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为何不在内地上市——基于股权结构和上市条件的分析
首先,去除VIE结构的技术比较复杂。将海外权益转让给中国,涉及一系列协议的终止和废止等诸多法律问题,需要相应的考虑。
软银和雅虎持有阿里巴巴开曼的股份,通过VIE结构控制阿里巴巴集团在中国的权益。“如果把阿里巴巴开曼变成空壳,权益转回国内,利益不再转给它。软银和雅虎持有空壳。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福利?在国内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团是否也应该持有30%的股份?但问题是,当初设立VIE结构是为了防止外资投资国内公司。”
且不说软银和雅虎是否愿意退出,假设他们愿意退出,阿里巴巴集团会以上市价格赎回股份。如果阿里巴巴集团估值达到1000亿美元,雅虎软银所持股份加起来也就几百亿美元。通常VIE结构拆除,可以由内地人民币基金接手。“但阿里巴巴这么大,没人能拿起这个盘子。”
其次,涉及的税收、审计、时间成本都很高。阿里巴巴集团之前的上市准备,包括文件和期权,都是按照海外的规则设计的。如果调回国内,会面临很多税,需要按照国内会计准则重新设计。“税收和审计的成本是惊人的,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登陆a股也不利于阿里巴巴的国际化进程。“如果在美国上市,可以用在美国上市的股份直接进行股权并购,成本很低。如果转移到中国,对未来的国际并购不会产生积极影响,转移到中国也不理性。”
我们来看看阿里巴巴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
中国的资本上市环境存在几个技术问题。首先,货币没有完全流通。阿里要想成为国际公司,必须让国际资本进入,但a股市场对外资交易限制很大。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在中国上市的公司主体必须在中国,但阿里和其他很多互联网公司一样,也是VIE结构,母公司不在中国注册。
2.阿里巴巴的大股东雅虎和软银都是外国公司。阿里巴巴上市后仍希望保持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权。阿里巴巴集团目前采用特殊合伙人制度,在内地上市后可能无法延续。但这种公司治理结构被马云认为是阿里集团的立身之本。
目前,马云及其合伙人仅拥有阿里巴巴集团约65,438+00%的股份(马云持有约7%的股份),但有权提名董事会大部分董事。当然,阿里巴巴股东可以否决这些由合伙人提出的董事候选人,但仍会重新选择新的候选人供股东批准。
马云希望公司上市后,创始人仍能牢牢掌控公司。现在阿里巴巴计划赴美上市,应该是为了符合合伙人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优待。
a股承载能力较弱。虽然a股市场很大,总市值超过20万亿元,即使与全球成熟市场相比,这个市值也是名列前茅的,但由于机制等问题,其体质相对较弱。
3.另一方面,阿里巴巴之所以计划在美股上市,是因为成熟市场的严格监管和法律法规以及集体诉讼制度,使得上市公司不敢轻举妄动。补人的坏公司会被及时曝光和清除,而好公司只会争上游以博取投资者的青睐。这种环境更有利于阿里巴巴的蓬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