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一只股票是否有庄家?庄家的筹码分布和庄家的成本是怎样的?
所以庄家要把仓位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建仓,这部分资金的作用是直接参与竞争;另一部分用来控制股价。在股市中,一定要用一部分资金来控制市场,控制这部分资金的风险比较大。如果你做了一个圈子,这部分资金利润很低,甚至可能亏损。庄家主要靠资金建仓。
控制股市是有成本的,需要进行成本核算,看看控制股市投入的成本和建仓资金的利润相比如何。如果控制股市的成本超过了利润,股市就不能再做了。总的来说,坐庄是必赢的,控盘成本肯定小于利润。因为虽然市场之外不存在无成本控制的情况,但股市中有一些规则可以被庄家利用,保证控制股票的成本低于建仓的成本。
控制的基础是股价的运行是非线性的,大量交易的快速集中可以使股价快速涨跌,而慢速交易即使成交量已经很大,对股价的影响也不大。只要市场的这种性质继续存在,庄家就可以利用它来获利。股价之所以有这种运动规律,是因为市场上存在大量缺乏市场分析判断能力的盲目投资者,他们是成功的基础。随着股东整体素质的提高,做农民会越来越难,但还是会赢。究其原因,在于农户掌握着主动权,市场公众始终处于信息劣势,因此在对市场的分析和判断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是其被动群体表现的客观原因。这个因素会一直存在,所以市场会一直有这个被动性,可以被庄家利用。
坐在村子里之前做决定
1,庄家坐庄路线
“左庄”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市场运动的一些规律,人为控制股价来获利。如何控制股价达到盈利的目的?不同的经销商有不同的路线。最简单,最原始,最容易理解的路线就是低吸高抛,具体来说就是在低位吸货,然后在高位拉出来。坐庄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建仓,拉起来,出货。当庄家发现一只只有上涨潜力的股票时,他试图开始低价吸货。吸够货后,他开始拉升,拉升到一定位置卖出,中间的空间就是庄家的利润。
这种路线的主要缺点是只在行情的上涨期控制行情,在下跌过程中不控制行情,不控制手中行情的全过程,所以以出货完成为结束,每次你坐庄都只是一次性操作。你做完这一次下一次做什么,你要重新发现市场机会,你要和其他庄家竞争,避免被别人抢先。这么大一笔钱总是这种状态,有种不稳定感。原因在于被动等待市场提供机会,而不是主动创造机会。
所以,更积极的思路是不仅要做多,还要做空,积极创造市场机会。按照这个思路,一个完整的坐村过程其实是从打压开始的。
第一阶段,庄家利用大盘下跌和个股打压股价,为未来上涨创造空间;
第二阶段是吸货,都是别人的切肉盘,也叫冲空;然后是拉运。
出货后,寻找机会开始打压,进行新一轮的养殖;如此循环,不断从股市中压榨利润。
这就是做长农场的想法。如果把以前的农场比作打猎,这种长农场就像养鸡,每炒一轮都能赚一笔钱,就像养鸡下蛋一样。打猎运气好的时候可以打中一只大熊,足够吃一个冬天,运气不好的时候可能跑了很多钱,花了很多力气却一无所获;养鸡一次只挑一个蛋,但是比较稳定。
2、坐庄的想法
上面提到的坐村路线,设计的很理想,但是太主观,不一定能成功。因为做久了有出不去的风险,做短了有回不去的风险。如果你想成功,你必须考虑一些更本质的问题。
两条路线之间有什么本质上* * *一样的东西吗?对比这两种思路,做多做空是更高明的做法。分析长庄的思路,我发现做长庄的特点就是不怕涨不怕跌,就怕看不懂,因为涨的时候庄家可以多赚钱,跌的时候庄家可以趁机打压,为以后做多创造条件。只要我看懂了,不管是看涨还是看跌,我都可以顺势而为。所以这个思路成功的关键是看市场方向。庄家看到市场方向与散户预测的市场走势不同,可以积极推动股价。他要考虑的是如何推动正确的方向,能够吸引市场大众跟随,作为首发获利。所以,这类庄家的基本思路是,把握市场中多空的潜力,做市场的主导者,推动股价运动,释放市场能量。
