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处理的具体操作流程是怎样的?
1.第一阶段:接收和转移正式文件
(1)签收。指从发文机关、邮政部门、机要通信部门、公文交换站,或通过自备通信设备,经过规定的确认、清点、核对、检查、签注程序后收集的公文。
(2)对外收款的登记。即外出人员在完成签收工作后,会做一个签收的简要记录。
(3)解封。即对外文登记完成后,将公文统一或按内设机构分别送至机关设置的内部收发部门(或人员),由其签字后,统一启封或亲自送交有关领导。
(4)外来文件的登记。即内部和外部人员对邮件的接收进行详细记录。
(5)分开做。即指定相关人员对收到的文件进行整理、筛选后,根据文件的重要程度、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相关程序,分发给相关领导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阅办。
(6)摘录。文件管理人员对一些要投入加工的重要文件的加工活动,主要是为这些文件撰写文摘、摘要、摘要,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2.第二阶段:处理收据。
(1)待完成。部门领导或相关具体工作人员认真阅读分析公文后,提出处置建议,供相关领导审核决定。
(2)批办。即机关领导或部门负责人对公文提出处置意见。
(3)承诺书。即由相关工作人员根据批办意见具体处理公文所针对的事务和问题。
(4)注意。即承办人应当在公文承诺书上背书备案。
3.第三阶段:组织流通,督促调查。
(1)组织流通。指需要多个部门或工作人员阅批处理的单份或少份公文,使公文在其中得到有效传递和阅批。
(2)提醒。由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根据承办时限和其他相关要求对公文承办流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3)调查。协调公文处理管理机构或者其他专门机构对重要公文实际执行情况的核查。
4.第4阶段:处理已完成的正式文件。
包括:备案、清退、暂存、销毁等。
扩展数据
首先,文件的特点是:
1.内容和程序的合法性:公文的具体内容和制定程序必须符合法律和有关法规的规定,否则无效。
2.形式和格式的正规性。
3.公文文体简洁,观点严谨鲜明,文字朴实庄重。
4.对器官工作的依赖。办公室工作是公文形成的基础,公文是办公室工作的专用工具。
第二,公文的起草从构思到发布都要一丝不苟。在写之前,你应该做以下事情:
1.理解领导意图,搞清楚这个文件的性质、写作目的、任务和范围;
2.仔细阅读相关文件,明确政策界限;
3.熟悉业务,必要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掌握工作规律。
起草文件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和上级有关规定。
2.简明扼要。请示应该是一篇文章的事。
3.谦虚、勤奋、及时。
4.重要的是得到“身体”。符合姿态和身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官方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