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公益事业
一是积极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集团迅速组织了多次捐赠活动,为灾区献爱心。《读者》杂志20多名青年员工第一时间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6000元。之后,集团组织300名职工一次性捐款52370元,100多名离退休老同志捐款23862元;入党的党员、积极分子交纳特别党费20470元;5月23日,在甘肃电视台《与爱同行》赈灾晚会现场,集团向我省陇南灾区捐款165438+万元。到目前为止,集团及员工已捐款超过654.38+0.2万元,456.1册图书,654.38+0万元。
2010年4月4日,青海玉树再次发生7.1级大地震。集团党委积极行动,于周日召开了集团董事会紧急会议。会议最终决定向玉树地震灾区捐赠500万元现金。4月20日晚,时任读者出版集团总经理彭长城同志受集团董事会委托,赶赴北京出席中央电视台大型特别节目《爱玉树无国界》抗震救灾晚会,代表读者出版集团党委及全体员工向灾区人民捐赠500万元爱心善款。我们的微薄之力汇成了社会爱心的洪流,把我们的美好祝愿和希望传递给灾区人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早日重建家园。读者用朴实的行动、朴实的情怀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关怀,体现了集团员工的满满爱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读者群还组织各图书出版单位加班加点,精心制作,尽快出版了《震撼——甘肃省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集》、《记住5.12——甘肃抗震救灾纪实》、《陇原好孩子》。以及《地震》、《报告文学》、《陇南5.12地震》、《诗集》、《生命呐喊之歌》、《保护家园——5.12地震的甘肃文学记忆》、《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读本》、《中学生防震减灾知识读本》等一系列抗震救灾书籍,其中3本书获得中国第二届优秀出版。隶属于该集团的杂志《读者》在汶川地震后迅速编发了抗震救灾专刊,在青海玉树地震后又编发了玉树增刊。我们充分利用读者的影响力,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和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支持和诠释了读者在灾难面前的爱心和奉献。
第二,充分发挥出版资源,承担社会责任
读者群一直以来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支持公益事业,展现出版者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诚意。无论是在中国遭遇重大灾难的关键时刻,还是在日常出版和经营活动中,集团始终牢记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
《读者》是读者出版集团的主打产品,作为中国期刊第一品牌,自创刊以来,始终秉承“真善美”的阳光主题,充满人间温暖,传递着深沉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关怀,被誉为“中国人的精神读者”,对千万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年来,《读者》杂志积极投身于教育、环保、禁毒、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利用自身品牌的巨大影响力和号召力。每年都会拿出相当大的一个版面发布各种公益广告。还在报业率先为中国青基会“希望工程”制作公益广告,向1000多名特级教师和千里之外守卫西北边疆的解放军官兵赠送《读者》杂志。2000年以来,《读者》杂志为保护黄河生态环境,连续举办“保护母亲河,建设读者林”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筹集资金400多万元,先后在甘肃刘家峡、兰州大沙沟、四川乐山等地建设林地近2万亩。
三、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多年来,读者群还积极参与各级政府和部门组织的“送温暖、献爱心”、“帮助单身贫困母亲”、“水窖帮妈妈”、“希望工程”、“文化下乡”等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爱心洪流注入了自己的微薄之力。从2006年开始,集团向对口扶贫点华池县捐赠了一所希望小学,捐赠了价值50万元的图书、捐款、电脑和办公设备。
2065 438+00 4月23日,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省新闻出版局等单位联合组织了向全省县乡图书馆和中小学捐赠图书活动。读者出版集团积极响应,组织员工踊跃捐书或订阅。最后以单位名义捐赠图书价值654.38+0.35万元,个人捐赠和订阅书刊价值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