回头看低吸高抛的路线,其实是为了释放市场能量。壮壮找股票的过程就是找有上涨潜力的人。拉升成功出货就是释放这种市场能量。但这种思路只是考虑如何释放市场中的多头能量,没有考虑如何释放空头能量,如何积累新的多头能量,所以不够完整。可见,龙村或一次性村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释放市场能量。前两种不同的操作路线可以看作是利用不同类型的市场能量的方法。
低吸高抛的思路适合定价低、有价值发现的蓝筹股。这只股票有长期利好背景,市场情绪波动等小的利空因素可以忽略。庄家可以大量收集和锁定大量筹码,使股价不被市场因素干扰太大,庄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图拉升出货。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资金实力,因为要想大举推进,必须锁定大量筹码。没钱是不行的,这类股票的其他庄家也在想办法做打算。没有一定的实力,就不能去抢别人。
做长线庄家的思路适合股价在合理价值范围内的股票。这种股票可以涨跌。银行家不能持仓太多,锁定的筹码少。所以股价受大盘影响很大。庄家必须顺势而为,利用人气震荡股价来获利。所以长庄股份在波动的时候,使用的最重要的市场能量就是人气,也就是市场公众情绪的起伏。市场人气的起伏有一定的节奏,市场的一般规律是,人气高的时候,市场人气高的时候,买盘强,股价高,市场强;人气弱,市场人气低的时候,买盘弱,股价低。庄家利用这个规律反复调动和打击市场情绪,在市场情绪的起伏中实现高抛低吸。这是最基本的长村之道。长庄庄家的市场功能是通过触顶触底来探索股价的合理价值区间,这也是一种价值发现。
如何炒垃圾股
前面讨论的是总的原则。具体到每只股票,其业绩和人气特征不同,对应的炒作也不同。如同样的业绩,但行业不同,运营商的经营风格不同,与博彩公司的合作程度不同,都会使其炒作有不同的特点。总体来说,整个市场的人气周期都是差不多的,但不同股票之间会略有差异。这是因为很多投资者习惯于做几只自己熟悉的股票。比如藏族人更喜欢西藏明珠,内蒙古人会仔细看看伊利股份。别人在一只股票上赚了钱,总喜欢以后看一看这只股票,对它的走势越来越熟悉,一有机会就做;也有大户跟一些庄家有联系。如果庄家长期呆在一只股票上,也会长期呆在这些股票上。因此,每只股票中的投资群体并不等于市场中的散户整体,每只股票中的参与者在行为上与散户整体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比较微妙,但交易者能感觉到这会对走势产生微妙的影响。
低价优点和流行周期是市场上最常见和普遍的两种市场能量。此外,还有其他形式的市场能量,如主题新闻等。题材和新闻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类似于绩优的市场能量,但没有真正的低价绩优稳定。所以虽然类似于低吸高抛一次性炒,但也只能短线炒。
如何炒垃圾股
股票投机的特点取决于股票的性质。与蓝筹股相比,垃圾股更容易进货,更容易出货,炒垃圾股的主要矛盾是出货;蓝筹股出货容易进货难,投机的主要矛盾是进货。
第二,蓝筹股可以在高位站稳,垃圾股在低位处于合理位置。想要在高层站稳脚跟并不容易,他们也只能凭借一时的冲劲暂时冲向高层。这些性质决定了垃圾股的炒作一定是快进快出、快炒快拉快配。垃圾股通常不会进驻常庄,因为垃圾股没有长期投资价值,随时可能下跌。银行家不应该总是持有垃圾股;而且庄家炒垃圾股一般收的越少越好。只要他们能投机,就能尽量少收,没必要提前建仓;另外,垃圾股很容易收集,任何时候开始收集都不晚,经销商也没必要抢着早早收集。一旦行情启动,庄家觉得随时都有转移资金的机会,开始快速收款。而且一定要快收,因为炒垃圾股一定要顺势而为。一旦大势转坏,必须立即撤出。给他推测的时间很短,必须迅速收集。因为垃圾股在高位不稳定,炒高股是一个势头冲上去的;还有就是因为庄家收不到太多的筹码,对市场的掌控能力不够,所以要靠突然的拉抬,产生上涨的势头,会带动跟风者利用这个势头来炒作股价。炒完之后,不能像蓝筹股一样在高位站稳脚跟从容出货,必须快速出货。垃圾股的出货是一个比庄家的手或者散户的反应更快的游戏。