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有多少卷烟厂?每个工厂生产什么牌子的香烟?
继京沪卷烟工业企业管理权移交后,上海烟草集团跨区域战略重组又迈出一大步。
至此,“京津沪铁路三角”已初具规模。继东北、西南、海南重组,以及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一的云南红塔集团重组后,商演正式成为第二大烟草集团。
京津沪卷烟重组
“集团花了半年时间清点资产,理顺关系。这次交接之后,集团的计划就可以实施了。天津卷烟厂开始正式生产上海卷烟厂的牌子。2月22日12,天津厂生产的上海卷烟厂品牌‘牡丹’将在北方上市。”汤唯透露。
“集团现在的任务是研究如何把集团的管理输入到天津工厂,内部已经初步建立了包括资本输出、品牌整合在内的一套方案。”
早在2004年5月27日,上海烟草和天津卷烟厂就签署了联合重组协议。重组后,天津卷烟厂实行内部独立核算,上海烟草实行产、供、销、人、财集中统一管理。天津卷烟厂现有资产、债务、生产指标全部划入上海烟草集团。
随后的半年时间里,天津、上海两地烟草集团重组进入决策程序和实施程序,双方就国有资产划拨或购买、品牌重构、地方税收、人事安排等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磋商。
“天津卷烟厂将注销法人资格,作为上海烟草集团的生产车间,负责原料采购、生产计划和市场营销。天津工厂原有的小品牌将被取消,一些有一定市场能力的品牌将被保留。”
2004年6月,北京卷烟厂技术改造项目获得批准。作为上海烟草集团接管北京卷烟厂后的重大投资项目,本次异地技改项目总投资约6543.8+0亿元,建成后企业产能将大幅提升。
带着三角的烟渡过黄河
对于商演集团来说,虽然京津沪卷烟厂的重组是在国家烟草专卖局指导下的联合,但这恰恰满足了商演集团的野心。“北京、上海、天津都是沿海或者直辖市。比起大陆烟厂的整合,三家公司的企业文化更容易整合。”古牧(上海)管理咨询公司执行董事、烟草行业专家李可认为,这是三地融合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京津沪三角的形成,也意味着硝烟过黄河”。李可认为,三地的融合对商演的品牌扩张非常重要。“除了中烟,上海烟草集团的其他卷烟品牌一直过不了黄河。因为从烟味来说,上烟属于南派,南派烟香重,北派烟重。过去,除了中华,商演只在黄河以南销售。京津卷烟厂合并后,商演拥有中南海、恒大、江山三个品牌,自然跨过了黄河。从战略的角度,商演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了过黄河的问题。”
重组的重要内容是整合品牌。其中“三红一白”的“四小王”,即“红河、云红梅、红金龙”和“白沙”,“中华”榜上有名。
“中华”作为国内价格最高的卷烟品牌,出口量超过65438+万件的四大卷烟品牌之一,一直是国家重点扶持对象。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曾指出,国家局在宏观调控和政策措施上要保证“中华”卷烟的原料。在计划、销售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方面,要加强研究。
“三地的整合,不仅使商演集团快速完成了在华北地区的网络布局,而且通过资源、供应、营销的整合和京津沪一体化,大大提高了集团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集团年产量从654.38+0万多箱跃升至200万箱,成为第二大烟草集团。”汤唯介绍道。
中国烟草重组抵御外敌
上海烟草集团的重组动力来自于外患和内忧。国家有关部门计划逐步关闭年产量低于65438+万箱的企业,再逐步关闭年产量65438+万至30万箱的企业,使我国烟草企业减少到50家。在重组的大潮中,云烟、上海、湖南三股强大的力量已经初步形成。
国内老大是浮云。2004年9月10日,云南中烟工业公司召开了企业重组揭牌会。新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卷烟厂、红河卷烟厂、曲靖卷烟厂的揭牌,标志着云南烟草行业企业组织架构正式建立。
今年8月,全国烟草运输?2004?在542号文公布的100个卷烟产品品牌中,云南烟草品牌占据23席排名第一* * *,其中仅玉溪、昆明就占据15席,而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上海烟草集团仅占据8个品牌。
重组后的上海烟草集团排名第二,但更大的威胁来自外敌入侵。
根据入世承诺,从2004年6月5438+10月1开始,取消了销售外国卷烟的《特种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外国卷烟可以在全国400多万个零售终端合法销售,烟草关税由65%降至25%。外国香烟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的脚步已经清晰可闻。
虽然英美烟草宣布将在中国建立合资烟厂的消息再次被国家烟草专卖局郑重否认,但这已经是英美烟草自2001年5月以来第三次威胁要在中国建立合资工厂,可见英美烟草用心良苦。
加拉格尔和帝国烟草公司已分别与中国红塔和上海烟草公司达成协议,在中国生产和经销他们的一个国际品牌。世界第一烟草公司美国菲利普·莫利斯公司停止了在中国市场的烟草业务,其亚洲高级管理人员现身昆明卷烟厂。
瑞银华宝分析师乔纳森·莱斯特说,“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烟草市场。之前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消费约1.75万亿支香烟。这是西欧香烟消费量的2.5倍,实际上是全球总消费量的1/3。”
显然,在未来10到20年,中国将是国际烟草公司最大的增长机会。这迫使中国烟草加快重组进程。
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的中国烟草行业发展构想,未来5年到10年,至少有一家中国烟草行业集团进入500强。按照资产整合和适度规模经济的原则,组建生产规模为10万箱至13万箱的三个卷烟产业集团。无论是产能200万箱的上海烟草集团,还是总产能750万箱的云烟集团,都离654.38+00万箱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