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奥斯本的发展

自从踏入这个行业,不甘寂寞的奥斯本就扮演了一个“兴风作浪”的角色,他对技术和商业的独特看法让他不断地批判那些所谓的主流思想。在计算机技术刚刚萌芽的70年代,他写的一本《微型计算机导论》给这个新兴行业注入了活力。当个人电脑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普及时,他的“便携式电脑”概念再次颠覆了传统。当他领导的第一台便携式电脑以最便宜的方式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并捆绑了一个大型软件包时,一场计算机技术的革命就此开始,并延续至今。“汽车行业的亨利·福特是我的目标,我想拥有一台电脑。”奥斯本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说。虽然戴尔、惠普、IBM等公司笑到了最后,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切都是他创造的,在这个市场上,我们都是他的追随者。”奥斯本的另一位创始人李·费尔森斯坦(Lee Felsenstein)说。

奥斯本从十几岁开始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他出生在泰国,成长在印度,生活在英国,受到东西方文化的熏陶,这就注定了他从小就是个例外。奥斯本从英国伯明翰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毕业后,觉得自己真正的用处不在英国,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1961年,奥斯本来到纽约,但他很快厌倦了朝九晚五的工作。他毅然辞掉工作,去了特拉华大学深造。从此,他开始系统地学习和研究计算机技术。65438到0968拿到博士学位的时候,他已经是知名的计算机技术专家了。从65438年到0970年,一股计算机技术热潮开始席卷美国,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纷纷涌入硅谷。被感染的奥斯本认为,为这些公司写技术文章应该是一笔不错的生意,于是他成立了一家名为Osborne Associates的公司。英特尔首款微处理器芯片Intel 4004的规格和相关技术文章都出自这家公司。在随后的5年里,奥斯本出版了40多本技术书籍,其中12是他自己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