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企业并购案例【软件巨头急着收购国内企业】

企业软件市场呈现一元化趋势,满足单一IT应用的软件产品难以生存。在这样的背景下,IBM、微软、甲骨文等软件巨头疯狂并购,完善自己的产业链。相比之下,国内软件公司在行业垂直整合方面却无所作为。经过全球软件M&A狂潮的洗礼,中国自主软件产品厂商能否独善其身?

虽然比甲骨文和SAP慢,但IBM已经出招了。上周一,IBM宣布将以50亿美元现金收购商业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Cognos。在此之前,甲骨文和SAP都进行过类似的收购。今年3月,甲骨文宣布将以33亿美元现金收购商业智能软件公司Hyperion Solutions。10年初,SAP宣布以48亿欧元收购法国商业智能软件开发商BO。这两起并购宣布后,有人预测IBM会不耐烦,事实也在意料之中。

这些软件巨头连锁收购BI软件公司的案例,其实都是市场竞争和产业整合的必然体现。有专业人士分析,商业智能从一个工具发展到一个大的应用只是一个过程,最终会与其他应用融合,满足用户的需求。

事实上,不仅国外BI企业意识到了这一点,处于发展初期的国内BI企业也感受到了独立生存的危机。SAP宣布收购博后,国内一家总部在杭的BI软件公司软件的一位负责人到京出差,专门找我见面沟通。

丁彦软件是一家从事BI商业智能软件开发的软件企业,由负责人和他的朋友在2002年创办。据该负责人介绍,丁彦软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技术架构,被中软、宝信等国内知名软件公司作为BI应用的技术平台。但他认为,从行业发展来看,BI作为企业信息管理应用组件独立存在的时代即将过去,未来的趋势是实现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与大型ERP等应用系统供应商的结合,以及本地解决方案优势和整体解决方案优势的融合。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丁彦软件开始考虑寻求被大型管理应用软件企业收购的机会。负责人看了我关于软件和并购的文章,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

事实上,包括用友、金蝶在内的几乎所有管理软件厂商都认同BI融入管理软件是大势所趋。这也是软件巨头不惜重金收购领先的BI公司进行行业整合的主要原因。而用友、金蝶等国内软件企业之前的并购,基本都是为了获得某个市场而进行的,比如金蝶2001收购凯斯软件,2006年收购深圳格力来,用友收购安易等,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很少有垂直并购来补充产业链。

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并购主要是为了眼前的市场;第二,尽管他们已经认识到垂直产业链并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在中国很难找到技术先进的M&A目标。就BI领域而言,国内能有多少真正的BI公司?所以他们要贴牌国外BI公司的产品,用友会贴牌贴牌BO公司的产品。金蝶之所以不计成本做中间件,也是为了在产业链上有所突破。据说他们找不到合适的M&A目标。

目前国外知名BI厂商几乎都被软件巨头收购了。早已提前与用友结盟的博,如今成了对手SAP的“囊中之物”,让用友陷入尴尬境地。现在,用友可能要转向IBM了。因为,软件巨头中,目前只有IBM没有进入应用软件领域,对用友和金蝶没有构成竞争威胁。而且IBM也需要用友、金蝶这样的合作伙伴。

IBM的老对手甲骨文,从PeopleSoft、Retek、Siebel到Hyperion,经过一系列疯狂的并购,逐渐完善了垂直布局,给IBM、微软、SAP等对手带来了压力。这些主要的软件巨头纷纷加入到M&A整合的浪潮中。就连之前对M&A不感兴趣的SAP也挥动了M&A的魔杖,让SAP从IBM的合作伙伴变成了竞争对手。为此IBM加强了与用友、金蝶等本土软件公司的紧密关系,以此带动其软件产品的影响力和营销。

但对于IBM、微软等软件巨头来说,用友、金蝶、浪潮等中国本土软件公司的价值主要在渠道方面。虽然用友、金蝶、浪潮都表示“产品不会绑在一个技术厂商身上”,但实力才是合作中制衡的资本。而且用友和金蝶未来对IBM的“依赖”也是有变数的。

由于IBM目前服务器等硬件产品和软件平台的销售依赖于用友、金蝶等合作伙伴,出于对“亲密度”的担忧,短期内不会在应用软件方面有大动作。但从IBM自身的长期发展来看,IBM退出硬件,专攻软件和it服务是迟早的事。未来,IBM也很有可能大举进入应用软件领域。而且随着软件市场的统一,这一波软件行业的垂直并购还会继续,软件巨头之间的较量还会继续。

比如,BEA虽然最近拒绝了甲骨文提出的总价67亿美元的收购方案,但最终也未必能逃脱被合并的命运。专家分析,在当今IT化的社会,满足单一IT应用需求的软件产品很难生存,像BEA这样曾经走“小而美”路线的软件公司将很难独善其身,而用友、金蝶等本土软件厂商将越来越被动。

而且国内ERP经过十几年的普及,已经初步有了成熟的迹象,市场竞争更加残酷。虽然用友和金蝶的日子比同行业其他企业好过,但是用友和金蝶仅仅靠吃原有的ERP“本钱”就能走过后ERP时代吗?国内软件企业路在何方?

“要么合并(整合),要么死亡。”国内企业也很难逃脱这种“强者生存”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