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岁,为什么总是焦虑,迷茫,害怕?

1.

知乎上有个问题:如果回到10年前,你最想对自己说什么?

我在下面写了:你值得等待!(你值得等待)

你不是别人,正是我们。

我们都说他值得等待,美好的事物值得等待,

其实最值得等待的是我们自己。

2.

我本科同学,大三的时候去美国读研究生,现在在新南威尔士大学公费留学,即将博士毕业回国。我们的朋友,他高中的雅思老师,和我同学一样给一个2岁的宝宝规划了一个3+2的计划,然后去别的国家读博士,然后回国在大学教书。

那些年一起在写作训练营的人,出了三本畅销书。去年,他们顺利考取了985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今年春节,他们带女朋友回家见父母。所谓爱情事业没错,身边有兄弟,有媳妇,有事业有成者。

两年前在公司的同事,现在在北京有了自己的教育咨询公司,服务优秀的学生,送他们去理想的象牙塔,勇敢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团队25人以上,公司去年流水500w+。

毕业后和我进同一家公司的同学,现在都是公司的副厂,组织带领员工更上一层楼。

你看,和他们比起来,我是不是太落后了?在无数次的深夜焦虑中,尤其是在这个信息过载,以速度和效率为荣的时代,我们更容易迷失自我。

我以前也一直这么想,然后我就去找他们聊天:“跟你比……”

话说完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羡慕他们的拥有和魅力,却看不到他们背后的坚持和付出。

3.

身边很多朋友都会对我说:真羡慕你的生活。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用自己的爱好养活自己。

那一刻,我只能一笑置之。每个行业都不容易,就像每个游戏都有规则一样,行业也是如此。

每个人都有焦虑、迷茫甚至恐惧的时刻。

可能两年前,1年前,我也在为各种不情愿的相遇而烦恼。现在还记得去上海开年会在机场被骂的那一刻。面对客户和领导的双重压力,一天有100次辞职的冲动,一周出差一次,下班后没有空闲时间,随时随地开机等等,及时回复客户信息。

一个毕业不到一年的研究生朋友说:他想辞职。因为看着在公司干了五年的同事,他似乎可以描述五年后甚至10年后的自己,只能在小隔间里受气。如果他幸运的话,他会被提升为部门主管。

发现身边很多朋友都在给自己设限。他们焦虑迷茫,却难以突破,难以实现真正的自我成长。所以毕业几年,和同龄人的差距越来越大。

作为茫茫人海中最卑微的普通女孩,我和其他人一样,很久以来一直在否定自己。

前段时间加入了一个写作群,上面有一个问题:今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什么,我在上面写了:辞职,转行,出书。

那是我在16迈出的勇敢的第一步,但我辞职前一定做了很多精心的准备。

只有不断更新自己,才能配得上自己渴望的东西。

年轻时做不了的决定,这辈子也未必有勇气。所以勇敢迈出第一步是极其重要的!

3.

毕业后差距会越来越大。如果你观察周围的人,你会发现有些人一直在往上走,而有些人还在原地踏步。很多人会被下面这句经典的诗句安慰,我也是。

但是安慰是让你更从容的处理当下,不要让自己变得那么扭曲。

“如果你真的珍惜生命中的某样东西,那就尽力不要失去它!”

4.

二十几岁,越早醒来越好。

首先,我们必须制定一个职业规划,并执行它。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段话,真的很深入我的内心,这就是现实。

决定优秀和平庸的因素,绝对不是我们从小被灌输的勤奋、努力和学历,不是说它们不重要,而是它们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很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在你无法控制的因素中,家庭背景,眼界,勇气,运气。

在你能掌控的后天因素中,职业规划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执行能力!

这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二十几岁,真的没有十年!

网上的一个观点和我不谋而合: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二十岁似乎只有三年。

第一年,大学无所事事,睡觉逃课;

第二年,我茫然醒来,租房赶地铁。

第三年做了一份不喜欢的工作,待在一个不喜欢的城市,在七大姑八大姨的催促下发现是时候结婚了,然后就要30岁了。

二十岁,没多少年。因为青春里没有人懂青春,每一步都是摸索进步。

每年南飞的大雁中,总会有一群落在中间。最后冬天来了,它们不飞去南方,只能在路上冻死。这些鹅不是不够好,而是中间诱惑太大,只考虑暂时的舒适和安逸。

就像我们一样,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四年后,每个人都不一样了。我们有些人每年都不及格,连学位证都没拿到。我们有的人已经开了自己的小公司带领团队,有的人考上了北大。从同一个起点出发,大家都很棒。不是谁不够好,而是中间诱惑太多:手游、逃课、赖床电视剧...正是这些放纵和懒惰,才“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第三:人生没有路,每一步都算数。

这是李宗盛在《至巧思》中曾经写过的经典之作。

我们真的可以看到我们的时间都花在哪里了。你曾经偷懒,总有一天社会会加倍还你。最让你害怕的不是时间溜走了,你变老了,而是如别人所说:年龄上升了,但智慧、眼界、银行卡存款却没有随之上升。

二十岁是值得为之奋斗的青春,就像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写的:那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人生的黄金时代。

二十几岁,应该是炎热,炽热,阳光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