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油气运输通道

世界上主要的石油消费国是西方和泛太平洋的工业化国家,而产油区主要集中在中东、里海、南美、西非等不发达地区,这必然导致石油贸易的国际化。国际石油贸易涉及的领域很广,由几十万公里的管道、几百个港口、几千艘油轮和一个庞大的航线网络组成陆海联运系统。石油运输可以采取海运、陆运、空运、联运和管道运输等多种形式。由于主要石油进口国和主要石油出口国相隔海洋,进口量巨大,目前石油运输主要靠海上。海运的优势是运量大,运费低,不受公路和铁路的限制。而天然气,大部分是气态,所以天然气的运输比石油更复杂,还涉及到气态天然气的液化。

海上航线目前海上运输航线主要有:波斯湾-好望角-西欧和北美、波斯湾-龙目海峡-望加锡海峡(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日本、波斯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西欧和北美等。随着国际石油贸易的蓬勃发展,主要运输通道的作用和重要性大大提高。作为这些航线的起点或中继站,海峡和运河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保证石油航运畅通无阻的“咽喉”。

海上运输线

(1)曼德海峡。

曼德海峡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和非洲大陆之间,被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和也门包围。它呈西北-东南走向,连接红海南端和阿拉伯海的亚丁湾。它被称为连接欧洲、亚洲和非洲的“水上走廊”。曼德海峡长18公里,宽25 ~ 32公里。入口处有几个小岛,其中皮林岛最大,面积13km2。目前,石油的日吞吐量为320万至330万桶。石油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是欧洲、美国和亚洲。

②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伊朗和阿拉伯半岛之间,连接波斯湾和阿曼湾。东西长约150km,南北宽约64-97km。目前石油日吞吐量为13万桶。石油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是欧洲、北美、东南亚和大洋洲。

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的出口。络绎不绝的巨型油轮通过海峡后,分三条通道向消费国和地区输送石油:一条是经过波斯湾——好望角——北大西洋到达欧洲国家;一条穿过波斯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也通往欧洲国家;另一条经过波斯湾-马六甲海峡-太平洋到达日本、北美和大洋洲国家。因此,霍尔木兹海峡可谓是西方国家的石油“动脉”。在波斯语中,“霍尔木兹”的意思是“光明之神”。一旦被封锁或影响,西方世界将陷入黑暗。

(3)博斯普鲁斯海峡。

博斯普鲁斯海峡,也被称为伊斯坦布尔海峡,连接北部的黑海,南部的马拉赫伊和地中海,将土耳其分为亚洲和欧洲。海峡全长30.4公里,最宽处3.4公里,最窄处708米,最深处120米,最浅处仅27.5米。目前石油日吞吐量200万桶,几乎全部南运,主要是原油,加上每天几十万桶的成品油。石油运输的主要目的地是西欧和南欧。

博斯普鲁斯海峡是连接欧亚的交通要道,也是黑海沿岸国家出海的第一门户,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

虽然海峡最窄处只有708米,但它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每年约有5万艘船只通过,其中包括约5500艘油轮,是世界上最难通过的“咽喉”水道。海湾石油的许多出口路线向西穿过黑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到达地中海和世界石油市场。

(4)穿越巴拿马的巴拿马运河/输油管道。

巴拿马运河位于美洲巴拿马中部,连接太平洋的巴拿马城和加勒比海的科隆城(巴拿马港)。它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航运动脉。巴拿马运河长81.3 km,水深13 ~ 15米,河宽150 ~ 304米。整条运河水位比两洋高26米,有6座船闸。目前石油日吞吐量为61.3万桶。石油运输的主要目的地是北美。

2002年,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船舶所运载的所有物资中(以吨位计),石油和成品油的运输量最大,占16%。64%的油轮向南航行,通过运河从大西洋进入太平洋,主要运输成品油。

⑸苏伊士运河/萨米输油管道。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连接欧洲、亚洲和非洲,连接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运河总长175公里,河面平均宽度135米,水深22.5米。目前苏伊士运河/苏迈德输油管道日吞吐量为380万桶,其中苏迈德输油管道日吞吐量(石油全部来自沙特)为250万桶,其余654.38+0.3万桶通过运河运输。石油出口目的地大部分运往欧洲,少部分运往美国。