庄家想在散户看到他的出货动作之前,把大部分的货处理掉。第一种方法是少建仓,快速拉高,立即跑路。仓位少,涨势快,涨幅不大。如果投入更多的资金,开仓更多,出货变得复杂,就要做复杂的计划。上涨的时候要开始出货,能顶多少顶多少,送不了就往下出货,这样就把追盘和抄底盘都干掉了。因为要做好砸盘出货的准备,拉升的时候一定要拉出更高的空间,但是庄家自己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赚那么多。在拉升过程中,要加大持股成本,在顶部逃不掉的时候,就杀出货,失去空间。算上里外,庄家如果能拼出中间三分之一的总利润就心满意足了。
垃圾股的炒作消耗了大量的空间资源,但庄家自己的利润并不太高。为什么有些庄家喜欢炒垃圾股?炒垃圾股的好处就是快。因为减少了收集后等待机会的时间,所以油炸过程紧凑,收集、搬运、配送一气呵成。如果收集需要65,438+00天,拉动需要65,438+00天,分发需要65,438+00天,庄家可以在六周内完成一轮完整的油炸,如果庄家快的话,时间可以更短。所以,如果以单位时间内资金产生的收益率来计算,垃圾股的投机性更高。所以炒垃圾股是一种短线投机,即使投入更多的资金,打开的空间更大,短线投机还是需要的。短线投机的特点是为了追求最大利润率,愿意牺牲利润换取时间。
垃圾股的投机最适合那些用短期贷款来投机的人。贷款利息是按时间计算的,要速战速决,不能耽误时间;一轮投机的利润率肯定是高于贷款利率的,坐庄就能赚到钱,所以要追求高利润率;因为贷款投机就是借鸡生蛋,只要能盈利,还完贷款利息还剩下多少钱,利润低也无所谓。
如何炒蓝筹股
典型的蓝筹股投机正好与典型的垃圾股投机相反。蓝筹股的特点是庄家建仓难,拉起来容易。只要他们不主动砸市,大势不暴跌,就能长期在高位站稳,就能从容出货。所以蓝筹股炒作的主要矛盾是建仓。
炒蓝筹股就是为了找出价值。市场给出不合理的低价是错误的。庄家只需要抓住这个错误,把它兑现成自己的利润。建仓的过程就是抓住市场错误,这是投机成功的关键,所以是投机的主要矛盾。相比之下,垃圾股的炒作,要想炒作成功,就必须预料到有人会犯错,愿意在高位拿自己的棍子,所以炒作的主要矛盾就是出货。从博弈的角度来说,股市的成功取决于对手的失误。对手是否犯错,能否抓住错误,是成败的关键,也是主要矛盾。炒蓝筹股是抓住市场犯的错误,炒垃圾股是预期未来市场会犯错,炒蓝筹股相对稳定。
炒垃圾股的基本思路是诱导市场犯错,炒蓝筹股的基本思路是抓住市场的错误并充分利用。所以炒蓝筹股要充分挖掘股票潜力,充分利用上涨空间转化为利润,而垃圾股要浪费空间来换取散户犯错。
这些特点决定了蓝筹股资金量大、长期成功、收藏量大、稳步提升、出货平稳等特点。
对于一只上涨潜力巨大的股票,如果可能的话,庄家不妨把所有的股票都收集起来,然后拉到一个合理的价位,再慢慢出货。其实虽然不可能把所有股份都收在自己手里,但还是要尽量多收,所以要有大资金。在收藏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利用空间,经销商希望低价收藏,所以经销商最怕在完成收藏之前扰乱市场,炒高价格,牺牲经销商宝贵的空间资源。一般的做法是长期隐藏起来募集资金,而更积极的做法是利用市场下跌来逆势募集资金,或者积极打压制造恐慌性抛售,借机募集资金等等。反正庄家要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在低位完成集资。完成这一步,蓝筹股的炒作就完成了一半。
只要在低位吸引到足够多的筹码,炒蓝筹股的未来是非常简单的。因为庄家套牢筹码后抛压减小,盘子变轻,更容易抬起。庄家在拉升初期买入的股票也成为了仓位的一部分,被锁定,所以越来越轻。达到* *的股票,庄家不用刻意拉升锁仓,股价会自己上去。盘面会出现一个短暂的小阴小阳,市场直到庄家的交割位置才会震荡上行,庄家的交割会引起震荡。
只要蓝筹股出货不是太快,就不会造成暴跌。一般经销商没必要牺牲空间去砸出货。所以,典型的出货方式是缓慢平稳出货。
大部分股票介于典型蓝筹股和典型垃圾股之间,要么偏向蓝筹股,要么更接近垃圾股。了解两极有助于理解一般股票的炒作。
如何炒小盘股和大盘股
