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生理需求的应用
生理需求,也称最低最有利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气、性欲、健康等。
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特点:什么都不想,只想活着,思维能力和道德观明显脆弱。比如一个人极度需要食物的时候,就会不择手段的去抢。战争时期人们不会排队买面包。假设人工作是为了报酬,用生理需求激励下属。
激励措施:增加工资,改善工作条件,多给业余时间和休息时间,提高福利待遇。[6]
二、安全要求的应用
安全需求也属于低层次需求,包括人身安全、生活稳定和免受痛苦、威胁或疾病的自由。
不安全感:感觉受到周围事物的威胁,感觉这个世界不公平或危险。认为一切都是危险的,却变得紧张、犹豫、不安,认为一切都是“邪恶”的。比如一个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被老师不公平对待,开始不信任社会,变得不敢表达自己,不敢有社交生活(因为他认为社交很危险)来保护自己的安全。一个成年人,工作不顺利,工资微薄,养不起家,反而变得自暴自弃,每天用喝酒抽烟来寻找短期的舒适感。
激励措施: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和福利待遇,并保障员工免于失业,提供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避免员工收到双重指令时的混乱。[6]
第三,社会需求的应用
社交需求属于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友情、爱情、归属。
缺乏社交需求:因为感受不到周围人的关心,所以觉得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价值。比如一个得不到父母关爱的少年,认为自己在家庭中没有价值,于是在学校结交朋友,无视道德价值观,理性地积极寻找朋友或同类。比如青少年为了融入社交圈,帮别人做牛做马,甚至抽烟恶作剧。
激励措施:提供同事间社交的机会,支持和表扬员工发现并建立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团体聚会。[4]
第四,尊重需求应用
尊重需求属于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成就、名誉、地位、晋升机会等。尊重的需要不仅包括个人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感受,还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和尊重。
不能满足尊重需要的特质:非常爱面子,或者主动用行动让别人认同自己,也容易被虚荣心所吸引。比如用暴力来证明自己的坚韧,努力学习成为医生律师来证明自己在这个社会的存在和价值,有钱人为了名利赚钱或者捐钱。
激励措施:公开奖励和表扬,强调任务的艰巨性和成功所需的高超技能,颁发荣誉奖章,在公司刊物上发表文章进行表扬,优秀员工光荣榜。[6]
动词 (verb的缩写)自我实现要求的应用
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包括对人生最高境界的真善美的需求。所以前四种需求都能满足,最高层次的需求才能陆续产生。是衍生需求,比如自我实现,发挥潜能。
缺乏自我实现的需求:感觉自己的生活被一种空虚感所驱使。做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应该做的事情,极有必要拥有能让他充实的东西,尤其是能让一个人深刻体验到自己没有白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东西。也开始认为价值观和道德比金钱,爱情,尊重,社会偏见更好。比如一个真心捐钱帮助别人的人。一个武术家和运动员,把自己的体能练到极致,让自己成为世界一流或者干脆就是超越自己。一个企业家真的相信他的企业能为这个社会带来价值,并为比昨天更好而努力。
激励措施:在设计工作时使用复杂情况下的适应性策略,给有特殊技能的人分配特殊任务,在设计工作和执行计划时给下属留有余地。
六、超级自我实现应用
超自我实现是马斯洛后期提出的一个理论。这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完全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时短暂的“高峰体验”,通常是在执行一件事或完成一件事时体验到的。这种感觉通常出现在艺术家或音乐家身上。比如一个音乐人在演奏音乐的时候,感受到一种“忘我”的体验。一个艺术家在画画的时候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他画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快如一秒,但每一秒都比一周更充实。
在马斯洛的一生中,并没有提到超自我实现的层次,只有自我超越了需要,而且常常被融合到自我实现需要的层次中。超自我实现可能是交流和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