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管理葡萄
然而,我们已经开始种植葡萄。当然,一些更精明的种植者正在考虑如何让他们的葡萄比别人更早上市,卖个好价钱。这个时期如何管理葡萄?
夏季葡萄的管理要点如果忽视了一年中后期对葡萄植株的管理,就会导致植株萎靡不振,发生病害,提早落叶,大部分结果母枝成熟度较差等。此外,第二年春天葡萄的发芽率会很低,发芽的新芽会萎缩,叶子会变黄。
为了葡萄生产,我们先来了解一下7月份葡萄管理需要注意什么:
7月是葡萄的物候期:早熟葡萄处于果实膨大着色期,逐渐趋于成熟;中晚熟葡萄处于果实生长的第二个高峰期。
7月葡萄管理要点:这段时间气温回升,逐渐进入炎热的夏季,一定要做好葡萄防晒和肥水管理。
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管理方法。
早熟品种
7月果实已基本完成二次膨大,下一步管理就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促进果实着色成熟。
追肥和着色肥料。肥料种类以磷钾肥为主,穴施可选用硫酸钾三元复合肥,每亩可施硫酸钾复合肥30~40公斤。也可配合虫害防治用0.5~1%喷施。
磷酸二氢钾溶液,喷2~3次。
增强光线,促进耳朵着色。根据园内果实着色情况,酌情采取揭膜、去套袋等措施,增加光照,促进着色。果实负荷重的果园,可考虑环剥措施,促进果穗颜色成熟。
中晚熟品种
7月果实基本处于二次膨大期,果穗管理的重点是要特别注意果实膨大肥的使用。果实的二次膨大需要充足的营养供给。因此,合理施用膨胀肥对增加果实粒数、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在根部追施尿素15 ~ 20k g/亩和复合肥15 ~ 20k g/亩,施后浇水;或者喷施叶面肥2 ~ 3次。
同时,由于7月高温多雨,是红蜘蛛、霜霉病、黑痘病、炭疽病、白腐病、白粉病、灰霉病等病虫害的易发期,应注意防控。
如何管理好葡萄
1,品种选择。通过全国各地的试验,适宜大棚栽培的品种有京亚、景秀、凤凰51、景尧、哪吒、巨峰。这些品种具有休眠期短、产量高、耐高温、耐贮运、果实发育期短、早熟、生长适中、抗病、易管理等特点。2.建立一个花园。选择一年生健壮扦插苗,要求主侧根20根以上,根长15 cm以上,茎粗1 cm以上,有4-6个饱满芽。种植密度因品种、立地条件、整形方式、苗木资源等条件而异。一般绿篱整形,行距为1.2—1.5m× 0.5m,每亩种植面积约为1000株。种植行距确定后,要改良土壤,施底肥,实行高标准建园,才能获得高效益。一般在50-80厘米深、50-80厘米宽的种植槽内施入4000-5000公斤农家肥。抽槽时,表土和底土分开,先回填表土,再填底土,有机肥分层施入。在种植期间,方法与常规植树相同。3.当年的管理层。苗木定植成活后,促进苗木健康生长是实现初果优质高效的基础,因此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整形修剪。及时选择和保留主藤。由于温室葡萄种植密度高,与传统的修剪方式有很大不同。一般采用单龙茎的修剪方式,即幼苗发芽后只剩下1主蔓。定藤的原则是不留叶,不强叶不弱叶,把多余的芽全部抹掉。当主蔓新梢长到80 cm时,进行第一次取芯,以后每隔30 cm,在次梢留1-2片叶取芯。并及时扎卷须,一般每隔30-40 cm扎一次,去掉卷须。②加强肥水管理。幼苗成活后,及时追施速效氮肥以改善幼苗,秋季多追施磷钾肥,同时叶面喷施肥料,注意次数少。9月份开始前期施基肥。生长期遇旱及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另外,做好防虫工作。
4.肥料和水管理。每年果实采摘后,施足基肥,3000-4000斤/亩,复合肥50-100斤/亩,抽沟深施。每年发芽期追肥1次,用尿素3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开花后第二次追肥,用尿素40公斤;第三次追肥在着色前期,用硫酸钾50公斤。果实生长期叶面喷施肥料3-5次,使用0.3%磷酸二氢钾、硫酸钾或氨基酸钾促进着色,提高品质。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溉,尤其是夏季,拆棚后,要注意防旱,施基肥后灌溉一次。5、病虫害防治。大棚葡萄病虫害相对较轻,但也不容忽视。应进行综合防治。落叶后,结合冬季修剪,剪去病虫枝条和枯枝,清除园内树叶和杂草,减少病虫越冬基数。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白粉病、褐斑病和灰霉病。防治方法:发芽前喷施1倍波美度3-5度硫磺混合液,开花前每隔15天喷施800-1000倍70%甲基托布津2次。开花后每隔15天喷施50%多菌灵800倍液和石灰半量波尔多200倍液各1次。虫害主要防治蓟马、红蜘蛛和螨类。可喷洒20%甲氧氯普胺2000倍液和40%氧乐果1000倍液。摘果后揭膜,揭膜后的病虫害防治与露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