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港详情(江苏省南通出口港)

南通港区东临黄海,西南临长江,处于海江河联运的枢纽地位。南通港是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隶属于吕四一类口岸。南通是中国14沿海对外开放港口城市之一。长江南通段江面开阔,河势稳定,具有发展造船和修船业的良好条件。南通已成为中国重要的修船基地。

中文名:南通港mbth:南通港地理坐标:120O48' 54 "E,3200 ' 45开放小时数:1982地理位置:江苏省南通市吞吐量:2.2亿吨(2014)港区:南通天生、狼山等港口概况、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经济腹地、规模、助航信息、泊位、作业条件、发展目标、历史沿革、业绩地理坐标是东经120° 48 ' 54 "和北纬320045 "..1982年批准对外国船舶开放,现已对世界65个国家和地区的199个港口开放。南通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区北翼。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0度10分至北纬120度55分北纬31度40分至北纬32度43分,总面积8544平方公里,人口729万,市区面积1692平方米。下辖启东、海门、如皋(县级市),海安、如东两县,崇川、港闸、通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崀山旅游度假区。南通港区东临黄海,西南临长江。它是海船进入长江的第一个港口。距上海吴淞104公里,距长江口191公里。处于海、江、河联运的枢纽地位。向东出海可与中国南北沿海港口及世界各国和地区通航;通过长江可以联系上游的苏、皖、赣、鄂、湘、川六省和云南、贵州、陕西。南通港区后方港池的进港航道与桐庐、杨桐运河、苏中苏北河网和京杭大运河相连。港区陆地与市县公路相连,204国道、328国道穿城而过。通过宁通一级公路,江苏与苏北相连。从常州、沙桐、海台出发的汽车轮渡渡过长江后,与沪宁高速、苏南公路网相连,公路四通八达。自然条件1,气象风条件:正常风向为东南风。强风向为东南风,最大风速为26.3m/s,影响该区域的台风平均每年约2 ~ 3次,一般为6 ~ 8级,基本不影响船舶正常航行。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091毫米,1毫米以上降水日数平均为33.8天。雾情:年平均雾日30.9天,多发生在春末冬初,能见度3级以下平均雾日11.4天,对装卸作业和船舶航行有影响。温度:年平均气温15℃,最高月平均气温29.6℃,最低月平均气温-0.2℃。一年到头都不结冰。2.水文潮汐:南通港为不规则半日潮感潮河段。最* * *是6.38米。最低潮位为0.42米,平均潮差为1.96米..潮流:高潮时,表层最大流速为0.99米/秒,最小流速为0.77米/秒,平均表层流速为0.88米/秒..交通条件南通港是一个理想的物资中转站,它连接着大海、河流和京杭大运河。土地与204、318国道和童宁高速公路相连。正在建设的童眼至通启高速公路、苏通大桥、宁启铁路和港区铁路将进一步提高南通港的集疏运能力。南通港的直接经济腹地是江苏中部的南通市和盐城、淮安、泰兴的部分地区,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万。工业经济以纺织业为主,有电力、机械、电子、化工、造船等门类。规模港区分布及泊位情况港口共有15个泊位,其中1000吨级泊位3个,3000吨级泊位4个,5000吨级泊位2个,25000吨级泊位2个。码头岸线1,941m,码头前沿水深4 ~ 10。新港实际生产码头长427米,前沿水深3.5米。新港现有泊位9个,其中400吨级货运泊位7个,400吨级客运泊位1个,300吨级港船泊位1个。堆场及容量南通港有天盛、南通、狼山三个港口,青龙、启东两个港站。香港有四家装卸公司,从上到下分别是天盛港务公司、通州港务公司、瑶岗港务公司、狼山港务公司。南通港总岸线4110.8m,其中万吨级以上货运码头28个(国内货主3个),千吨级以上货运码头72个(国内货主15个),客运码头5个(国内货主3个),港船等非生产性码头5个,内河1000条。港口现有机械设备490台(辆),其中起重机械108台,单机最大起重能力200吨(浮)。香港有36艘,最大功率1.762千瓦,总功率1.654,38+0.430千瓦。在港船舶:工作船27艘,其中拖船10艘,交通船9艘。助航信息通道:南通段指30号灯浮标与老海坝灯柱连接处至刘谦与石桥河口信号杆连接处,全长98.8km。该航段位于长江下游A级航区,江面宽阔,浪大,潮感明显。南通航行的船舶主要经过白毛沙、刘海沙、通州沙到南通港水域。最大的通航船舶吨位在3万吨左右,吃水一般不超过10.5米。航标:港区共有27处航标,包括1灯柱(任意港口),25个浮标,1灯塔。灯塔位于龙爪岩(北纬31度59分34秒,东经120度43分00秒)。锚地:南通港检疫锚地;水深7 ~ 25m它能停泊27,000载重吨的船只。2个待停泊的碇泊区;1号锚地面积40万平方米,锚泊船舶15艘,最大系泊能力2000吨,用作驳船和小型海船的锚地;2号锚地面积400万平方米,锚泊船舶150艘,最大锚泊能力5000吨。