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微信在微信官方账号的发展现状
微信公众平台,简称微信官方账号。曾经被命名为“官方平台”、“媒体平台”、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最终被定位为“公众平台”,这无疑说明了一个微信对后续有了更大的期待。
利用公众号平台开展自媒体活动,简单来说就是一对多的自媒体活动。比如商家开发展示自己的微官网、微会员、微推送、微支付、微活动、微注册、微分享、微名片等。通过申请公众微信服务号,这已经形成了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式。
自2012上线以来,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数量增长迅速,2017年突破2000万,这一突破得到了微信官方的证实。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2065,438+07年,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数量增长率降至65,438+08.2%。一方面说明大量自媒体平台的上线给了内容创作者更多的渠道选择,另一方面也说明全民创作的浪潮和趋势已经逐渐形成。
2013-2017中国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数量及增长率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65 438+09-2025年中国微信营销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016-2017中国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月活跃账号及粉丝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月活跃账户数350万,同比增长14%;月活跃粉丝数7.97亿,较2016增长19%。活跃度的提升,说明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内容创作者热情高涨,用户的接受度也在提高。依托庞大的用户群,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产出和消费还是非常可观的。微信官方账号中部分优质自媒体内容的产出和消费都维持在非常高的水平。
来自微信官方账号的高质量发布和阅读。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用户高度关注或置顶的微信官方账号类别。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中国数字阅读产业市场规模达到6543.8+052亿元,同比增长26.7%,作者人数达到784万,同比增长30.2%。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作者数量的增加反映了阅读平台上内容输出能力的提升,内容创作者的创作意愿将进一步增强。
2016-2017中国数字阅读产业市场规模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2017中国数字阅读行业作者数量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截至2017和12年末,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78亿,同比增长13.5%,占网民总数的48.9%。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3.44亿,同比增长13.2%。
2016-2017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字阅读用户的年龄分布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接近4亿,用户年龄分布更加分散,扩展到各个年龄段。2017年,中青年数字读者占比70.9%,同比下降9.4%,偏好家庭、文艺、教育。中年人占比达到27.3%,增长8.8%;老年人口占1.2%,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
2018年4月,“掌阅”APP月活跃用户数为105万,同比增长13.1%;阅文集团旗下数字阅读平台产品“QQ阅读”APP月活跃用户数为721.8万,同比增长37.3%。
2018 18 10-4月在palm和QQ阅读APP的月活跃用户数(万)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 1-2017 11微信图文群数据报表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原文点击率整体涨跌,4、5月份达到最低,之后有所回升;但整体打开率/分享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2017微信官方账号的盈利模式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7%的微信官方账号是不盈利的,占比接近一半,这也反映出7.79亿活跃粉丝中的大部分被头部大小吸收。
同时,2017微信官方对微信官方账号的处罚力度也是空前的。2017年,微信官方账号数量约18万,在朋友圈发布谣言40余条,全平台累计传播量超过4500万。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发展趋势分析
出生于2012年8月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在上线之初就是作为一个媒体试验场而存在的,很多潮流人士借机大放异彩。经过两年多的改革发展,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截止到2014年底,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数量已经超过800万,中国平均每160人就有一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可以算是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产品。
但即使如此成功,人们还是会问,下一个平台是什么?这并不是说微信有什么明显的弱点,只是因为颠覆是这个领域的新常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渴望新事物更新越来越快,因为新事物的诞生往往能给不同的人带来财富。
1,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活跃至少5年。
论坛、博客、微博等。,各种互联网产品,如鲫鱼过江,又弱又老。微信的巅峰还能持续多久?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论坛、博客的衰落和微博的衰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产品缺乏一个平台,无法与现实世界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对接。即使微博是第一个大规模普及的移动互联网内容产品,但还远没有到它的缺失会导致生活不便的地步。
但是微信不一样。微信是真正的平台级产品。它结合了各种传播形式——单向传播、互动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它的功能前所未有,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手机的语音功能,让手机的语音通话功能不再绝对重要。微信还处于成长期,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没有任何产品可以取代它。
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只是微信的副产品,是微信生态圈的一部分。如果保存下来,就会附上。只要用户不大规模抛弃微信,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这种与微信结合最紧密的内容产品就不会消亡。
新浪微博于2009年8月14日开始内测,2065年8月438+04日衰落明显,活跃寿命5年。虽然现在有所下降,但还是挺活跃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2012于8月上线,活跃年限应不低于5年。
2.进一步垂直化,分层化。
