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O被查的SOHO中国将何去何从?
黑石终止要约收购前,SOHO中国“卖身”失败,现在公司CFO正在接受调查。SOHO中国未来该怎么办?
“首席财务官倪葵阳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警方带走调查”的消息最终得到SOHO中国的证实。图/IC图
首席财务官倪葵阳因涉嫌内幕交易正在接受调查。
7月6日,有消息称,SOHO中国首席财务官倪葵阳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警方带走调查,公司多名高管也被调查,随后有媒体报道。对此,7月7日,SOHO中国发布了《关于部分媒体报道的澄清公告》。
公告称,公司注意到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公司财务总监倪葵阳因涉嫌内幕交易公司股票正在接受警方调查。公司知道倪葵阳因涉嫌公司股票内幕交易正在接受调查。公司董事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对涉嫌内幕交易并不知情,也未被调查,但对有关部门要求提供的数据予以了充分配合。因上述调查,倪葵阳在调查结束前无法履行公司财务总监的职责,公司将她的职责暂时移交给公司财务总监;董事认为,调查对本集团的业务经营并无重大不利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倪葵阳1999毕业于中国尤氏大学会计系,加入SOHO中国14年。2008年7月加入SOHO中国,2011至2013任首席财务官,2014任副总裁。据调查,倪奎阳只在SOHO中国工作,没有其他关联公司。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目前,SOHO中国官网关于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介绍中,倪葵阳的简介已被移除。
消息一传,SOHO中国股价应声下跌。7月7日,SOHO中国股价下跌2.78%。截至7月8日,SOHO中国股价为每股1.41港元,总市值7331亿港元。
对此,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白文喜分析,CFO属于公司决策和运营的核心人员,所以他知道很多公司经营和决策的内幕信息。这一次,倪葵阳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调查。应该是监管部门可能掌握了一些证据,会导致他暂时不能履行职责。但就SOHO中国这样的大型上市公司而言,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个别人员变动或无法履职,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太大影响。
上市十几年,SOHO中国历经五任CFO。
值得一提的是,SOHO中国自2007年6月8日在港交所上市以来,十几年间先后换过五任CFO,分别是王少剑、唐正茂、林湛、闫妍、倪葵阳。
新京报记者翻阅公告了解到,2008年6月25日,SOHO中国宣布任命王少剑为公司执行董事兼财务总监。当时,王少剑与SOHO中国签订了从2008年6月2日起为期三年的书面服务合同。然而,2065438年5月31日,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入职不到两年的王少剑已辞去上述职位,寻找其他商业机会。
201010年2月24日,唐正茂正式成为SOHO中国新任CFO。当时,唐正茂已经在SOHO中国工作了8年多。晋升之前,他曾担任财务与投资者关系部总监和SOHO中国首席财务官。唐正茂在CFO的位置上呆了三年多,直到2065年5月14,2065年438+03,她辞去了公司执行董事兼财务总监的职务,但仍是SOHO中国的高级顾问。
值得一提的是,2014期间,林湛加盟SOHO中国。但直到2015年8月20日,SOHO中国才正式宣布林湛为公司执行董事兼财务总监。戏剧性的是,不到一个月后,同年9月11,SOHO中国宣布林湛求。这意味着,林湛成为SOHO中国第一位仅一年后辞职的CFO。
2016年5月18日,SOHO中国在公告中宣布,唐正茂已重新加盟,并获委任为本公司执行董事兼财务总监。唐正茂的回归并没有持续多久。两年后的8月18日,SOHO中国宣布唐正茂辞职。由此,唐正茂彻底告别SOHO中国。
可以说,闫妍是SOHO中国历年来最重要的CFO。资料显示,闫妍于1996年底加入SOHO中国,历任董事总经理、财务总裁、执行董事、总裁。值得一提的是,每当CFO职位被暂停,闫妍都会在第一时间顶上。比如2014年唐正茂离职,SOHO中国执行董事兼总裁闫妍出任首席财务官;然后,在2016林湛离职到唐正茂回归期间,闫妍还担任CFO一职。