海船锚地1个,区域在20000至25 #下浮水域。允许三艘船锚泊,锚泊能力25000 ~ 30000吨。锚地1,面积1.5万平方米,水深10 ~ 25m。可锚泊5艘船,系泊能力25000 ~ 30000吨。1锚地允许停泊两艘油轮,最大系泊能力7000吨。泊位:港口现有泊位15个,其中1000吨级泊位3个,3000吨级泊位4个,5000吨级泊位2个,25000吨级泊位2个。码头岸线1,941米,码头前沿水深4 ~ 10.8米。新港实际生产码头长427米,前沿水深3.5米。新港现有泊位9个,其中400吨级货运泊位7个,400吨级客运泊位1个,300吨级港船泊位1个。南通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南通港务局,于2002年政企分开成立。集团公司下属如皋港、天盛港、通州港、瑶岗港、狼山港等港口公司,以及外轮理货、船舶服务、引航、报关港口工程、代理等20家辅助公司。千吨级以上公共生产泊位23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最大靠泊能力5万吨,核定年吞吐量1596万吨,堆场面积34万平方米,仓库面积2.4万平方米。2002年,集团公司完成吞吐量2227.5万吨,集装箱吞吐量65438+78万标箱。随着新一轮港口开发建设,特别是狼山港区三期3个5万~ 65438+万级泊位的全面建设,将新增吞吐量3000万吨,集装箱27万标箱。三期工程完成后,集团公司必将迎来又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南通港位于长江下游东岸,海、江、河交汇处。截至1995年底,南通港陆域面积0.4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含锚地)6.11平方公里;生产泊位24个,总延伸3193.4m,最大靠泊能力2.5万吨;仓库占地24.5万平方米;装卸机械286台。1995南通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609.6万吨。其中,香港吞吐量654.38+00382万吨,对外贸易276.4万吨。集装箱吞吐量为87179 TEU;;旅客吞吐量541.8万人次。在大宗货物中,煤炭占39.1%,金属矿石占25.8%,钢材占12.5%,矿山建设占3.7%,粮食占2.9%。“八五”期间,主要港口项目包括:狼山二期工程和1长江流域建成3个万吨级泊位,新增吞吐量840万吨。“八五”期间,基本建设投资达4亿多元;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更新购置港口设备,使港口设备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南通港与福州港建立了友好港口关系。发展目标是成为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的强势港口。历史1904年8月,著名民族实业家张謇为发展南通地方工业,在长江之滨的天盛港修建了两座设施较为完备、具有一定规模的码头,并成立南通天盛港达大轮埠公司,经营港口业务。南通港正式成立。天生港码头的建成,结束了南通沿江无港码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初,南通港的港口设施简陋陈旧。只有天盛港有一个码头泊位已经修好,勉强可以使用。没有机构设备,没有货场,仓库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1955年5月10日,南通人民* * *一步步接管了自然港达达,南通港从一个私营企业跨入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行列。1957 8月10日,长江航务管理局南通港务管理局成立。1959年,南通港新港区码头建设工程开工,包括两个3 000 ~ 5 000吨级码头、一个493平方米的候船室、仓库、堆场等设施。4月,南通港新港区1960一号码头投入使用。4月,1961,完成2号码头施工。南通港新港区的建设,使南通港从一个地方内河小港逐步发展成为苏南重要的水上门户和长江干线的枢纽港。1963年,上海海事局“和平”船将黄沙从青岛运至南通港,南通港开始入江。20世纪70年代末,南通港开始大规模码头建设。1980年,在狼山港区建设两座万吨级深水码头和1工棚,总建筑面积6579平方米。1983年,建成25000吨级深水码头。随着狼山港区的开港,南通港成为长江第一深水港,形成了江海联运优势,南通港成为一个开放的、多功能的综合性江海口岸。1980年3月,国务院批准南通港为长江外贸运输口岸,江苏远洋运输公司“裕华”轮停靠南通港1号码头,装载399吨棉花出口香港,南通港正式开始外贸运输。1982 165438+10月南通港对外国籍船舶开放。1983年5月,第一艘外籍船舶“格陵兰海”停靠狼山港区1号码头卸货。1984 165438+10月南通至日本神户国际集装箱航线开通。9月,1985开通南通至香港定期集装箱运输航线。65438年至0987年,港口管理体制大改革,南通港实行交通部和南通市双重领导、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1991七五大中型重点工程之一的狼山二期工程全面启动。