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公司的历史
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微处理器。
这一举动不仅改变了公司的未来,也对整个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微处理器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世界。
英特尔为全球不断增长的计算机行业提供构建模块,包括微处理器、芯片组、主板、系统和软件。
这些产品是标准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一部分。
该行业使用这些产品为最终用户设计和制造高级计算机。
今天,数字经济正引领信息产业向计算、通信和3C融合方向快速发展。作为全球信息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英特尔将致力于整合公司所有资源,推进基于英特尔产品开发完整技术平台的战略。
正如英特尔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所指出的,“英特尔正在充分准备人员和资源,专注于开发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平台,并将创新和全新的技术推向市场。
新的组织架构将有助于公司更好地预测和把握市场需求,加快决策速度,确保世界级的卓越运营,进而充分抓住增长机遇。
各个运营部门可以独立合理地分配计算和通信资源,使英特尔的整个架构与我们的平台产品战略保持一致。"
2005年,英特尔的全球年收入为388亿美元。
2005年6月5438+10月,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英特尔被评为“全球100家最可持续发展企业”之一。
Intel从65438到0985在北京设立第一个代表处,到Intel进入中国已经20多年了。
从1985到现在,英特尔承诺在中国直接投资13亿美元,当地员工超过7000人。
用于建造大规模R&D设施、微处理器封装和测试工厂,英特尔?教育创新计划,积极投资中国创新型高科技公司,支持和推动中国IT产业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环境,支持和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
2005年,在庆祝英特尔在中国发展20周年之际,英特尔宣布了一系列新的投资计划,以促进中国的科技创新、教育发展和支持社区服务,旨在进一步加强其过去20年对中国发展的持续承诺。
基于其在中国20年的发展,英特尔将进一步加强在中国的投资,并设立2亿美元的“英特尔投资中国技术基金”,以促进和刺激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
英特尔还将加倍投资教育,为中国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广泛的科技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和学习水平。
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推动英特尔的社区服务计划,包括为特奥会提供支持。
“支持和促进中国IT产业的发展”是英特尔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特尔不仅是中国IT产业的积极参与者,而且通过与国内运营商的全方位合作,成为中国IT产业的重要推动者。
从技术研发、芯片测试和封装到教育计划,英特尔不断为中国市场带来最新的产品、技术和理念。在不断加强本土化的同时,大力扶持本土企业,推动国内科研制造水平的提升,打造数字时代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环境,影响力远远超过it行业本身。
例如,自1999以来,英特尔已连续八年在中国举办“英特尔开发者论坛”,及时与国内行业分享全球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交流实践经验,深入了解最新技术和产品。
在2006年春季的IDF上,英特尔宣布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中国五所重点大学建立多核技术实验室,推动多核技术在大学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
英特尔推动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举措是投资中国的新兴技术和企业,从而推动中国本土技术的发展,进而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IT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全球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英特尔已经在中国投资了50多家企业。
2005年6月,英特尔宣布设立2亿美元的“英特尔投资中国技术基金”,以进一步刺激中国的科技创新。
截至2006年6月底,获得英特尔投资中国技术基金投资的企业数量已达18家。
秉承做好企业公民的宗旨,英特尔还在中国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和社区建设服务,为中国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广泛的科技培训,为技术条件相对有限的地区的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在线渠道,并鼓励中国的青年学生参与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国际交流。
同时,作为志愿者,英特尔员工深入社区,推动和谐社区建设,为2007年在上海举办的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