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率是多少?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一,城市化的含义和定义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一)城市化的含义
www。TT91.com
www。TT91.com
由于不同学科的研究角度不同,对城市化的关注点也不同。人口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过程,即以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和聚集为特征的历史过程;地理上的城市化是乡村地貌转化为城市景观的过程;社会学城市化主要是城市文明覆盖农村,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城市化是传统的农村自然经济向城市社会化大生产转化的过程。可见,城市化,一方面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和聚集的过程,同时表现为区域景观、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从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综合统一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
www。TT91.com
www。TT91.com
(二)城市化的定义
www。TT91.com
www。TT91.com
城市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聚集区,主要由非农业活动人口构成,占有一定的空间。城市都有相同的特点:第一,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密度相对较大且集中。20世纪国际通行的城市人口规模最低标准是2000人以上,20万人以下的定为小城市。20万到50万人是中等城市;500-1万人是大城市;654.38+0万人以上为特大城市。二是城市对国民经济二三产业的集聚能力较强,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的人口占绝对比例。第三,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进步的聚集地,是人类文明高度集中的地区。第四,城市多为行政中心。人口城市化反映了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程度,通常用城市人口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称为城市化率或城市化水平。中国在研究城镇化的时候,一般用城镇化这个概念。
www。TT91.com
www。TT91.com
第二,城市化水平和分布
www。TT91.com
www。TT91.com
在我国,能够客观真实反映城乡人口变化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大规模的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准确反映了21世纪初全国和各省的城市化水平。
www。TT91.com
www。TT91.com
城市的规模和密度
www。TT91.com
www。TT91.com
2000年,宁夏有3个地级市(不包括2002年7月成立的固原市),辖7个区。2个县级市,15个县;设置72个城镇。地级市数量占全国的1.15%,市辖区数量占全国的0.89%,县级市数量占全国的0.82%。地级市、县级市、县城(城关镇)和其他建制镇平均城镇人口分别为37.74万人、4.36万人、2.52万人和3700人。城市密度为每万平方公里0.58个地级市,比全国少0.15个。县级市3.28个,比全国多1.12个。
www。TT91.com
www。TT91.com
(2)城市人口的分布和密度
www。TT91.com
www。TT91.com
2000年,宁夏3个设区的地级市中,有3个市辖区人口密度超过1.500人/km2,分别是银川市城区和新城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人口66.76万人,均按“五年计划”城乡划分标准计算为城镇人口;人口密度在1.500人/km2以下的有4个区,分别是银川市郊区、石嘴山市石嘴山区、石潭景区、吴忠市利通区。* * *人口75.77万,石嘴山区、石炭井区人口全部统计为全市人口。郊区有四个乡,利通区有三镇两乡。按照“五年规划”规定的“政府所在地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延伸区”原则,分别为16.38万人和16.5438+0.98万人,分别占各区总人口的60%和39.47%。青铜峡、灵武两个不设区的县级市总人口49.85万人,其中两个镇5.63万人,1个镇365438+万人。总人口8.73万按城市人口计算,分别占各城市总人口的22.65%和12.4%。
www。TT91.com
www。TT91.com
17县级地区,5845438+00000人统计为城镇人口,分布在66个建制镇。2000年宁夏城镇总人口为654.38+0.8038万,占宁夏总人口的32.88%,即宁夏城镇化率或水平为32.88%。其中,城市人口1219700人,城镇人口5841000人,分别占总人口的22.23%和10.65%。宁夏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大致可分为:
www。TT91.com
www。TT91.com
1.城镇化水平最高的是银川市和石嘴山市(不含市县)。2000年,两市城市化水平分别为86.47%和100%,也是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两市城镇人口占宁夏城镇人口的56.13%,非农业人口占宁夏非农业人口的51%。城镇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均占全区一半以上,在宁夏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人口学角度看,这两个城市已经基本完成了人口城市化的中前期,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后期。
www。TT91.com
www。TT91.com
2.吴忠(利通区)、青铜峡、灵武3市城镇化水平超过30%。其农业相对发达,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相对集中。2000年,三市城镇人口分别为119800、891000和75000人,占宁夏城镇人口的15.74%。三市非农业人口271.2万人,占宁夏非农业人口的17.03%,城镇化水平分别达到39.49%、35.84%和30.01%。
www。TT91.com
www。TT91.com
3.人口城镇化水平在10%-30%之间,依次为平罗、盐池、惠农、中卫、贺兰、陶乐、中宁、永宁、固原9个县。其人口占宁夏的36.04%,城镇人口占宁夏的21.74%,平均城镇化率达到20.36%。其中8个属于川区,山区占1县。
www。TT91.com
www。TT91.com
4.城镇化水平在10%以下,六县依次为同心、隆德、靖远、海原、彭阳、西吉。总人口占宁夏的28.90%,而城镇人口只有113800,占宁夏的6.31%。各县平均人口26.42万,但城镇平均人口不足2万,城镇化平均水平为7.22%。这6个县都属于南部山区,占宁夏山区8个县的75%。这不仅是宁夏城镇化水平最低的地区,也是宁夏经济最落后、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六县的地理面积占宁夏的38.38%。2000年,经济总量(GDP)仅占宁夏的7.44%,人均GDP为1248元,仅为宁夏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宁夏南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反映在人口城市化水平上,同样悬殊巨大。
www。TT91.com
www。TT91.com