1993年,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2.5亿元,建成3个万吨级散货泊位和6个2000吨级长江泊位,年吞吐能力840万吨。1994年,为适应集装箱运输的不断发展,狼山二期集装箱及多用途泊位工程全面开工。1995集装箱码头主体工程通过验收,投入试生产。1997工程全面竣工,总投资3.2亿元,建成2个专用集装箱泊位,可停靠第三代集装箱船,年吞吐量15万标箱。集装箱码头的建成结束了南通港没有专用集装箱码头的历史。2001年4月,南通港通海泊位升级改造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南通港405、410两个通海泊位由25000 ~ 30000吨级升级为50000吨级,南通港成为长江沿岸港口中靠泊能力最大的港口。2002年8月30日,南通港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在原南通港务局体制基础上,组建南通港务局和南通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新成立的南通港集团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充分发挥南通港作为国家重要港口的作用。2002年6月5438+2月65438+8月,列入国家十五开发建设项目的狼山三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性能1959 11天盛港码头工人试制成功南通第一台大型电动带式输送机,全长104米。1964南通港技术人员设计制造了南通第一台500kg回转式起重机。1971年,南通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200万吨。1980年3月,南通港正式开始外贸运输,江苏远洋运输公司的“裕华”号首次通过南通港3号码头装运出口香港的399吨棉花。1983年5月,第一艘外籍船舶“格陵兰海”停靠狼山港区1号码头卸货。1984 165438+10月南通至日本神户国际集装箱航线开通。9月,1985开通南通至香港定期集装箱运输航线。1985年,南通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0万吨,达到119.2万吨,成为全国大港。1986年,中国第二座驳船平台、长江第一座驳船平台——滨海号正式投产,吞吐量95万吨。1988年南通港客运量突破700万人次,达到710.7万人次。从65438年6月到0995年6月,南通港成为内河第一个国家卫生口岸。6月65438+8月0995南通港第三条国际班轮航线南通至韩国釜山通航。1997年9月,南通港接卸第三代集装箱船“艾瑞巴士”,仅用48小时装载2314 TEU,创下南通港首次接卸第三代集装箱船和长江港口新纪录。1998年,香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达到201710000吨;香港集装箱进出口达130325 TEU,首次居长江港口首位。2000年8月,南通港正式加入国际港口协会。2000年,我国货物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达到2034.5万吨。瑶岗港公司货物吞吐量突破10万吨,达到11110万吨。2001年4月,南通港两个远洋泊位由25000 ~ 30000吨级提升至50000吨级,成为长江沿岸港口中靠泊能力最大的泊位。2001,11,南通港首次成功接卸最大吨位船舶“哥伦比亚”号。2001年,香港货物吞吐量为3510.8万吨,提前4年实现了“十五”发展计划确定的吞吐量目标。2001年,南通港荣获全市文明行业称号,被评为省创建文明行业先进行业;局党委被南通市授予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2年6月5438-10月,南通港荣获江苏省服务质量奖,是全省港口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港口。2002年,南通港吞吐了33艘7万吨级海轮和15万吨级海轮,是一座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特别规定根据目前长江下游的航道条件和通航条件,凡进出长江总长205米以上、轻吃水9.7米以上的船舶(船队),以及其他有特殊困难的船舶,在进入港区前必须落实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并报长江区港务监督审批,确保安全。夜航:因为长江是内河航道,所有总长在160m以下,吃水在9.5以下的船舶都可以夜航。装载第一类危险品的船舶严禁夜间航行或离泊。在港区航行的船舶可以使用甚高频无线电话6频道进行航行业务的相互通信。港区内的船舶船长应使用无线电话6频道保持连续的值班收听。船舶在长江水域航行时,遇有恶劣天气、洪峰、能见度降低、火灾、机器动力或舵装置失灵、船体倾斜过大等情况。,需要临时靠泊,应尽量靠泊在航道边缘附近,不占用主航道,并及时向港务监督报告船名、锚泊时间、位置、所需协助和离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