内首款“以房养老”保险产品幸福人寿“幸福之家赖宝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A)”推出。截至2019年7月,“以房养老”保险已覆盖194单(133户)。不过,PICC人寿“安居乐”是2016下半年上市的。截至目前,参保户数仅为10左右。

目前,幸福人寿官网上已无法检索到“幸福之家赖宝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A款)”产品。

他人的建议

2020年4月,央行调查统计局在《中国金融》撰文称,中国城镇住房拥有率达到96%,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中国家庭住房拥有率可能达到世界第一。

根据全球经济指标网的数据,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住房拥有率在60%左右。到2017年底,美国为64.2%,日本为61.9%,加拿大为66.5%,英国为64.2%,法国为64.9%。

这可能为“以房养老”的实施提供了基础条件。一个生活在一线城市的老人,可能没有多少现金收入。只要他名下有一套“老小”的房子,就值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但资产不能直接变现用于消费,即使有几千万,也还是所谓的“房富现金穷”。

无论从产品本身的定位设计还是国内外的实践探索来看,产品都只是小众产品,其应用对象通常是拥有独立房产的老年客户、空巢老人等。

在符合条件的潜在人口中,“以房养老”业务最成熟的美国参与率仅为3%左右,英国约为0.2%。

“以房养老”的模式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起源于荷兰,后来在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广泛推广。

美国模式:即在政府参与和政府补贴计划的支持下,采取类似于“抵押定期支付养老金”的模式,为老年人提供类似工资的养老生活费用。“美国模式”可以细分为三种:联邦政府保险(保证保险)的抵押型、联邦国家抵押贷款协会接受的移除型和商业贷款机构推出的* * *享受型。其中“抵押贷款”在美国最为常见。加拿大模式:加拿大62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将房屋抵押给银行或金融管理公司,以换取养老抵押贷款。这种按揭贷款的利率一般是优惠的,总金额视房产价值和老人个人意愿而定。上限30万加元,最低1.5万加元。这笔“反向抵押”的钱,老人可以随意使用,唯一的保障就是抵押房产的产权不能变更。新加坡模式: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申请将房子抵押给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机构,由这些机构一次性或分期支付养老金。在新加坡,55岁以上的老人被称为“高龄公民”。这些老人可以从公积金账户领取养老金,也可以将自己的房产出租,以租房养老。新加坡政府也提供一种老年公寓。此前,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预计2020年60岁以上人口将增加到2.55亿左右。

中国人养老准备报告

目前,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平均收入替代率不到50%,仅依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大多数人很难达到预期的退休收入水平。

虽然目前“以房养老”步履蹒跚,但“以房养老”的模式本身还是有前景的。

养儿防老?

养儿防老是流传已久的老话,而孝道是连接父子代际关系的重要纽带。“重男轻女”观念的背后,还是养老问题。生活在一个经济单位是家长式的。媳妇是从别人家嫁过来的,自己的女儿是嫁到别人家的。

《中国公众养老观念调查》数据显示,虽然老年人对“养儿防老”的观念仍有较高的认同度,但对年轻人的认同度有所减弱。

“80后”一代的父母已经进入退休年龄,80后不仅要承担养育子女的责任,还要赡养父母,而“90后”一代出生在更典型的“4+2+1”家庭。这一代人生育观念更加开放,无形中加剧了他们的养老压力。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丁克家庭在中国悄然出现。时至今日,40年来,中国的“丁克家庭”逐渐壮大,超过60万人。转眼间,中国第一批“丁克家庭”也已步入老年。早在1993年,美国6180万个家庭中,有3480万个家庭没有孩子,丁克家庭的比例远远超过50%。

在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保险负担日益加重的背景下,“以房养老”的模式无疑充满了巨大的魅力。

2020年5月,NPC和CPPCC通过了中国第一部民法典,明确增加了“住宅”的用益物权,并将房屋的使用属性单独定义为一种财产权。今后,居民可以通过协议方式进行居住权登记,登记的居住权可以对抗房屋所有权证,可以更好地保障“居者有其屋”。

多位法律界人士表示,这一制度有助于为公租房和老年人养老提供法律保障。“只要权利人不死亡,购房人就无法取得该房屋的居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