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详细资料收集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是一所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由南京大学申请,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传承百年名校南京大学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依托南京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新的办学机制和模式,立足江苏,面向华东,辐射全国,科学定位发展,打造一流特色学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位于南京大学浦口校区,占地101亩,教学生活用房31万平方米,教职工815人,学生10751人。校园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有“三湖两园一山”等标志性景观,被誉为“南京十大最美大学”之一。

基本介绍地点:中国南京主管部门:江苏省教育厅学校官网::jlxy.nju.edu/中文名: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英文名: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简称: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成立时间:1998类别:民办院校?学校类型:综合属性:独立学院校训:正直威严,学习借鉴;校歌:南京大学校歌主要院系:城市与土木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等。地址:南京市浦口区学府路8号现任院长:谭哲民基本信息、著名校友、办学规模、师资力量、院系、办学概况、学术研究、教学改革、办学成果、国际交流、现任领导、办学规模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办学条件在全国独立学院中达到一流水平:3万多平方米的图书馆拥有165438+万册藏书,信息资源与南京大学全面共享。三万多平方米的实验楼和多媒体教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和实验条件。各类实验室建设理念先进,仪器设备先进;学生公寓设施齐全;生活服务方便快捷,为师生的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创造了优越的环境。南京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金陵学院图书馆的师资力量,为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提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学院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多为南京大学新退休、具有高级职称的在职教师。很多都是学术造诣很高、教学经验丰富的知名教授、学科带头人,对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教书育人。根据学科和专业的特点,学院还聘请了一些外籍教师授课。学院还有计划地引进了一批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青年教师,旨在打造一支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后勤服务中心的党政办、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保卫处、总务处直属图书馆、基础教育处、传媒学院以新媒体与传媒融合为特征。中国第一所新媒体系自2007年成立以来,迅速发展成为拥有1100名学生的专业传媒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8年9月。由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合并而成。有四个专业,四个专业方向,分别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其应用声学方向,机电工程方向;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其网络技术与工程方向、信息管理与技术方向;软件工程专业。学院现有本科生1600多人。专任教师85人,其中副教授及以上50人,青年教师35人全部具有硕士学位。商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商学院成立于2007年4月。是金陵学院实行院系两级管理模式后成立的第一个院系,主要培养经济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该系依托南京大学商学院,由商学院各专业的教授、副教授担任系主任,下设金融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市场营销系、会计系五个系,会计系和市场营销系两个系还招收从专业大学转来的学生。在校学生2000多人(含),占全院学生总数的20%以上。学院现有教职工49人,每学期从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审计大学聘请优秀教师授课。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是在南京大学应用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与工程、护理学三个一级学科的基础上建立的。应用化学系设有现代分析技术和药物合成与药物分析。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有污染控制技术与环境市政工程、环境监测与评价两个方向。生物科学与工程系有两个方向:公共营养和食品安全监管。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艺术学院于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2007年首次在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四省招生190人。设置艺术设计系,设有视觉传达设计、展示设计、室内设计、风景园林等专业方向。2009年考入广播电视编导系,专业方向有影视编导、摄影编导、主持编导等。2011,批准动画专业升格为动画系。2013根据学院需要,动画系和广播电视编导系合并为影视动画系。南京大学城市与土木工程学院金陵城市与土木工程学院创建于2011,前身为城市与资源学系。由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共同创建。目前下设三个系,即资源环境系、土木工程系和城市规划系。* * *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地质工程和宝玉石与材料技术6个专业,本科生1.300余人。外国语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8年,在校学生超过1.400人。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既是一门学术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又是一门与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学科。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外国语学院坚持“学科建设为龙头,团队建设为关键”的方针,发展势头良好。现有教职员工48人(其中外教8人),多名曾在国外学习或深造。学校简介长江之畔,王龙山脚下,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正在南京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崛起。这里镌刻着大学的校训,是“诚实威严,好好学习,好好走路”,这里坚守着“嚼菜根,做大事”的精神家园。在这里,花香和书香是不变的风景,特色和创新是永恒的追求。