第三,城市化的差距和问题
www。TT91.com
www。TT91.com
2000年,宁夏城镇化水平为32.88%,低于全国36.92%的水平4个多百分点。按照城镇化水平,宁夏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18,西部第四。
www。TT91.com
www。TT91.com
2000年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青海、宁夏、新疆)人口占全国的28.1%,城镇化水平为28.7%。宁夏高出西部地区总体平均水平4.18个百分点。中部八省(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人口占全国的32.8%,城镇化水平为33.0%,与宁夏基本持平。东部有11个省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人口占全国的38.8%,城镇化水平达到46.1%,比宁夏低13.22个百分点。
www。TT91.com
www。TT91.com
宁夏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布局不合理,城市规模过小,不利于形成社会经济和城镇化良性发展的机制。宁夏的城市普遍规模较小,过于分散,对产业和劳动力难以形成巨大的吸纳能力。人口和产业集中度低,直接造成城市带动和辐射的能力和范围狭窄。银川市东西延伸,从黄河岸边到贺兰山脚下,绵延数十公里;石嘴山市三区相距较远;吴中在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建成区面积上与其地级市不一致;地处宁夏南部山区的固原市,2002年7月刚刚撤县设市,城市基本是农村城镇。宁夏的小城镇“星罗棋布”,却“星罗棋布”。这种对城市的框架和控制,“有城无城或城缺大气”,城市的内在质量不尽如人意,商业、贸易、餐饮服务、文教、卫生、体育、城市交通、通讯等第三产业无法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和合理的产业结构,不仅对其发展造成极大的困难和阻力,还会因城市容量造成就业、交通拥堵、土地紧张、居住环境、教育资源等问题。
www。TT91.com
www。TT91.com
二是城市经济整体实力不强,影响城市化内涵提升。宁夏城市经济实力总体水平较低。2000年,全市人均GDP为4839元,仅相当于上海最高水平的14%。在西部12省市中排名第五,在西北五省中排名第三。如果把区域内水平相对较高的银川(含市辖县)与35个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相比,差距一目了然。2000年,银川市每万人工业总产值为781.7万元,仅为深圳最高水平的3.8%。每万人地方财政收入877万元,为深圳最高水平的4.8%。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每万人481.4万元,为深圳最高水平的1%。年平均每万人货运量654.38+0.4万吨,为乌鲁木齐最高水平的22.9%。前三项指标分别是乌鲁木齐西部最高水平的57.5%、55%和65.5%。经济实力不强,特别是第三产业不发达,对城镇化的带动和支撑都不足。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三是城市功能缺失,城市功能落后于全国和东部发达地区。2000年,全国每个城市人均铺装道路面积为9.09平方米,东部最高的海南省为18.72平方米,西部最高的西藏为18.68平方米,宁夏为9平方米。从城市绿化来看,全国城市平均绿化面积为6.83平方米,其中东部的海南省达到13.69平方米,西部最高的西藏为10.27平方米,宁夏为4.57平方米。全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10.25平方米,其中东部最高的浙江省达到14.42平方米,西部最高的西藏达到15.01平方米。宁夏分别比全国、浙江、西藏低0.89、5.06、6.65平方米。全国城镇燃气普及率为84.15%,其中东部上海为99.99%,西部新疆为92.84%,宁夏比全国低4.15个百分点,比新疆低12.84个百分点,比上海低近20个百分点。
www。TT91.com
www。TT91.com
第四,城市化和工业化脱节。工业化和非农化进程是引发城市人口增长和集聚的主要途径,以工业经济为基础的城市经济实力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宁夏工业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也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和带动性作用。但由于宁夏长期以来工业经济基础和整体实力相对薄弱,工业布局分散。一方面,城市工业经济和非农产业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不足,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拉动弹性过低;另一方面,非农产业发展过于分散,限制了人口、产业和城市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导致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非农经济发展推力有限。2000年全国二三产业人均增加值5942元,其中东部地区达到10002元,上海最高为26700元,宁夏为4002元,还差88元,东部最低,只有上海的15%。
www。TT91.com
www。TT91.com
第四,关于城市化发展的思考
www。TT91.com
www。TT91.com
目前,宁夏工业化仍处于发展的初级和中级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滞后。城市化发展的客观现实与今天对城市化的认识和期望之间的差距相冲突,要求并决定着未来的城市化发展。我们必须在现有城市化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探索不同的模式和道路。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一)城市化的战略思考
www。TT91.com
www。TT91.com
鉴于20世纪前20年宁夏城市化发展的主观战略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应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遵循城市、人口和经济发展规律,消除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各种体制性障碍, 并根据大中城市占城市人口主体部分、宁夏人口和产业相对密集的特点,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大中城市和四川地区流动和集聚。 按照突出重点、合理布局、梯度推进的原则,实施首都中心带动特大城市战略,积极发展区域性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县城,选择重点中心镇,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客观进程中逐步完善并最终完成城镇化。
www。TT91.com
www。TT91.com
(二)城市化水平的总体预测
www。TT91.com
www。TT91.com
根据人口分散模型的高方案,充分考虑宁夏人口增长中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因素,预测2020年宁夏总人口将达到700万左右。在此基础上,根据城镇化和城市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按照宁夏城镇化历史各个时期的年均增长率,预计2020年宁夏城镇化率将达到57%左右。全面实现小康的同时,宁夏一半以上的人口将居住在城镇。
www。TT91.com
www。TT91.com
(三)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取向
www。TT91.com
www。TT91.com
