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决策的基本程序企业管理决策
企业经营决策的基本程序①找出问题,确定目标。即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并据此确定决策目标。决策目标可以分为必须达到的目标和必须达到的目标。根据决策实践,确立决策目标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分清主次,把握主要目标;二是要保持各种目标的一致性,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第三,目标要尽可能明确具体,力求量化,以便衡量;四是明确规范决策目标的约束。只有全面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达到目标。
②拟定选定的方案。即根据决策目标的要求,寻求并制定实现目标的各种方案。制定方案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出尽可能多的不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和选择;第二,拟定方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既要实事求是讲科学,又要勇于打破常规,敢于和善于创新;第三,要精心设计,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论证,考虑每个方案的正反效果,找出潜在的问题。
(3)评价和选择方案,做出决策。即从选定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比较满意的方案。在方案的评价和选择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确定评价标准,凡是能量化的都要用量化标准来规定;难以量化的,应尽量选择详细的定性说明;如果采用评分法作为综合评价,需要明确评分标准和等级。二是审查方案的可靠性,即提供的信息和数据是否有科学依据、完整准确。第三,要注意方案之间的可比性和差异性,将不可比因素转化为可比因素,注重对其差异性的比较分析。第四,要比较利弊,考虑到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的问题,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决定。
④方案的实施和跟踪。方案一旦选定,就要组织实施,责任要落实到人。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了解执行情况,采取措施或调整计划,以达到预期的决策目标。
导致商业决策失误的陷阱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刻画了战略决策对战争胜负的决定性作用。这句话用在商战上恐怕一点都不为过。虽然战场上没有刀光剑影,但商业世界的竞争同样残酷。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公司决策稍有失误就可能酿成灾难。如何在激烈动荡的市场竞争中及时做出恰当准确的经营决策,成为决定公司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孙子曰:?先赢再战。?意思是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找机会打败敌人。同理,公司管理者要想做出正确的决策,首先要搞清楚让很多公司栽跟头的七大商业决策陷阱是什么。然后找公司决定如何绕过这些暗礁和浅滩。
陷阱之一:对竞争环境的误判。许多公司经理错误地认识和判断了竞争环境中发生的变化。虽然他们中的许多人曾经占据行业的领先地位,但他们忽视或误解了竞争环境的变化迹象,最终导致他们的竞争优势受到严重侵蚀。要避免因误判竞争环境而导致的决策失误,首先我们在分析竞争环境时要正确界定自己的竞争空间,不仅仅局限于现有的竞争对手,还要把所有潜在的和新的竞争对手都纳入我们的视野。此外,我们必须构建有效的竞争信息系统,以确保组织内部相关信息的畅通,并使其得到妥善处理和应用,这可以为正确制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有效的信息平台。
陷阱二:有偏见的假设。许多公司经理把他们的决策建立在一系列错误的前提条件上,或者不能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更新他们的商业决策。人们常说的良药苦口利于病,指的就是这种现象。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公司经营者必须总是仔细地验证他们习惯的一些假设、前提和想法。一些想当然的前提条件往往不经过深思熟虑就采用了,由此产生的商业决策有很大的风险。此外,所有的前提和假设应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并能在整体业务框架内相互反映。同时,根据公司经营目标重要性的差异,可以对不同的前提假设进行分类,区别对待。最后,不要忘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演变,我们必须重新定义各种假设,以确保其有效性。