学校创建于1998,位于南京大学浦口校区,占地面积101亩,学校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在校师生12000人。百年名校南京大学,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全国首批“工程211”、“工程985”、“计划2011”建设高校。一个世纪以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南京大学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院系的关心支持,办学的大力支持,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依托南京大学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采用全新的办学机制和模式,立足江苏、面向华东、辐射全国,遵循“优化布局、提升内涵、开放办学、特色发展”的指导思想,沿着应用技术型大学的道路,努力推进高水平的教学建设、高标准的学科(专业)建设、高素质的团队建设、精致的校园建设,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自创办以来,办学综合水平稳步提高,社会声誉与日俱增。近年来同类高校录取线居全省第一,综合评价居江苏第一,逐步进入全国一流行列。学校大胆改革,积极探索科学发展之路,实行院长负责制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先后被列为“江苏省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全国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单位”、首批“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南京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还被评为首批“教学工作先进高校”、“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全国高校餐饮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专业建设为主导,以“强化应用、注重创新、交叉融合、突出特色”为指导方针。目前设有传媒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城市与土木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27个院系,42个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技,培养多学科人才。学校还策划了一系列重要学术活动,提升在国内外各学科领域的影响力:成功举办中国大学生微电影节、中国水下机器人大赛暨首届国际水下机器人公开赛、西班牙拉美文化周等重要活动,被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报道,引起社会热烈关注。学校在接收南京大学一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投资数千万建设了媒体融合、同声传译、现代通信技术、护理学、虚拟城市等一批理念先进的现代化实验室,建立了200多个校内外政产学研平台和实践基地,与中国联通、江苏怀化、尚文国际等知名企业开展了深度校企合作。学校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组织开展教学改革。“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承担多项国家项目和教育部教育改革创新项目,出版《工程数学》等20余部适合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的优秀教材。学校承担了江苏省“全面学分制改革”项目,充分借鉴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功经验,在优质课程资源方面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改革工作得到了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2015金陵大学应用技术研究院成立,与南京大学合作开启专业化培养新模式。同时,科研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纵向和横向研究项目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由艺术学院发起的2013南京市重点文化工程之一,展出了其设计,得到了市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同年6月165438+10月,传媒学院出品的微纪录片《孙明静:金陵远方的背影》亮相第八届巴黎中国电影节,以其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冰冷的历史表达获得最佳纪录片奖。学校始终坚持以团队建设为核心,精心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众多名师、知名学者辛勤工作在教学一线,由南京大学资深教授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学校的教学工作,与广大教师一起维护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学校在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同时,采取多元化培养措施,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着力推进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结合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实施“优秀辅导员成长计划”,形成了教师队伍多渠道发展的三提升计划。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多名入选江苏高校“蓝色工程”、“南京人才321计划”。随着南京大学优秀教师、双师型教师、外籍教师的加盟,学校师资队伍不断优化。秉承南京大学的优良传统和人文精神,学校设立了名家讲坛,每年举办近百场高水平讲座。两院院士、知名学者、业内专家、名人,用他们的学术风范和人格魅力感染了同学们。南京大学的一批中青年管理骨干构成了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他们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让学校的事业代代相传。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培养原则,不断推出新举措,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31”产学研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获得了教育部专家的好评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作为省内同类院校的排头兵,历年招生数量充足,质量过硬,毕业生就业率高,去向好。学校加强学生实践创新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连年获得省教育厅“大学生实践创新培养计划”项目多项,大力开展学术科技、文化艺术、志愿服务等大学生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近年来,人才培养取得丰硕成果,各级考试通过率持续领先国内同类高校。在各类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竞赛中成绩斐然,荣获团中央暑期社会实践一等奖,在省内同类高校中首屈一指。信息学院机器人队每年都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与北大、清华等高校的队伍同场竞技,表现出色。多年来共获得17项冠军,在参赛高校中名列前茅。