衡量一个股票板块的大小有两个标准。第一是股票流通板块的大小,第二是股票流通市值。考虑到投机的规模,一个股票板块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流通板块的数量,还取决于股价。衡量一个股票板块大小的合理指标应该是该股票的流通市值,即股价乘以流通板块。比如一只流通2亿元的股票,股价3元,一只流通4000万元的股票,股价20元。哪个盘子更大?炸的时候哪个占的钱多?当然是后者。前者流通市值6亿,后者流通市值8亿。如果庄家的炒作要求占总流通市值的70%,那么前一只股票要花4.2亿元,后一只股票要花5.6亿元。所以,做大盘的股票,需要庄家更厉害。
如果以总流通市值来计算盘子大小,股票的盘子大小就会发生变化。比如前一只股票的价格从3元涨到6元,6亿元的盘子就变成了6543.8+02亿,盘子就变大了。如果一个庄家有4.2亿,他先用3亿在3元附近收了6543.8+亿股,占总股票的50%,剩下6543.8+2000亿,相当于当时流通股票的20%,占解锁流通股票的40%。庄家用这部分资金控盘,也就是用654.38+0.2亿元控制了3亿元的未解锁盘。如果以控制资金与未解锁板块的比例作为衡量控制能力的指标,此时的控制能力为40%。后来庄家把股价一路拉高,假设他在拉的过程中有进有出,一路没亏。到股价达到6元时,他还有654.38+0.2亿元的控制资金。此时外面流通的解锁市值已经上升到6亿元,庄家控制资金占解锁市值的比例下降到20%,庄家控制能力下降。
可以看出,在拉升过程中,庄家对盘面的控制能力在逐渐下降,这也是限制庄家作为标的炒作的一个因素。有钱的话,哪个庄家不知道炒的越高越好?就算炒完撑不住,出货的时候多回一大块空间还是比较划算的。然而,拉多的身高受到庄家实力的限制。如果庄家实力不足,控制资金少,随着涨幅,当控制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就不敢再炒了。所以炒多高的上限取决于庄家有多少钱控制市场。调控资金充裕投机高,调控资金不足投机低。
随着庄家控制能力的下降,庄家可以用临时贷款来补充控制能力,或者卖出部分股票来补充控制能力。此时,剩下的未锁定筹码越多,就越需要借入或卖出资金来补充自己的控制能力。极端的情况是绝对蓝筹股的炒作和垃圾股的做空。前者套牢的筹码很多,留在外面的市值很少。即使股价翻了几倍,也可以维持自己的控制能力,不用加太多钱。稍微卖出几只股票就可以维持自己的控制能力。这就变成了边涨边出货,边出货边增加你的控制能力,打开了成长的空间。所以,边涨边出货不仅是一种出货手法,有时候也是投机的必要。短线炒垃圾股,把很多市值留在外面。随着上涨,庄家无法通过卖出股票来维持控制能力,只能通过贷款,但大量的短期贷款是有风险的。所以这种炒作的上升空间上限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他们缺乏进一步打开上升空间的能力。所以,* *手法往往能让股价涨得很高,往往是好几倍;但是垃圾股上涨的空间有限,涨个百分之几十就差不多了。
我们来讨论一下流通盘的作用。流通盘的大小对股票走势的特征有影响。比如,同样市值的股票,高价小盘股和低价大盘股还是有区别的。
同等业绩下,流通盘小的股票定价会高于盘子大的股票。这是因为股票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股票的供给是股票的数量,而股票的需求是市场上想买这只股票的资金量。对于一只股票,每个投资者都有一个他愿意接受的价格,就是他愿意在这个位置持有股票。想象一下,统计每个价位愿意持有的人数和资金量,就可以形成一个柱状图。一般只有少数人愿意高价持有,大多数人可以接受适中的价格,其他人只愿意接受极低的价格。市场价格的确定机制是这样的:从出价最高者到需求等于供给,这个价格就是市场价格。市场的交易过程就是找到这个价格。所以在同样的需求分布下,小盘股的价格会高于大盘股。在同一个市场中,同一群投资者对同样业绩的股票应该有相似的需求分布,但大盘股的供给大于小盘股,所以可以持有的人更多,所以价格自然低于小盘股。一支股票的价格在不断变化,反映出需求的分布也在不断变化,一支股票在人们心中的价格定位也在不断变化。但供给的差异是一个稳定持久的因素,所以长期来看,大盘股的整体价格定位低于小盘股。
