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有可能造假吗?
年度报告的全称是公司年度财务报表。报告内容包括一年内公司的经营状况、公司的负债和收入情况。对于投资者来说,上市公司的年报是分析股票市值和走势的重要材料。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有可能造假吗?答案是肯定的。第一,纠正做假账的观念。似乎一提到会计,很多人都会想到:做假账。真账假账有时候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大家都知道逃税是违法的,但是合理避税是合法的。文学上有句话,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在会计眼里,一千个会计可能有一千套账。毕竟有些业务是靠企业会计的专业判断来处理的,比如固定资产折旧,有几种方法。每个会计都有自己的选择,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做出改变。上市公司是否造假,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财务报表来分析。老师曾经在课堂上讲过的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刘姝威揭露了蓝田股份的欺诈行为。当时蓝田股份的大部分资产都是股票(水产品,数量不确定),短期偿债能力很弱。他们完全依靠银行贷款生存。该公司提供的报告显示,工人工资仅为100元,与同行业多项指标相比是不正常的。但是,这些都是老例子了,现在报表造假的水平比较高。这个明显的错误很难看出。在考虑报表分析的同时,也要考虑一些非报表因素。任何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都会造假,请一流的会计师来做。所以分析财务报表只能发现舞弊的线索,而要真正查证,需要结合非报表信息,比如企业的水表、企业的电表、企业员工的忙碌程度、企业的销售员工数量、外部宏观环境、行业的平均数据,甚至企业门口排队购买运输的车辆数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