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你人生中的第一辆车,奔驰C级改装C 260 L吗?
这是车拿到外面之后的样子。
旁边是一个标准轴的翠绿色。其实颜色也很有型。毕竟S沉了,但我还是更喜欢蓝色。况且销售说装的是原装的5w的AMG套件,所以一直没卖出去。。。车没牌照,没办法试驾(不过说实话,我从拿到驾照到现在都没碰过车,试驾的时候只会更尴尬),后面几家4s店也只是在讨价还价,还在和行痴的销售谈,准备考虑两天再做决定。恰逢华中车展,闲着没事就杀了自己,聊了一会就遇到了之前的销售。多好的缘分。。。趁着车展的强势,又是一波大刀阔斧的砍价。一起的哥们真的很牛逼。他们应该把价格降到29w出头。后来他们装了64色氛围灯,进入舒适,360°全景影像,也把价格压得很低(这时候销售心态崩了)。他们还送了全车膜,脚垫,水晶电镀,都是34w6落地。我心里还是觉得。
换了之后,星辉中国网还是很棒的。
小修一下。
提车的时候,洗车机坏了,但是销售小哥还是很用心的用手洗。
家里的二狗也说,提车后很兴奋。
AMG的前唇套件是标配,让车头看起来霸气十足。
这个角度看起来还是很低的。
这一代的设计语言还是对长轴更友好,看起来更和谐,也就是说标配轮毂也差不多了,以后打算换成AMG。
回来不久就换了C63的尾喉,看起来更有运动感。
长方形排气很有感觉。
我媳妇想练车,但是她掌握不了车头的长度。她让我想办法,我就来了这么个标准。说实话,这有点不伦不类。
给自己打蜡后,漆面看起来特别醒目。
各种角度还是喜欢的,自己的爱很难买到。
权力感?首先在动力方面,这款1.5T+48V的轻型混合动力系统在网上饱受诟病,说动力不足,48V电机是鸡肋。刚开始开车,因为水平有限,没敢深踩油门。基本上都是踩刹车慢慢加,对动力没有一个清晰的感觉。时间长了,我也想看看这个系统是什么样的,就深入体验了一下。?在ECO模式下,我明显感觉很无力,电机一开始就无法有效补上,真的是鸡肋。唯一的好处是开启自动启停时,绿灯发动机启动平稳,没有明显抖动。这种模式是唯一可以实现停车滑行功能的模式。三环上70km/h的速度松开油门,发动机停在1s左右,车速指针归零,但是车辆没有明显的拖地感,暂时还是觉得科技感比较足。如果熟悉路况的话,这款车型还是能起到比较好的节油作用的。长途驾驶一般用ECO。在深踩油门的情况下,感受不到涡轮增压带来的补充。车速很线性,有一种微妙的拖地感,给你一种老年代步车的感觉。。。?在舒适模式下,和ECO没什么区别。发动机的反应很慢,不能停车滑行,就不赘述了。这也是我很少使用的一种模式。?在sport和sport+模式下,他们的感受没有明显区别,所以一起总结。当你切换到这两种模式时,第一感觉就是发动机的声音明显更粗了。慢触油门明显会比ECO有更明显的反馈,动态响应及时,更有力度,但也只能是及格水平。当你在环路中深踩油门,高速行驶时,涡轮迟滞的问题就会凸显出来。你踩下油门后,压力大概会在1s左右建立起来,然后动力就会喷涌而出,有明显的推背感。加速保持很线性,120km/h后还是很自信,超车没有问题。但松开油门后,拖拽感明显。不知道是不是动能回收的锅。Sport+和Sport的细微区别就是在低速区间对应的速度会更快,其他没有区别。?总的来说,C级上的这套动力总成完全可以满足家用需求,但不会为你的驾驶乐趣增光添彩。即使是sport+也只能和新3系的舒适性相提并论。毕竟两车定位不同,奔驰走的是设计驱动路线,日常运输没问题;但宝马贯彻的是工程师的思维,驾驶乐趣是他的宗旨,各有利弊,没必要深究。
全市最好的一个,综合6.5,纪念一下。
驾驶体验?在驾驶品质部分,车内的隔音降噪也算是保持了奔驰的优秀基因。日常驾驶中很少会听到发动机的噪音,但是如果深踩油门或者使用运动模式,还是会有比较扰人的噪音。毕竟发动机的声音不好听,总有轻微的砰砰声。虽然没有采用双层玻璃窗,但是风噪控制的很好,基本上只有达到130km/h才会听到明显的风噪。说到这里,最大的噪音就是轮胎噪音。因为使用了防爆轮胎,胎面摩擦地面的声音可以说是没有音乐也很清晰。如果后期改装的话,做个挡泥板隔音最靠谱,应该会大大提高车厢的安静度。?悬挂部分中规中矩,底盘很Q型,过减速带没有多余的起伏。就日常驾驶来说,感觉有点辛苦。开过哥们的325Li,我觉得那种感觉才是我最想要的。?刹车没有多余的空行程,轻轻一碰就有刹车,整个行程很线性。尤其是汽车?保持直接集成到制动器中。当车辆完全停稳后,稍微深踩刹车踏板,AH就启动了。这个时候可以歇歇脚,很容易触发。个人比较喜欢。如上所述,48V电机可以让车辆在绿灯启动时顺利启动发动机,但有一点令人费解,那就是为什么不把空调的皮带和电机连接起来,而夏天开空调时,红灯就会熄灭,然后空调就只能吹了。时间长了,发动机又会开始驱动空调。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机抖动非常明显,有点令人不安。个人认为奔驰应该认真考虑48V电机的真实使用场景,让它在整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而不是一个噱头。而且很多车友反映电机故障率很高。我可能比较幸运,还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转向部分总的来说没什么问题,精度还是很高的。肯定不如3系准确,但是非常好用。在一个点上,以25码左右的速度转弯是最重的,但在更低或更高的速度时很轻,所以一开始你应该习惯。方向盘相当厚。可能我是大手,感觉有点饱了。我自己缝了一层皮套,感觉刚刚好。