统计学中的大数定理告诉我们,大群体的统计特征往往是正态分布的,人们的一般经验也是如此。如果人们假设一只股票的心理价格是正态分布的,那么可以推断,大、中板块的股价定位差异并不明显,板块对价格定位影响最显著的是小盘的股票。比如,5000万股的流通盘和1亿股的流通盘在价格定位上差别不大,而1亿股的流通盘和5000万股的流通盘差别显著,而且盘子越小,随着流通盘的变化价格差距越大。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在正态分布条件下,大多数人的心理定价都集中在中间区域,中小板股票的定价都接近这个中间区域。这个时候每一次价格下跌都会增加很多潜在买盘,所以即使以后盘子大很多,也不会也不会跌太多。相反,只有少部分人可以持有小盘股,股价定位在正态分布的尖端。在这个区域,愿意持有的人分布稀疏,价格长期下降才能吸引足够多的持有人。所以从小盘股到中盘股的板块增长绝对值并不大,但是股价定位差距却相当大。换个说法,从心理取向最高的人数开始,按照正分布的假设,数到前一万人,价格可能降了十几块钱,再数到五万人,价格可能只降下来。2.3元,原因是向上分布稀疏,向下分布集中。
正态分布假设的另一个推论是,小盘股容易波动,大盘股不容易波动。价格的变化是买卖力量变化的结果。小盘股定价高,参与者分布稀疏,价格波动阻力小,波动速度快;买卖力量的一点点变化,必须在价格上进行大的调整才能重新平衡,从而产生大的波动。一般来说,容易形成剧烈震荡。
盘子越小,上述现象越明显。比如邮票板块比股票小,所以价格涨跌更剧烈,价格更远离普通人的心理定位。极端的情况是艺术品拍卖市场。名著只有一部,不可复制。盘子特别小。价格取决于出价最高者愿意出多少钱,其价格自然与普通人的心理取向相去甚远,容易大起大落。
正态分布假设的另一个推论是,超级大盘股的定价会明显偏低。这也是由于正态分布尖端的人数少。如果盘子大到供给超过市场心理定价最大人数的峰值位置,进一步增加需求必然在价格上给出更大的空间,就像小盘股的道理。但是随着价格的下降,会有大量原本不关心这只股票的人参与进来,会让参与者的背景变大,所以价格偏离不会像小盘股那么明显。
什么是小盘股,什么是大盘股?可以这样估计。中国有2000万股东,近65,438+0,000股。如果每个人平均关心10只股票,那么每只股票平均有20万人。在统计学中,如果统计样本呈正态分布,约70%的样本在分布峰值正负方差的范围内,高于方差的样本数约为16%,约为15%。可以作为一个界限,股票少到只有前15%的人参与小盘股。那么20万股的65,438+05%就是3万股,基于中国股市大部分股东平均每股持股普遍低于65,438+0,000股,就是3000万股。所以标准的中盘是3000万股左右,大致可以估算为2000-5000万,小盘股2000万以下,大盘股5000万以上。同样,超级大盘股的标准应该是能供给85%以上的人,20万股的85%是654.38+0.7亿股,估计是654.38+0.7亿股,有些股票放宽到2亿股以上,也就是中国股市2亿多盘子都是超级大盘股,定价会明显偏低。当然,随着未来中国股市的发展,上述估算中使用的参数会发生变化,小盘股和超级大盘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
同等业绩下,发行量小限制了参与者的范围。同样业绩的两只股票,大盘股定价低,让需求分布心理定价低的人买,小盘股定价高,只有愿意接受更高价格的人才能买。这使得参与者的群体略有不同,从而影响股票走势特征。
在相同市值下,价小价高股票的参与者范围有限。股市交易以“手”为基础。股价越高,每手的价格越贵,会限制参与者的范围。在极端的情况下,比如美国股市上巴菲特控制的伯克希尔,股价高达数万美元,只有富人才能买得起。中国股市上,也有很多散户不喜欢买20元以上更贵的股票,而更喜欢10元以下的股票,因为他们资金少,买贵的股票太少。