按照“十五”计划和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相互促进的发展战略,最终全面实现现代化。宁夏城镇化发展要按照“新思路、新突破、新局面”的要求,围绕目标,更新理念,开拓创新,重点把握以下政策导向:
www。TT91.com
www。TT91.com
1.把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城市化的发展水平最终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城市有没有活力,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有没有活力。一个城市要有大发展,首先经济要有大发展,形成强大的拉动和支撑。毫无疑问,能够撬动城市经济的支点是充满活力的产业,尤其是二三产业。没有产业的大发展,城镇化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要把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这个“第一要务”与加快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努力增强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园区经济为主要特色,实现“以产业兴市”、“以产业兴市”。一是坚持生产力布局调整与城市空间结构紧密结合,建设发展专业工业园区;第二,借助大城市的辐射力,建设发展特色园区和开发区,以产业集聚带动城镇化;三是围绕县域经济区域和重点中心镇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和工业区,以园区为载体实现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完成人口转移,促进城市良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www。TT91.com
www。TT91.com
2.更新观念,创新制度,努力破除不适应新形势、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制度保障和法制环境。一是突破行政区划和户籍制度对城镇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缩小城乡经济差异的基础上,体现和突出城乡的鲜明差异。第二,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规律,运用现代城市管理理念深化城市管理体制。三是落实和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坚定不移地实施有利于城市化的战略;发挥政府组织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和区域资源,解决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融资和投资问题;加快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努力创造就业岗位;消除人口流动的障碍,让市场真正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完善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制度、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社会保障制度,为不断进城的“新市民”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动员和利用一切社会力量完成城镇化进程。
www。TT91.com
www。TT91.com
3.要提高城镇化的整体水平,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重视小城镇建设。结合我区实际,小城镇建设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小城镇建设要成为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支撑点和基地,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支撑,成为发展二、三产业的载体,充分体现为农业服务的理念。小城镇建设要围绕非农产业发展形成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其联系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的纽带作用。第二,发展小城镇要注重效益,合理布局。小城镇的发展应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非农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为非农产业的发展服务。为充分发挥城市功能的聚集、带动和辐射效益,解决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小城镇建设必须相对集中,突出重点,整合规模。要依托工业园区、工业区等载体,提高产业和人口的集中度,节约土地,产生规模经济。重点依托、发展和提升现有的具有一定基本规模的小县城和中心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形成“大中小城市”比例协调、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的大城市体系。第三,小城镇建设要突出特色。要以发展二三产业为支柱,以高效农业产业效益为支撑,促进二三产业发展。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条件,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形成不同特色,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进步,体现当地人文风貌。
www。TT91.com
www。TT91.com
4.完善城镇体系结构,大力推进大城市建设,积极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化的主要效应是产生“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因此,城市化的进程首先应该集中在大城市的发展上,随着大城市的发展,周边的中小城市也会随之发展。大城市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是第三产业产生、发展并形成规模和效益的最佳载体。但相对于其他经济强省,宁夏缺乏这样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能够起到引领作用。因此,在新世纪,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施可持续发展,宁夏应加快大城市发展,重点开发建设以首都圈为中心的特大城市银川。考虑到宁夏工业经济实力不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较大比重,在大力推进大城市建设的同时,要注意发展中小城市,发展以不同区域为中心的中等城市群,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等。发展以县域为中心的小城市群,如灵武、平罗、青铜峡、中卫、中宁、同心、西吉等。在积极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积极发展小城镇,重点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中心镇,使城镇增长形成阶梯。实行大区域和小区域非均衡发展,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宁夏城镇化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