握感满足,但是碳纤维的材质是塑料,一热就粘在我手上。以后还是想换AMG板块。
室内设计?内饰部分可以说是C级中最为人称道的地方,会营造出同级竞品中的高级感和豪华感。基本上能摸到的地方都是软的,缝线等地方还是很细致的。瀑布式的中控台简洁而充满科技感,大面积的木纹装饰件也更加上翘,处处彰显优雅风范。两块大屏幕的清晰度都很高,显示效果比较精致。相比很多新能源车的大屏幕,我更喜欢这个。只显示驾驶相关的信息,功能控制或者独立的物理按键更方便可靠。
中控大屏的清晰度还是很出众的。
全景天窗面积大,透光度理想,后排有化妆镜。
黑网盖太突兀了,tb印象金属盖给了个假柏林[微笑]
迎宾踏板,白光很简单,也很有质感。
车辆启动的一瞬间,高音喇叭自动升高。
整车氛围灯的联动还是很骚的。
黑色的内饰保持了原有的品质感,全平衡的设计非常赏心悦目。
最想要的座位是红色的,但是没办法选。
换挡杆集成在方向盘右侧,代替了其他车厂的雨刷杆,所以一开始需要适应。刚开始的时候,有点疯狂。我曾经用手抓住右边的变速杆,发现它并不存在。我刚反应过来是块,总觉得很反人类。为了设计放弃了太多习惯,学习成本高。但是,当我熟悉了之后,发现从使用上来说并不是这样。我能感觉到以驾驶为中心的操作与方向盘高度融合。方向盘两侧的控制面板可以轻松操作两个屏幕,左变速杆实现了对灯光和雨刷的控制。进入车辆后,系好安全带,双手握住方向盘,右手两指向下拨到D档,这样起步动作非常自然,不需要大范围改变右手的操作位置。驾驶过程中需要操作时,只需将注意力集中在方向盘上,两块屏幕上的显示信息可以互换,不会分散前方的视线,大大增加了操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我说的这款车配有64色氛围灯,晚上的灯光效果还是很刺眼的。没有明显的裸光带,但都是内部反射。后期还自己装了涡轮出风口,直接插电实现了灯光同步。效果很好,主要是涡轮造型很科技,白天没灯的时候也很好看,能满足我的操控。柏林没入选,主要是性价比不高,所以网罩是黑色的,看起来有点低,就买了网罩盖起来。后来我准备把我哥的车换成一套三fenny分频,一套大概要1w4,所以还是要先攒点钱。后来副厂的3D旋转高音喇叭价格下来了,还有灯光,先看的眼睛痒痒。换音响的时候,换里面的高音喇叭。加入旋转高音后,高音部分突出,但人声和低频还是混在一起,尤其是低频。在均衡器里调得太高会吹你的头,调得太低就完全没有感觉了。说到底还是原厂的不值钱的音箱。DSP和功放还是很重要的。
第一次拆门板控制的时候还是很心疼的。我想我会习惯的。
中控面板质感不错
座椅采用真皮包裹,质感很好,垫料柔软厚实,乘坐感非常好。主驾和副驾腰部转向时的侧向支撑还是很到位的,腰部支撑也是标配,可以满足非常舒适的驾驶姿势。大腿支撑也可以调节,但是是手动的,伸展距离有限。本人身高1.8米,感觉大腿部分还挂着。座椅的调节按钮是车门上的金属材质,看起来高级又直观。boss键集成在乘客座椅的左侧,便于后部调节。后排座椅靠背倾斜角度设计合理,长途骑行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但是坐垫较短,形状是中间突出两边缩进,对大腿的支撑有限,高挑骑行还是有点遗憾。中间的站台比较突出,紧急情况下只能坐中间,后排坐两个人最合适。一般父母坐后排,空间刚刚好,比较舒服。?很多人反映北奔的内饰有很多做工缺陷,比如车内异响等。我真的很幸运。目前还没发现车有什么问题,即使拆了门板和中控,修复后还是完好的,等待以后的表现。
目前我还是很喜欢这辆车的。周末有空经常和媳妇一起洗车,也算是生活中的一些快乐吧。偶尔也懒的在外面洗车。洗车工具还是很好用的。这个颜色很漂亮,但是不耐脏。过段时间可能会考虑换战斗电光灰的片子,期待后面。
林林总总说这么多,是这段时间长期深入的体会。这辆车虽然不那么完美,但也带着我和妻子去了很多地方,体验了前所未有的乐趣。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没太多时间折腾,以后慢慢补。毕竟我还是很喜欢车的,我想让我的车看起来像我自己的,我会继续更。
验证密钥。
让我们用一只狗的快乐表情暂时完成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