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医疗服务有哪些发展趋势?
医疗信息化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医疗信息化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卫宁健康(300253)、东华软件(002065)、万达信息(300168)、东软集团(600718)、创业汇康(300451)。
本文核心数据:医疗信息化专利申请现状,医疗信息化主要技术,医疗信息化公司新兴技术应用。
R&D在中国医疗信息化领域的活动非常活跃。
专利数量可以反映行业技术的活跃程度。专利越多,技术研发活跃度越高。在SooPAT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上以“医疗信息化”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截至2021年4月28日,相关专利有1.2万项。从申请年份来看,从2010到2020年,中国医疗信息行业专利申请量逐年上升,尤其是2015之后。我国医疗信息化领域的研发活动非常活跃。
从专利领域分布来看,截至2021年4月,G16H(医学信息学,即专门用于处置或处理医学或健康数据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排名第一,专利申请3322件,占比27.47%;其次是G06F(电子数字数据处理),专利申请3026件,占比25.02%;A61B(诊断;手术;鉴定)排名第三,专利申请2572件,占比21.27%。
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技术为医疗信息系统提供支持。
我国传统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应用软件的开发上,包括基于组件平台的架构技术、报表开发管理引擎、电子病历分析引擎、医疗信息标准集成引擎等。随着技术的发展,云计算、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技术逐渐为医疗信息系统提供更多支持。
该政策鼓励新兴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以患者为中心实现信息共享、流动和智能应用。只有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全过程的协调和整合,才能促进医疗机构医患资源的弹性流动和结构优化。从医疗信息政策可以看出,国家支持新兴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利用新兴技术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医疗服务体系。
新兴技术可以应用到医疗领域的很多环节。
我国医疗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疫情常态化下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也使得数字化转型成为医疗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和创新的关键。在需求的驱动下,数字技术与医疗健康产业的融合将继续深入发展。除了医疗系统软件产品和技术的加速升级,云计算、物联网、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也逐渐在医疗信息化领域得到应用。
医疗信息企业加大对新兴技术的投资。
中国医疗信息化企业持续加大在R&D的投入,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支持下,不断拓宽关键技术领域的产品和服务生态系统,提升核心竞争力,拓宽盈利模式,满足医疗信息化建设需求。
新兴技术在医疗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医疗卫生服务的复杂性决定了医疗行业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大规模数据中心和大规模系统的整合将逐步进行,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将成为医疗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5G技术将继续助力医疗行业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升级,人工智能在中国医疗领域的应用将加速。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