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的日韩半导体
韩国前总统文在寅在5月9日约10分钟的告别演说中提到了贸易摩擦。
“我不会忘记整个国家是如何团结起来克服日本不公平的出口管制造成的危机的,”文在寅说。
这些变化意味着日本企业必须分别申请氟化氢、极紫外光刻用光刻胶和氟化聚酰亚胺的出口许可证。
METI表示,它只是在执行通常的出口程序。然而,韩国政府强烈谴责这些措施。韩国将其解读为对最高法院2018年6月命令现任新日铁向前朝鲜战时劳工支付赔偿的裁决的经济报复。
韩国人抵制日本产品以应对出口管制。据说东京和首尔的关系已经降到了战后的最低点。
文在寅访问了芯片制造材料的韩国制造商,以赢得对该国自给自足的支持。他的政府每年拨款约2万亿韩元(按现行汇率计算654.38+0.55亿美元)资助研发,以“化危机为机遇”。
然而,韩国国际贸易协会的数据与文在寅的言论相矛盾。
氟化氢方面,2065438+2009年6月以后,从日本进口货值大幅下降。与2018相比,2020年下降86%,2021反弹34%。2022年6-4月,进口量同比增长30%。
2020年光刻胶进口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含氟聚酰亚胺进口仅小幅下降。
“除了氟化氢,没有什么特殊效果,”一位日本材料制造商的消息人士说。
2021年,韩国从日本进口半导体制造设备最多,同比增长44%,达到63亿美元。韩日贸易逆差全面扩大。
IBK证券专门研究材料行业的分析师Lee Geon-jae表示:“现有的半导体生产线需要停止使用替代材料,因此芯片制造商不愿意采用额外的本地产品。”
在实现自给自足方面缺乏进展反映在韩国股市上。Soulbrain Holdings建立了生产国产氟化氢的品牌,股价从2065438+2009年6月开始飙升,一度达到7万韩元。最近跌破20000韩元,是6年来的最低点。
与此同时,日本当局的行为显然引起了韩国企业的不信任。
芯片制造巨头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痛苦地意识到关闭工厂的风险。这导致向能够替代日本制造材料的供应商提供财政支持和技术转让。
三星半导体和显示器的年收入接近6543.8+000亿美元,是日本最大芯片制造商凯夏控股的8倍。三星是日本供应商的主要客户。韩国本土的材料供应链会打击日本工业。
现在焦点转移到韩国新总统尹熙烈政府的下一步。6月16日发布的经济议程中没有提到日本的自由供应链或本地化。
尹熙烈可能想在试图解冻双边关系时避免激怒日本。但首尔没有理由停止转向国内生产。
“从经济安全的角度来看,有必要供应当地的材料,”政府内部人士尹希烈表示。
为韩国半导体产业奠定基础的“老兵”、前三星电子半导体研究所所长金光教(Kim Kwang-gyo)满脸愁容。在接受《韩国经济新闻》采访时,Kim Kwang-gyo表示:“现在是‘开卷’竞争的时代,竞争的国家如何投资,他们的技术水平如何,一目了然,韩国政府似乎太轻视半导体产业了。”Kim Kwang-gyo认为,韩国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和支持远远不够。
Kim Kwang-gyo于1979年在三星电子成立了第一个半导体研究所,并担任了四年的研究所首任所长。到21世纪初,Kim Kwang-gyo已经担任三星电子普林斯顿研究所所长和韩国半导体显示技术学会第一任主席。
据韩国半导体显示学会消息,美国政府宣布将从今年起至2026年投入6543.8+005亿美元培养半导体人才。中国台湾省制定了确保每年新增半导体人才6.5438亿人的战略。
金光耀斩钉截铁地说,“韩国政府首先应该改变对半导体产业犹豫不决的态度。如果不能解决人力短缺或产业管制的问题,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可能会在几年后倒闭。政府和学术界应该积极支持和推动企业发展半导体产业。”
Kim Kwang-gyo还表示,失去半导体第一的位置意味着失去所有未来的增长动力。因为智能手机、汽车、机器人等领域的半导体产品数量在不断增加。预计2030年世界半导体销售额将从去年的702万亿韩元(1人民币193韩元)增长到1.268万亿韩元。
三星电子1974以50万美元收购韩国半导体,开始半导体业务。“三星一开始没有做好半导体业务。”Kim Kwang-gyo回忆说,在早期,三星电子也被评价为落后于美国和日本10多年。“当时甚至有员工说,如果调到半导体,就辞职,半导体业务的发展环境很不好。”