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开始渗透到各个长尾市场,逐渐覆盖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以其“小而美”的姿态,天然具有精准传播的特性。在未来,这一特征将被进一步放大。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垂直传播是大势所趋。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用户量大、阅读量大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几乎是垂直的,不仅是大区域,小区域也是如此。比如汽车领域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如查违章、查路况、教学用车、教学维修、教改用车,都有专门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用户也很多。在“新媒体排行榜”上,排名前50的汽车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几乎都有平均阅读量超过654.38+0万的推送文章。
相反,一些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内容全面,却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用户而在发展中面临尴尬。
一些大型组织,尤其是媒体机构,正在寻求层级传播转型。以人民日报为例,在微信公众平台搜索人民日报,可以发现已经认证的相关微信账号有20多个,包括人民日报评论、文学、政治等页面的官方微信,以及山东、江苏、上海等省份的人民日报官方微信。通过构建分层传播体系,人民日报系列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不仅向受众传递国家重要时事新闻,还提供属于不同领域和地区的服务内容,在微信平台上全面开花,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号召力和传播力。
2014年底,微信官方发布新政策,松绑了公司、机构的认证规则,任何微信名只要有公司资质都可以认证。这一政策也帮助了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分层传播,同一个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开设多个子账号,分工更加细化。
3.更加注重优质内容的生产
2014年7月,微信公众平台首次发布“阅号”“赞号”文章,丰富后台数据,旨在推广更多优质内容和创意互动。今年年初,微信推出了“原创声明”功能和抄袭惩罚规则。抄袭五次者将被永久封号,为的是让更多原创作者受益,优化平台维权机制。
这些措施一方面回应了长期以来被外界诟病的“微信抄袭”,另一方面也对微信运营者的内容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此,微信平台“1原创用户,99抄袭用户”的现象得到遏制,更加公开透明的阅读数据也打击了欺诈和恶意营销行为。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人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产优质原创内容上,通过“阅读数”等指标来吸引商业投入和监控传播效果。
4.迎接商业化和生活化的浪潮。
国家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彭波曾在成都论坛上表示:在PC时代,中国人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取新闻信息和表达观点,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上网更多是为了满足个人需求,网络的政治性明显降低。
的确,移动互联网的便利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个人生活,从事个人商业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应用正在向商业化和生活化转变。
在舆论生态变化的背景下,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政治色彩和媒体属性正在逐渐退潮。一方面,“微信十条”、“账号十条”等政策的出台,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冲击很大;另一方面,传统内容生产本身也会遭遇危机。
不以内容为导向,也意味着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将充分发挥O2O和B2C的功能,线上聚集用户,线下运营。比如层出不穷的体育类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必然会从线上走向线下。
5、走向制度化。
自媒体,中文翻译为“自媒体”,其实并不十分准确。如果微博真的是自媒体,那么发达的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都是“自媒体”。
一些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已经开始招兵买马,向内容机构转型,如徐达内早年开设专栏,广受欢迎。后来在微信官方账号转战微信战场,再次聚拢了不少影响力。但他现在努力“去人格化”,很少亲自写专栏,而是交给团队成员制作内容,他整合资源成立了长沙鹿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发更多新媒体产品。不仅在徐达内,很多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也开始注册公司,走向制度化,成为小微企业大军中的一员。
运营过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人都知道,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个人运营已经生效。原因有二。第一,随着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爆发式增长,微信官方账号这种内容单薄的个体很难在红海中脱颖而出。其次,随着底栏、微网站、HTML5等功能的开放,对微信运营人员的技术开发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个人很难涵盖内容、技术、维护等方方面面。
目前要运营好一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需要一个高水平的团队,持续为用户提供优质内容,单靠一个人是很难做到的。由此,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运营不得不进行自我定制和团队化。
6.抢占传统媒体广告资源。
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制度化、商业化,必然会抢占传统媒体的广告资源。
2014年,传统媒体广告市场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互联网广告市场迎来发展高峰。2014.438第二季度,cmnet市场规模达到444.9亿元,同比增长104.438+0%。一个很好的例子是,2014年初,海尔向纸媒发出通知,表示不再在纸媒投放硬广,整个集团的广告策略向新媒体倾斜。
面对不断变化的广告市场,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也在积极抢占传统媒体的广告资源,努力培养自身的造血能力。
除了常见的卖广告位、广告植入等形式,未来,精准广告技术、移动广告联盟等支持系统将在微信平台上更加完善,其核心任务是充当“中间商”,帮助高效、精准地将广告需求与广告位对接。比如腾讯打造的微信广告自助平台广点通,可以智能匹配广告主和微信号。广告的形式是在微信订阅号的图文消息页面底部开设文字链,按用户点击量收费。广点通一直被称为2014移动广告市场最大的黑马。清华有一个硕士生,自营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一个月能从广点通赚4000多。
此外,自媒体联盟在媒体中承接业务,为企业或机构提供营销传播服务,也抢走了很多原本属于传统媒体的业务。
7.政策摇摆不定
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政策摇摆,比如放开阅读量,屏蔽显示超过654.38+万的阅读量;放开权限一天多次发一些公众号,却几乎对后来者采取一刀切的政策;我测试过微社区,但一直做得不温不火...
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平台。更像是纸媒搬到了移动互联网上,每天都可以推送。运营商可以看到用户的反馈,但是沟通不方便,用户之间很难沟通。为此微信尝试设置评论区功能,但一方面只能呈现精选评论,难以形成互动氛围。另一方面,容易导致平台的繁琐和功利。目前微信还没有大规模发布评论区功能。下一步如何发展?可以预期的是,腾讯将在微信的哪些功能发布上继续摇摆。
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进入疲软期,比如订阅号头条平均打开率只有10%左右,内容越来越不好看,等等。但现阶段基于微信的普及和成长,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不会过时。目前有2亿到3亿人活跃在微信上,比俄罗斯一个国家的人口还多。是国内最大用户群体的聚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