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重大资产重组?

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看,资产重组的本质在于企业边界的调整。理论上,企业存在一个最优规模问题。当企业规模过大,导致效率低、效益差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剥离一些亏损或成本收益不匹配的业务;当企业规模过小,业务单一,导致风险较大时,应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及时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开展多元化经营,降低整体风险。从会计角度来看,资产重组是指企业与其他主体之间调整资产、负债或所有者权益,从而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交易行为。根据重组对象的不同,资产重组大致可分为资产重组、负债重组和股权重组。资产和债务的重组往往与公司股权的重组联系在一起。企业股权重组往往会滋生新股东对企业资产负债的下一次重组。企业资产重组包括资产收购、资产置换、资产出售、租赁或托管、捐赠资产等。企业负债重组主要是指债务重组,根据债务重组的交易对手不同,可分为与银行和债权人的资产重组。资产重组根据是否涉及股权的存量和增量,大致可以分为战略性资产重组和战术性资产重组。上述企业资产负债重组属于发生在企业层面的重组,根据授权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批准即可实现。我们称之为。quot战术性资产重组”,而企业股权重组通常因为涉及股东变更或增加股本,需要经过相关主管部门(如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的审核或批准,国有股权的批准也需要获得国家财政部门的批准。这种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影响通常是巨大的,我们称之为“战略性资产重组”。根据股权的变动情况,战略性资产重组可分为股权存量变动、股权增加、股权减少(回购)三类。实践中,股份变更的形式有多种,如股份无偿划转、股份有偿转让协议、股份抵押拍卖、国有股配股、二级市场举牌、间接股票收购等。股票增持可分为非货币性资产配股、合并和定向增发法人股三种方式,而股票回购根据支付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现金回购和资产回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