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之名,全面体验奥迪全新e-tron!

“科技感”一直是伴随奥迪品牌的鲜明标签,而当我们提到电动车时,往往会将“科技”、“智能”等词汇与之联系在一起,并且这种联系会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变得越来越紧密。所以当一家以技术为导向的汽车公司在认知上造出代表技术和未来的电动汽车时,我内心的种种微妙变化告诉我,这款来自奥迪这种“传统车企”的e-tron不应该满足于平庸,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说一下e撕的一些参数!

在电气化和燃油车的交汇点,要了解电动车的电池容量、电池品牌、电机类型、续航里程以及发动机、变速箱的参数。毫无疑问,这些看似枯燥的数据在未来会越来越频繁的出现。与其被动接受,不如置身其中,迎接全面电气化的到来。

作为奥迪首款量产的纯电动汽车,LG化学给E-tron的电池容量是95千瓦时,但实际可用容量是83.6千瓦时。剩下的65,438+02%隐藏电量将用于保护电池,提高充电效率,同时也可用于应急。虽然e-tron的性能在电池容量方面比较保守,但NEDC?470公里的续航里程,在2020年的环境下并不出众。但是,奥迪在公布信息的完整性方面给了其他厂商一个很好的榜样?-?没有那么多文字游戏。除了以上,奥迪还会告诉用户,在车辆剩余16%的情况下,可以继续行驶50公里;当剩余0%时,它将不能正常工作,但可以启动应急模式。诚然,严谨的德国人再次树立了榜样。

电机方面,e-tron前后桥各有一台交流异步电机,前轴电机最大功率为125 kW,在boost模式下可提升至170 kW。后轮轴电机的最大功率为140 kW,在升压模式下可以增加到165 kW。系统总功率在两种状态下分别为265 kW和300 kW。推动2.63吨的e-tron突破100只需要5.7秒,性能足够优秀。

此外,e-tron还有一套电动四驱结构,前后轴的扭矩分配完全由电脑传递。然而,与全时四驱不同,e-tron仅由后轮轴电机驱动车辆,只有在附加更多动力输出和后轮时,前轴电机才会参与。它的概念和Quattro?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Ultra也是类似的,为此,e-tron还为后轮轴电机匹配了一个双减速器,以进一步细化能量分配。

总的来说,e-tron在三电领域的表现总体处于主流水平。由于出色的电子控制系统和先进的电池管理,其续航能力和加速性能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一款电动汽车的期望。

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样子。

解释完枯燥的物理参数,再来说说这几天接触e-tron让我感动的点。首先是外观。如题,e-tron很熟悉,因为它拥有奥迪的所有元素。如果不是安提瓜蓝显眼的配色和新能源车牌的“告密者”,大部分人对它的第一印象估计就是“这是一辆奥迪”这么简单。不过仔细考虑了一下,我想在“这是辆奥迪”后面加个问号。

的确,e-tron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拿走”了奥迪rs家族上的彩喷卡钳和旋风轮毂,并借鉴了A6?Avant的婀娜身姿继承了A7和A8上的贯穿式尾灯,再加上一对具有主动关闭功能的凶狠大嘴格栅,成就了这独特的颜值,也成为你越来越爱它的原因。在我看来,e-tron是一款披着SUV外衣的跨界车,有自己的高端调性和气场。

同样科技感的内饰

内饰也很丰富,流行的三重屏设计在e-tron上也没有缺席。与A6、A7、A8上通常的设计风格不同,e-tron车内的线条更加写意,中控区凸起的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层次感,银色金属饰板与深屏的亮色碰撞也让精致感和科技感油然而生。材质方面,大面积的软性材质同样令人满意。当夜幕降临,氛围亮起,这种富有情调和科幻的内饰氛围更能展现奥迪作为豪华品牌的底蕴,也不辱“灯厂”之名。

至于空间的表现,身高1.85米的体验者坐在前排,座椅调到最低后,头部仍有一拳;后排一拳的头部空间和一拳两指的腿部空间也令人满意。此外,该车的前后排还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带电源接口的储物槽,很好地解决了A6上储物空间不足的问题。

此外,e-tron后座还支持4:2:4的比例,加上可安装的后备箱,解锁“双人床”技能不成问题。

可以看出,电池组并没有占据太多的空间,这也从侧面说明了MLB平台出色的适应性和奥迪强大的空间优化能力,这也让e-tron完全可以胜任家中的各种场景。

高级细腻的驾驶体验

打开它,握住A8的方向盘,风格瞬间升级。没有了发动机,e-tron在关门的那一刻显得格外安静,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的凄凉。配合节能模式下的懒人“油门”调节(以下简称油门),就能把e-tron开得又快又稳,差不多就熟练了。

当然,面对一辆电动车,它的底部几何也值得探究。当切换到动态模式时,空气悬架立即降低了车身的高度。此时,油门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无论你踩多深,561 Nm的扭矩都在那里等着,随时给你惊喜。单脚触发助力模式时,强烈的后推感会让你大呼过瘾。随着里程表上的数字不断上升,动力并没有下降的意思。至少在法定限速范围内,可以承受大部分对手的挑衅。

E-tron庞大的身躯并没有抑制运动能力。得益于较低的重心和前后50:50的重量分布,e-tron在过弯时给了驾驶者充足的信心,当重心从左向右转移时,车厢的回位被抑制得相当到位。就算不整齐,能做到不尴尬也是对它最好的褒奖。

此外,e-tron还为驾驶者提供自动、舒适、全路况、越野和定制模式。在不同模式下,悬挂、转向、四驱系统都会有变化,你可以随心所欲的调节。

在短暂体验了暴力动机后,e-tron最好驾驶舒适。出色的隔音效果,柔和精准的悬挂和恰到好处的转向感,再加上奥迪一如既往的脚跟刹车和自动泊车功能,这些“汽车设定”自然会让你的头脑放松下来。

值得吐槽的是,e-tron在D挡状态下没有燃油车上低速蠕动的功能,跟车时有点累。另外,在最高档位动能回收模式下,低速时的拉感还是略显明显,但离单踏板操作还有一定距离。另外,99%情况下表现良好的悬挂,在通过一些坑洼时能感觉到一些余震,仅此而已。

写在最后:在这里抛出一个直击心底的问题:“70万买的值吗?”。从BBA的角度来看,e-tron是目前最昂贵和最大的电力驱动车辆。如果你想体验电动车的不同感受,没有BBA就不要买,那么e-tron就是不二之选。从产品力来看,e-tron也有其吸引人的地方,比如有调性的外观,科技感的内饰,舒适细腻的驾乘体验。但离真正的技术还差一点,不仅缺少海外版的电子后视镜,而且在人机交互、智能驾驶辅助配置甚至动力部分都有所提升。当然,奥迪未来可能会推出S和RS版本,但那是后话了。一句话——够好了,但还可以做得更高。

文/铁哥?图/铁哥,胖友们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