陷阱三:竞争优势的自我弱化。它源于采用不变的经营目标或以静态的观点看待经营目标,导致公司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暂时的实力无法成功转化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落后是必然的。因此,公司经营者必须树立全局的、动态的意识,将公司的经营活动建立在过程的基础上,关注公司的价值链。并将公司的活动范围扩大到客户和供应商。我们必须紧盯公司价值链各个环节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围绕价值链以各种形式创造价值。我们应该努力协调公司的各种增值活动,关注竞争环境的动态过程,以创新的方式为公司增加独特的价值。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在市场上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陷阱四:盲目扩张,价值流失。公司管理者往往会屈服于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追求多元化的冲动,盲目进入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业务领域。结果往往得不偿失,反而降低了公司的价值基础。要想在多元化经营上有所建树,就必须始终坚守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公司在市场中的根基,是公司竞争优势的来源。因此,在公司多元化的过程中,需要使新的业务领域承担起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撑,并转化为相应的市场竞争优势,从而获得多元化中的协同效应。从公司价值链的角度来看,新业务能否成为整个公司现有价值链的自然延伸或有效补充,应成为多元化经营决策中的重要砝码。
陷阱五:受制于组织结构。在传统的公司组织中,不同的部门分工明确,承担不同的职能和责任。然而,在公司经营决策的实施过程中,组织结构的分割往往演变成不可逾越的障碍。所以在传统的组织框架下,确实很难跨越不同的职能部门,进而构建一个有效协调的整体系统,主导核心流程。要突破这种困境,需要彻底改造传统的组织结构。创造一种新颖的无边界组织形式。在这里,我们还需要遵循业务流程和价值链的概念和方法。首先要明确经营目标的氛围,找出经营目标涉及的重点对象及其关系。然后设计相应的组织架构,进而实现同一组织内部以及不同组织之间的协调与整合。只有设定明确的目标,有效的沟通,使用跨职能组织,组织的各个部门才能分解,才能顺利运行。
陷阱六:失控。公司失控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公司盲目追求某种主观目标;二是公司决策控制系统失衡,无法在公司文化、激励制度、行为规范之间达成平衡。传统的经营决策监控过程由三部分组成:确定公司的具体经营目标,做出相应的经营决策;执行最终决策,并根据既定目标评估实际绩效。因此,在业务决策和控制之间存在时间延迟。这样可以应对相对稳定的竞争环境,但是在多变的环境下,就会捉襟见肘,甚至失控。要使业务决策的实施处于可控状态,必须使用?双环?监控系统,目标本身也要实时评估。通过经营决策和控制中的信息,通过经营决策实施和控制中的行为,完成整个经营决策的控制系统。并构建与公司经营目标一致的企业文化,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建立有效可行的行为准则。同时,需要促进它们之间的协调,并确保它们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在变化的环境中始终保持公司组织不可或缺的灵活性。
陷阱七:领导失败。在执行公司决策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公司领导对最终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很多公司的经营决策者要么刚愎自用,要么优柔寡断,对一些基本原则充耳不闻,无法提供公司在进行经营决策时迫切需要的那种强大的领导能力。这类公司往往陷入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地,公司的经营决策往往成为难以捉摸的空中楼阁。为了成功地领导公司实现既定的业务目标,公司经理必须在组织中创造一种变革的紧迫感,并迅速果断地采取行动;要塑造和传达公司的长期计划,并达成长期计划的具体行动方案;同时,要制定公司的目标,并广泛地交给一线员工,让他们努力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此外,还要不断总结经营决策执行中的得失,使已经发生的有益变化制度化。这样才能让公司团结一心,朝着既定的经营目标稳步前进。
为了方便公司运营人员真正理解以上七个陷阱,我们还是用巨头公司的错误来具体分析一下。著名的巨人集团的第一个错误就在于掉进了第一个陷阱,误判了竞争环境,在90年代中期经济过热的时候盲目乐观房地产有利可图。于是,他们不顾自己的核心能力,错误地把公司未来的筹码押在了自己无能的房地产上。这是盲目多元化,自毁公司价值,从而陷入第四个陷阱。而且巨人公司在公司规模快速扩张后,并没有调整相应的业务流程,仍然沿用原有的管理方式,无法适应伴随公司发展而来的管理复杂性。整个公司远远没有处于正常的受控状态,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无法协调产生整体效应,这恰恰是第五个和第六个陷阱。当房地产项目导致公司资金短缺时,巨人公司的决策层并没有坚决下马,而是修补伤口,从保健品业务中划拨资金填补房地产的无底洞,从来没有冷静评估过是否应该涉足其中。这正好落入第二个陷阱。结果不仅房地产行业无力回天,保健品生意也是一蹶不振。如此种种决策失误,也注定了巨人公司后来的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