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东西方之间的航程。与绕过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国家到印度洋要短5500 ~ 8009公里。缩短地中海国家到印度洋8000 ~ 10000公里;对于黑海沿岸,缩短12000公里,是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航道。如果苏伊士运河和萨米德管道被封锁,石油运输中断,所有油轮都要绕道好望角,运输时间和成本将大大增加。

(6)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南海和太平洋的狭窄水道,全长约65,438+0,080公里。它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重要航运通道,被誉为“东方的直布罗陀”。海峡的东南出口是新加坡。目前石油日吞吐量为654.38+00.3万桶。石油出口目的地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和其他环太平洋国家。

(7)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管道/港口。

俄罗斯石油储量居世界第六位,石油产量和出口量仅次于沙特。天然气储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俄罗斯的油气出口港口主要是黑海的新罗西斯克港和波罗的海的滨海斯克港(列宁格勒以北和芬兰湾沿岸)。油气出口管道主要经过乌克兰、白俄罗斯、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东欧国家。2002年,俄罗斯石油日出口量超过450万桶;天然气年出口量超过6.7万亿立方英尺(654.38+0896亿立方米)。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目的地包括东欧、荷兰、意大利、德国、法国和其他西欧国家。

管道运输石油的管道运输具有运量大、安全方便、运费低等优点,因此成为连接油田、油港和各国炼油厂的纽带,也是石油进出口贸易中与油轮互补的运输方式。世界油气管道的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形成长距离、大口径的管道系统,二是管道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前苏联地区,这些地区的天然气管道比较分散,并已实现国际联网。例如,美国天然气干线密度为185m/km2,荷兰为265m/km2,法国为48m/km2。美国在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的规模和复杂性方面领先世界。截止到1999年底,美国有40825公里的天然气长输管道,州际天然气管道公司超过1000家,管网分布在48个地方州。此外,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分别拥有6条和4条国际供气管道。

西欧的天然气供应最初是区域性的,但在荷兰发现格宁根气田后,西欧开始建设天然气管网系统。东欧也在积极扩建天然气管道。从参与国家数量来看,欧洲的天然气市场是世界上天然气管网最复杂的市场,拥有2亿天然气用户。

近年来,随着天然气需求的增长,输气管道建设稳步增长。欧洲对地块燃料日益增长的需求正在推动来自前苏联、北非和北海的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的实施。在欧洲目前正在建设和规划的项目中,有Zee Pipeline II、“欧洲管道”、Holten Pipeline和来自北海和阿尔及利亚的欧洲-马格里布管道。东欧天然气输送和分配管道的修复和新建计划正在进行中。北非输气管道长度的增加与欧洲天然气扩建项目密切相关。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开始在本国建设欧洲-马格里布管道系统。在亚太地区,天然气和管道建设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从俄罗斯远东地区向韩国和日本输送天然气的项目正在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管道项目。

从世界各国(地区)的管道建设和发展来看,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油气管道建设与经济和资源密切相关。世界油气运输,特别是北美、西欧和前苏联,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前两者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后者是世界上天然气储量最大的地区。都有强烈的油气消费欲望。

第二,油气消费是管道建设的主要动力。北美、西欧、前苏联和中东是天然气和石油管道最发达的地区,前三者也是世界上天然气最大的消费地区。

第三,油气产区远离消费区是油气管道发展的前提条件。从世界储量分布分析,这种产需区严重分离的现象将继续推动油气管道的发展。

液化天然气航运液化天然气是将气态天然气液化后用于运输,主要指海上航运。亚太地区的液化天然气贸易量最大,其次是欧洲。出口液化天然气的国家主要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阿尔及利亚、卡塔尔、文莱等国。在亚太地区,除马来西亚外,少量液化天然气出口到欧洲和西班牙,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的液化天然气全部出口到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此外,在中东地区,阿联酋、卡塔尔、阿曼等国的液化天然气出口欧美,大量液化天然气出口日韩。中国可以从印尼等国进口液化天然气,保证中国能源供应的多元化。从上述LNG进出口国家来看,与石油的进出口方向基本一致,因此其运输特点也基本相同。为了确保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我们必须考虑所有这些运输渠道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