学校始终坚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法国土伦大学、西班牙马德里商学院等40余所海外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组织实施国际交流合作培养项目,为学生未来发展打造多渠道、宽口径的“立交桥”。每年由美国密苏里大学媒体学院和新闻学院联合举办的媒体融合教学周,都会邀请麦吉恩教授等学术权威进行授课,在各省市媒体界引起热烈反响。“西班牙拉美文化周”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领事官员定期访问并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中央电视台西班牙语频道对此进行了独家报道。国家汉办多年来选派西班牙语志愿者赴拉美支教,表现突出,受到* * *副总理表扬。校园湖光山色,环境优美。拥有“三湖两园一山”等标志性景观,被誉为“南京十大最美大学”之一。名人园里,包括联合国前秘书长加里、诺奖得主杨振宁在内的数百位世界知名人士、学者种下的树,长成森林,哺育了人,是未来的大业。3.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藏书丰富,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不竭源泉。2400座的科学馆气势恢宏,是展现师生风采的最佳舞台。先进的实验室、设施完善的学生公寓、南北风味的餐厅、方便快捷的生活服务,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了优越的环境。漫步在今天的濮院,三湖清澈如镜,映着春秋的景色;双源的沧桑,镌刻了百年育人的艰辛;竹子生长在竹山茂密的森林中,坚韧挺拔,象征着南大所有金陵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将继续追求新的愿景,谱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学术研究与教学改革学院积极探索适合独立学院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学院建立了教材出版基金,积极支持教师编写适合独立学院特点的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已经出版了三本教材。学院积极开展与国外著名大学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南安普顿大学、法国缅因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学院在重视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强调实践教学,为学生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和教学实习基地,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就业的竞争力。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学院强调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实践五个“结合”,即理想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团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思想工作与严格管理相结合,严格要求与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长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要求政治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热情、真诚、耐心。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院坚持新生集中晚自习制度。学院已举办四期青年* * *学校,招生1.300余人,发展学生党员525人。学院团委和学生会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由于* * *位于一个校区,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南京大学的学生社团活动,加强与南京大学学生的互动。2006年,在南京大学浦口校区创建文明宿舍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奖,三个宿舍获得一等奖。在南京大学团委组织的“民族之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演讲比赛中获得唯一个人一等奖;在南京大学团委组织的* * *共青团主题活动“红色中国,12月9日南京大学师生合唱”中获得一等奖。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师资力量雄厚,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人才培养成效显著。2005、2006、2007年春季,连续三年通过率达到95%以上,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2007年首次在第二批设置部分招生专业,二、三批录取分数线在江苏省独立学院中排名第一。2007年第一届毕业生中,92.1%的学生获得了南京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就业率达到95.4%。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决心在* * *政策的支持下,在南京大学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成为国内一流的有特色的独立学院,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创建于1998,1999开始招生。首批538名学生已经毕业。在学院精心的教育和有序的培养下,他们取得了综合素质和学业成绩的双丰收。其中,28名学生被派往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Xi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50多人出国深造,20人攻读南京大学第二学位,其余学生参加就业,就业去向理想。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业于国家机关、国防科研单位、高校和大中型企业,就业地区基本集中在南京、徐州、苏州、无锡、常州、上海、北京、广州。国际交流当代经济、科学和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为了鼓励学生多元化学习,体验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树立国际化思维,我院一直坚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截至2014年底,我院与法国土伦大学、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西班牙马德里商学院、日本北陆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等近40所高校开展了交流培养项目。积极组织实施国际交换生和合作培养项目,为学生未来发展打造多渠道、宽口径的“立交桥”。有了交换或交换学生的机会,学生不仅可以开阔国际视野,体验不同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职业素质,而且在未来出国或就业方面也具有相当大的竞争优势。学院成功举办了七届“西班牙拉美文化周”,西班牙和拉美的领事官员定期来访,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汉办多年来来院选派西班牙志愿者赴拉美支教,表现良好,受到副总理表扬。每年由美国密苏里大学传播学院和新闻学院联合举办的媒体融合教学周,都会邀请麦吉恩教授等美国媒体融合权威人士进行授课,在各省市新闻媒体界产生较大反响。该校学生赴密苏里大学交流学习,也受到好评。现任领导:陈建群,党委书记:冯伟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江蕙,副主席:钱国兴、赵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