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委员会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一,对公司治理的理解

对于内部审计师来说,正确理解公司治理非常重要。只有正确理解公司治理的定义,才能在此定义的基础上构建企业控制的框架,并在此框架内重新设计新的内部审计模式,使内部审计为企业的增值活动做出贡献。

1.公司治理的定义。所谓公司治理,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套与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相关的法律、文化和制度安排,决定了公司的目标、谁在什么状态下行使控制权,以及如何在不同的企业成员之间分配风险和利益。

2.公司内部控制框架。公司治理的早期指导意见来自美国和加拿大,对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代表性的是COSO提出的内部控制总体框架。在COSO的报告中,内部控制程序被定义为受组织内董事、管理层和其他人影响的过程,以合理地确保以下目标:即业务的有效性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对法律和法规的遵守。

该模式的革命性突破是将风险评估列为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风险实现的必要条件;风险的性质和风险程度是企业可以接受的;这些潜在的风险如果实现,会对企业造成伤害;降低风险发生的措施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关风险控制的成本和收益。

第二,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1,审计委员会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一股独大”、国有股过多、缺乏监督制衡等问题。大部分公司的管理层和董事会被大股东派来的少数人控制,形成了“内部人控制”的不正常现象。部分上市公司未能落实“三分离”。因为人、钱、物密不可分,一些大股东侵占小股东的利益。正是这些乱象导致了审计委员会的诞生。

审计委员会是联系外部审计师和公司股东的有效渠道。审计委员会通过检查内部控制程序、内部审计的作用、会计政策、管理信息、年度财务报告和审查外部审计师的检查结果,确保审计师审计的有效性、效率和独立性,并实现以下目标:增强公众对公司财务信息可靠性的信心;协助公司董事(特别是独立董事)更好地履行财务报告职责;提供新的沟通渠道,以提高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此外,设立审计委员会还有以下好处:提高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董事、外部审计师和管理层之间更好的沟通。

2.审计委员会指导内部审计监控风险,为企业的增值活动做出贡献。审计委员会通过推荐外部审计师并与审计师充分沟通,提高财务信息对外披露的可信度。同时通过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来监控风险,保证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内部审计人员通过熟悉公司业务流程的风险特征,可以准确判断审计的切入点。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评级,然后安排审计计划;注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进行风险细分,根据不同的经济和业务风险对风险控制手段和程序进行审计,检查其有效性。

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进行监督,对内部审计的章程、预算、人员、工作计划和审计结果进行指导和复核,以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实现对公司经营主要风险的监控,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具有特殊的控制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