2018年3月8日,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闫妍因个人发展原因离开SOHO中国,前往有“PE之王”之称的黑石集团担任亚洲房地产部董事总经理。紧接着,SOHO中国又与黑石发生了后续的交易纠纷。
“黑石要约收购”导致公司股价大幅波动。
现在,SOHO中国在公告中并未具体说明倪葵阳涉嫌的内幕交易,但有消息称,倪葵阳被调查的原因与收购黑石有关。
“香港对内部交易要求严格,需要真凭实据才能定罪。猜测可能与黑石收购SOHO中国期间的一些行为有关,因为过去SOHO中国的股价波动不大,但在黑石收购SOHO中国期间波动较大。”汇盛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说。
这两年,SOHO中国的私有化和与黑石的合作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但都以失败告终。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早在2020年3月,就有消息称黑石集团正与SOHO中国就后者私有化进行谈判,交易金额为40亿美元。6月11日晚间,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与海外财务投资者进行谈判,探讨战略合作的可能性,可能导致对公司所有已发行股份进行全面要约收购。
直到20265438年6月16日,SOHO中国才正式发布公告称,黑石集团旗下的双城主控股有限公司(Two city Master Holdings II Limited)提出现金要约,以每股5港元的收购价收购SOHO中国全部已发行股份,最高现金对价为236.58亿港元,以获得SOHO中国的控股权。本次要约完成后,SOHO中国现有控股股东将保留9%的股份,公司将继续在港交所上市。受此消息影响,SOHO中国于6月17日复牌,高开25.26%,报4.76港元,盘前成交额281亿港元,总市值2371亿港元。前一交易日,SOHO中国收盘价为3.8港元,总市值约为6543.8+097.6亿港元。
然而,2021年8月6日,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收购人收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通知,根据中国《反垄断法》对其提交的申报正式立案审查。一个月后的9月10,SOHO中国宣布黑石终止收购SOHO中国,距离SOHO中国6月16宣布“黑石集团拟以现金要约方式收购公司全部股份”不到三个月。值得一提的是,9月10日,SOHO中国股价异动,开盘后上涨近16%。收盘时股价报3.50港元,涨幅9.38%。
重启“卖卖”模式,发展势头仍待提升。
在公司管理层面,财报显示,2021年,SOHO中国实现营业收入17.42亿元,同比下降20.53%;同期,SOHO中国归属于公司权益股东的净亏损约为65,438+0.365,438+0亿元。SOHO中国表示,亏损主要是由于集团下属子公司在2021确认的一次性税项费用约4.39亿元。
到了2022年,SOHO中国在“卖自己”失败后,重新开启了“卖卖”模式。今年3月10,在SOHO中国举办的2022年首届租房表彰会暨优质房源推介会上,潘石屹宣布以7折出售位于北京和上海的3.2万平方米房产,涵盖银河SOHO、三里屯SOHO、SOHO东海广场、SOHO中山广场等9个项目。值得注意的是,潘石屹明确回应了关于资金流向的猜测。他表示,出售房屋的收入将全部用于减债,不会用于股票分红。
3月10,潘石屹宣布以7折出售北京和上海32000平米房产。图为银河SOHO。图/企业官网
那么,SOHO中国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SOHO中国目前遇到了一些困难和压力,但由于整体业务或产品组合与其他企业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在未来发展中仍值得期待。
但在白文熙看来,SOHO中国的营业收入迟早超过收入,因为它更多的是自持的商业物业,需要庞大的现金流来支撑,而SOHO中国缺乏长期、低息的资金来源,所以出售、转让是其最终出路。此外,黄立冲指出,SOHO中国的房地产资产主要是北京和上海的写字楼,这些资产未来增值的机会不大。很难找到有实力的接盘人,也不太可能被高度重视。此外,SOHO中国的发展势头已经很弱,未来将是一家业绩一般、低调的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SOHO中国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依然停留在6月1。
新京报记者张晓兰
编辑杨校对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