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上市公司的壳是什么意思?

保壳是指ST股(被特别处理或被警示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为在规定期限内维持上市公司资格,采取重组、补贴等措施快速改善公司业绩的行为。

“壳”是指上市公司的资质。因为很多ST股经营不善,连年亏损,上市公司资格牌照只有一张,上市公司资格在国内是一块争抢的“热蛋糕”(可以用来在股市融资)。

借壳上市是指上市公司(集团公司)的母公司通过将其主要资产注入上市子公司,实现母公司上市。借壳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就是强生集团的“母”借“子”壳。

由上海出租车公司改制而来的强生集团,拥有大量优质资产和投资项目。近年来,强生集团充分利用上市子公司浦东强生的“壳”资源,通过三次配股将旗下第二、第五子公司注入浦东强生,完成了集团借壳上市的目的。

扩展数据

一般来说,为了保全上市公司宝贵的壳资源,企业和地方政府通常采取三种保壳方式:政府财政注资;通过卖学区房扭亏重组。

其中重组很常见,重组成功后股价翻倍也很常见。

国企和央企资金雄厚,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投融资部门。一般来说,资金主要投向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在5%左右;向中小企业贷款,或通过银行委托贷款(利率低于自有投资,但高于银行贷款利率);还有就是买地,各地频繁出现的地王都有国企的影子,也是这个原因。

为了杜绝“空壳”或“非法”私募,监管层不断祭出重拳。

目前,基金业协会已发布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内控指引、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募集行为管理办法、合同指引,正在抓紧制定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咨询业务管理办法、托管业务管理办法、外包业务管理办法。

还计划修订《登记备案管理办法》和《从业人员管理办法》。最后,私募股权行业要构建一套“7+2”完整的自律规则体系。

人民网--“期限”临近,私募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