金光耀还表示,当时三星电子向日本提出技术合作或技术引进,日本方面表示“你们还没有达到合作的水平”。"被鄙视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Kim Kwang-gyo回忆说,“在这种情况下,已故的三星电子前总裁李秉喆说,总有一天会有机会,我们必须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此后,三星电子集中精力进行技术和人力投资。”
Kim Kwang-gyo表示,持续的投资造就了领先的三星电子,这也是有运气的。80年代,随着低利率、低油价、低韩元值等“三低一好”的到来,三星电子半导体的地位迅速上升。
“只有精心准备,才能抓住机遇,无论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是现在都一样。”金光耀说,我们要向前看10年和20年,从现在开始一步一步准备。
英国《金融时报》6月26日谈到了日本的半导体人才问题。东芝、索尼和日本其他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警告说,政府振兴国内芯片产业的努力受到工程师短缺的威胁。
在劳动力短缺的预期下,日本正在努力增加对半导体的投资,以加强经济安全,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供应链中断和芯片短缺。
上个月,一个电子行业组织在向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出的呼吁中表示,截至2030年的未来五年将是日本半导体行业在失去多年全球市场份额后重新站稳脚跟的“最后也是最大的机会”。
日本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协会认为,该行业的成功取决于能否获得足够的人才来创新和运营其芯片工厂。预计未来10年,8家大型厂商需要招聘35000名左右的工程师才能跟上投资的步伐。
日本半导体工业协会半导体委员会政策提案工作小组组长、东京理科大学教授若林秀树(Hideki Wakabayashi)表示:“人们常说缺少半导体,但最缺少的是工程师。”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半导体公司大幅扩大生产,超过美国,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然而,在与美国发生激烈的贸易冲突后,日本的主导地位被韩国和中国大陆公司夺走。
这导致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工程师的大规模裁员。若林秀树(Hideki Wakabayashi)说,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没有足够多有经验的工程师。
闪存制造商凯夏(JEITA工作组的一部分)的经理Toyoki Mitsui表示,在大学学习半导体的学生现在倾向于加入金融机构或科技公司,因为芯片行业早就失去了吸引力。
为了刺激创新和培养未来的员工,东芝、索尼和其他公司正在与中国最好的理科大学合作,并在芯片研究和招聘方面投入更多资金。
上个月,美国总统乔·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承诺加强半导体制造能力,并在开发先进芯片方面加强合作。
台积电正与索尼联手在南部的九州岛建造一座价值86亿美元的工厂,并计划为该工厂招募约1700名工人。政府表示将提供高达4760亿元人民币(35亿美元)的补贴。
越来越多的工厂将很快投产。凯夏及其合资伙伴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正斥资近65,438+0万亿日元在日本中部建厂,将于今年秋季投产。此外,还将再拨款65,438+0万亿日元,在日本北部建设计划于明年竣工的工厂。
瑞萨电子将投资900亿日元重启2014关闭的工厂,扩大电动汽车用功率半导体的生产。Recruit的顾问和马井上指出:“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在投资和招聘方面一直与其他国家不和,尽管全球芯片行业的规模已经翻了一番。”
然而,井上和马说很难找到工人。根据日本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5岁至44岁的电子元件、设备和电路从业人员从2010年的38万人减少到2021年的24万人。
东芝电子元件部门的高管宫森隆(Takashi Miyamori)说:“大多数日本理科生对它更感兴趣,不一定是半导体。世界各地都在争夺最优秀的工程师,我们需要找到提高竞争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