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安东升集团有限公司

东升集团的郭家学:大起大落,他的经历堪比史玉柱。

文/林巧燕

从无到有,从巅峰到低谷,再到东山再起,一个人内心强大能成就多少?

东升集团的郭家学:大起大落,他的经历堪比史玉柱。

从无到有,短短几年就积累了上亿身家;他从巅峰跌落,债务危机让他几度消沉,想自杀;他重生了,八年还清了债务,重建了一个市值6543.8+02亿的上市公司。

热血创业,书生养猪

郭家学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安康师范毕业后,在学校工作了两年,然后辞去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下海养猪。第一个创业项目被村民嘲讽。

他是一个学者,但他很勤奋。他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去喂猪,一天六次。这种长期的坚持,让他的猪比别人的好,最重的能达到200斤。

当时他只有120斤重,要把猪绑在门板上。他们村没有路,他只好背着门板,走十几里地出了山去卖猪。“山路不好走,路边是悬崖。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就完了。”

七八月份后,他已经养了30头猪,想申请扩大养殖规模。畜牧站领导的一盆冷水,很快让他一头雾水。“你可以驮十头或一百头猪,但你可以驮一千头或一万头。你是怎么携带它们的?”

机遇转身停留在Xi安。

很快,县里有了中药材种植合同,郭家学决定干下去。那时候他没有积蓄,什么都没有。

好在他有一个开明的母亲,在最困难的时候卖掉了祖屋,换来了2700元支持他创业。

中草药的种植也是极其苦的。冰天雪地里,他要踩着积雪砍柴,十个手指关节都肿了。他妈妈心疼。幸运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事业终于稳定下来了。

1988,手里有点钱后,他决定去Xi安考察工程。在Xi安和朋友吃饭的时候,大家看着他肿起来的手问:“你怎么变成这么好的知识分子了?”留在Xi安,大城市发展机会更多。"

这次Xi之行使他决定留下来。

事业上升,梦想扩展。

通过兼职的收入和几年的积蓄,他在1990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主要经营医疗器械。没有背景和资金,中国合伙人是那个时代郭家学创业的真实写照。

在一次医疗器械交易会上,他发现了一款采用数模转换技术的医用电脑产品,只花了25万元。他觉得这个产品一定很有市场,但当时连25万都拿不出来。

他游说厂家把样品借给他,让他回西北当总代理,但实际上他耍了点小花招,把产品带回了Xi安,于是找了几个工程师把仪器拆开,用两个月时间做出了类似的产品,在西北卖得很好。

到1994,他的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陕西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

1996期间,陕西国企卫东制药厂经营不善。他突发奇想,想“吞并”这家国企。几经交涉,他最终接手了这家企业,将其改制为陕西东升制药有限公司,开创了陕西民营企业收购国企的先河。

3年后,他以6000万元收购青海上市公司铜仁铝业,并更名为“东升科技”,借壳上市。

丢掉性命,欠债八年。

一系列势如破竹的收购、资产增长和上市让郭家学一路攀升至顶峰。当他还在奔向世界500强的时候,一场大危机正在悄然酝酿,突然爆发,让他措手不及。

2004年,东升花巨资收购云南白药,断了东升的资金链供应,但他坚决不肯破产。“作为一个企业家,不做伤害市场的事情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血本无归也要还钱。”

于是,他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还债之路。他先后卖出了白家黑和丽珠的股份。当时市值超过6543.8+00亿的云南白药股份,也是7.5亿匆匆卖出。..。..截止2012年末,东升所有贷款及利息共计48亿,全部还清。

40岁到48岁,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天,黑发变白。最绝望的时候,他甚至想过自杀。

“我所有的股份都被查封了。13个月我连员工一分钱都没发。每个副总都从家里拿钱,甚至抵押自己的房子,帮助公司渡过难关。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和支持,我才没有倒下。”

出发,卷土重来

2012之后,郭家学重整旗鼓,投身中医文化的徒步。

东升控股的广誉远是一家拥有近50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中药企业。他亲自谈判收购广誉远。那年是非典时期。他谈了两次收购计划,飞机上只有他一个人。

凭着对医学的热爱,他决心推动民间医学和民间医学的项目,希望通过自己的药材研发做出好的中药,再通过全国各地的名老中医,治好老百姓的病,让老百姓远离疾病。

2015和2016,广誉远先后完成两次定向增发,为企业发展夯实了资本储备;2017年,广誉远投资新建生产基地,扩大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等市场紧缺药品的生产。

大起大落之后,他不再是猛冲猛打,急于扩张资本之路,而是更加冷静,专注于做好一个企业,做精一个产品。

这是他现在所追求的,也是他将一生追求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