盘子的大小也影响股票的流动性。同样市值的股票,盘子大,“手”多,单价低,相当于流通中的细颗粒,流动性更好;如果单价高,盘子小,颗粒大而少,流动性降低。一般来说,流动性大,参与者多,会增加操控市场的难度,减少趋势中的人为痕迹,趋势越自然越稳定;流动性小导致人为影响大,越容易出现大起大落和跳跃趋势。所以大盘股容易走弧线反转,小盘股容易走V反转;大盘股在分析其走势时应更多考虑群体心理动力学的影响,小盘股应更多考虑人为因素的影响。
小盘股好控制,大盘股难控制。所谓市场控制,就是庄家拿着一笔钱以短线投机的方式进出,他的交易保持平衡,只有把握好交易的节奏,才能影响和控制股价。因此,控制磁盘的难度取决于留在外面的未锁定芯片的绝对大小。解锁的筹码多了,参与的人就多了,人多了,想法就多了,控制盘面就难了。这和任何活动都更难组织是一个道理。通过锁定筹码减少外围筹码的大小,可以让盘子更容易控制,但即使这样做了,大盘股还是会有很多股票留在外面,很难控制。比如一个65438+亿股的盘子,庄家已经锁定了70%的筹码,但外面还有3000万股未锁定。另一道菜出生时只有10万。即使不锁筹码,外面的筹码尺寸也比前者小,控盘难度也比前者锁了70%后低。如果这只股票也锁定在70%,外面就只剩下300万股了。如果平均每人手数是10,那么只有3000人参与。如果每天有10%的人参与交易,那么只有300人参与,这是相当容易控制的。之前的股票需要锁定97%的筹码才能达到同样的水平,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大盘股因为盘子不好控制,只能炒;小盘股可以做到绝对控股,适合做。投机就是做空投机,不要锁定太多筹码,不要炒的太高。有了人气,拉起来就放开,一波又一波有节奏的炒作,类似垃圾股的炒作。我们做的就是找出价值,在低位大量收集筹码,锁定,实现绝对控制,拉到更高的位置出货。所以小盘蓝筹股可以用* *的方法炒,大盘蓝筹股就算业绩好也只能一波一波炒。通过分析它们的走势,可以清晰的看到庄家进出的节奏,感受到板块震荡的力量,没有力量是不可能向上飘的。所以体积小和性能优秀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同样的业绩下,小盘因素会使走势更倾向于典型的蓝筹股,而大盘因素会使走势更倾向于垃圾股。
庄家锁定了大量的筹码,市场上流通的筹码就少了。中大盘股可以暂时变成小盘股。如果有资金较少的机构或者资金较多的大户,这个时候就可以短期成功。但这种“小盘股”只是市场瞬间形成的,情况稍有变化就不行了。而且,如果大庄家在这只股票后面锁定了大量的筹码,就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庄家随时都有可能管你。所以只能在庄家卖不出去的时候做,超跌了才有这个机会。当超跌跌破-20,也就是短线客户已经亏了20%,此时筹码就锁定在上面,不怕庄家继续打压。如果他打压,没有人会跟风,但是他打出的筹码不一定能收回。此时,临时的小庄突然帮他把盘子控制住,从嘴里抓了几只虾,他也无能为力。
如何分配坐庄的资金
庄家的资金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建仓,抄底买货,拉升后出局。中间的空间是它的净利润,庄家主要靠这部分资金赚钱;另一块用来拉起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可以叫控制基金。
这两个基金的功能不同,使用方式也不同。一般建仓的资金是需要垫付的,建仓后还要等待时机。因为建仓和完成解禁之间的时间长短是不确定的,要看市场情况。所以这部分资金要以我们自己的资金为主,建仓时间长短无所谓。庄家要等到天时、地利、人和、合作,等待时机,找到机会,果断出手。一旦启动,十天就能拉起来,然后出货,一个月就能把资金拉出来。解禁资金只短期使用,解禁期间可以临时借用,解禁完毕后可以归还。另一部分控制基金用于应对突发危机,就像在战争中保持预备队一样。这笔钱平时不能轻易动,只能在危机时刻使用。如果庄家没有这个资金,会很不安全。如果出现意外,他应付不了,可能会让整个投机失败,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这笔资金必须归庄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