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馆简介

北京科技馆展览面积约4万平方米,设有科学天堂、中国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公共空间科学展五大主题展厅。主展厅连同特效电影等展览教学场地,面积可达6万平方米左右。常设展览800多个,大多生动有趣,科技内涵丰富。许多展览都配备了液晶互动设备。观众在参与互动科技项目时,可以在液晶屏上看到丰富生动的视频素材和互动效果,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每个展厅都有鲜明的特色,大部分都是国内外新开发的科技展览。

据介绍,每个展厅花费数千万的物品,这些高科技的展览项目将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印象。新馆还有四个特效影院,分别是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动感影院和4D影院。其中,动感影院和巨幕影院将于20日率先向公众开放。

作为2009年北京全国科普日的主会场,中国科技馆新馆将于9月16日举行开馆仪式。9月16日至6月19日对单位、团体开放,20日起对公众开放。

手表1

侏罗纪恐龙“昂首归来”

魔方厅位于新楼二层中央,直通顶楼,高28米。顶层错落有致,类似电子游戏俄罗斯方块的方形。走进这个以白色为主色调的大厅,阳光从天顶的广场照射进来,颇为神奇。云南捐赠给科技馆新馆的三块珍贵恐龙化石昨日在馆内组装完毕,侏罗纪霸主恐龙起死回生。

因为要到16才揭开面纱,所以三龙还在幕布里“睡觉”。只有6.5米高、27米长的阿那川街龙会忍不住“探出头来”看看它的新家。较小的许氏陆凤龙和梁龙被完全覆盖,等待“觉醒”的那一天。三龙脚下的土是从他们来的云南运来的,抓到了很多零碎的化石。在侧面的电梯梯幕墙上,有一幅三层楼高的巨幅画卷,描绘了恐龙时代的各类恐龙和远古生活环境,与侧面三条“复活”的龙构成了不一样的视觉冲击。

看点二

科学公园是为孩子们设计的。

新楼一楼西北区是科技园展厅,专门为3-10的小朋友设置。走进这个展厅,就像一座科学城堡,积木形状的房子,“参天大树”围着一圈走道,一个小型的模拟医院,什么都有,孩子还可以看x光。在“开心农场”里,一台小型拖拉机正在犁地,孩子们可以坐在拖拉机上尝试耕种和收获。整个模拟工作过程显示在拖拉机前方的大屏幕上,非常有趣。

在空间站内,孩子们可以驾驶宇宙飞船看地球,穿越时间隧道,模拟太空探索活动。在探索动物时,孩子们可以在液晶屏幕上看到各种动物形象,并通过寻找动物、它们是谁、体验飞行和昆虫游戏等展览来发现动物的秘密。在水湾,设计了一些游戏,比如管道游戏。孩子们操纵阀门让水流向不同的目的地,并通过透明玻璃看到如何控制管道中水的流量,以了解自来水的原理。

“这些都是孩子们容易理解的。展览采用基于游戏化和互动参与的多元化教学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展厅负责人说。

看点三

机器人会当场素描。

科技与生活主题展厅在“机械灵动”展区的“人形机器人”展中,展示了国内最先进的人形机器人技术,许多机器人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

记者看到两个机器人,1多米高,像变形金刚一样,正在调试。据技术人员介绍,这两个机器人相当聪明,说话、打太极、写书法的本领都非同一般。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词语都能被他们理解,只有他们记忆中的“人话”才会引起他们的反应。

还有两个非人类机器人可以现场为观众画草图。这两个机器人其实是一个机械系统,观众看到的是绘画用的机械臂。当观众坐在凳子上时,机器人首先识别人脸,然后系统命令机械臂在液晶屏上画出人脸的轮廓。

看点4

两个特效影院将首先亮相。

新科技馆有四个特效影院,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动感影院和4D影院。新馆正式开馆后,巨幕影院和动感影院率先向观众开放。其中,巨幕影院银幕宽29.58米,高22米,可容纳632名观众,并设有残疾人座位。特别设计的大坡度影院座椅,给每一位观众无障碍视角。目前有两部巨幕电影:《海底世界3D》和《回到白垩纪3D》。

动感影院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动感设备,由三组带动感底座的舱式座位平台组成,两台机器同时放映,5.1声道立体声环绕音响,可容纳60名观众。当观众坐在六个自由运动平台上观看电影时,运动平台可以与电影的画面同步移动,模拟上下运动。观众的肢体动作与影片的情节相协调,如同乘坐宇宙飞船一般惊险刺激。动感的座椅,立体的影像,一流的音效,观众会看到巨石迎面而来,天真的动物把头放在面前。《彗星碰撞》和《火星任务》两部电影将在电影院上映。

新博物馆的票价和旧博物馆的一样。

据介绍,新馆开馆后,有主展厅、科学园、电影院门票。其中,主展馆门票价格30元,学生票20元。凭此票可参观五大主题展厅和公共空间展区;儿童乐园儿童票价格20元,成人陪护票10元;巨幕影院和动感影院的门票都是30元起。

新博物馆的门票是电子门票,采用北京奥运会的RFID超高频技术。这种门票只需在卡片机上轻轻一划就能快速识别,同时门票还可以启动很多互动展览。

除了展厅里的展品,新馆的公共空间还有很多有特色的展品,分布在新馆展厅的一至四层。独特的展品包括:

球阵——位于西厅一楼天花板上,805个直径为26 cm的球由钢丝悬挂而成,形成长18 m,宽12 m的阵列;在电脑的控制下,电机控制小球在空中做直线上下运动,形成不同的几何图案。

生命螺旋——位于一楼南大厅,由人体组成的巨大双螺旋雕塑(高47米)表明DNA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础,也是其造型之美。

机械旋律——位于科普走廊一楼,集合了各种齿轮、连杆、气缸、活塞、凸轮、光圈、滑块、轮子、摆动结构等。,用复杂的机械装置及其联动和运行过程来表现机械及其金属材料的美。

分子运动墙——位于一楼南大厅,20多个半球形的“分子滑块”自由运动,相互碰撞,展现了类似布朗运动的微观粒子运动之美,再现了分子间自由运动和碰撞的过程。

动态变形墙——位于北环走廊二楼。由电脑控制的电磁阀带动数百根气缸杆伸缩,使墙面有规律地起伏,形成特定的图案或文字,并能推出靠在墙面上的观众。

生命历程——位于地下通道。68米长的艺术玻璃浮雕壁画从西到东依次展示了地球上生命的诞生和进化,包括生命进化的思想和生命进化与环境的关系。

时间之轮——位于三楼北走廊。透明表盘揭示其复杂精致的机械结构和零件,通过钟表的结构造型和机械机芯,展现钟表复杂精致的机械结构和运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