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融资的角度来看,可分离债券和可转债有什么区别?

第一,性质不同

1.可分离债券:可分离债券又称附权证公司债券,是指上市公司同时发行附权证公司债券,是公司债券和权证的组合产品。

2.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是债券持有人可以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转换为公司普通股的债券。

第二,优势不同

1,可分离债券:

(1)单只拆分可转债发行规模大,是证监会鼓励的,所以容易被发审委通过;

(2)给予权益凭证后分离可转债的债务融资成本更低,可见分离债券超过一半的年限为6年;

(3)与传统可转债相比,认股权证行权价的溢价幅度普遍较高,唐山钢铁和武汉钢铁的溢价高达20%,降低了股权融资成本。而且通过控制行权比例,公司可以使最终股本稀释比例与发行规模不直接相关,公司可控空间增大;

(4)如果股权证书最终行权,公司相当于融资两次。

2.可转债:可转债的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企业发行可转债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可转换债券持有人也有权在一定条件下将债券回售给发行人,发行人也有权在一定条件下赎回债券。

扩展数据

可转换债券兼具债券和股票的特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债权

与其他债券一样,可转换债券也有规定的利率和期限,投资者可以选择在到期时持有债券并收取本息。

2.股权

可转债在转股前是纯债券,但转股后,原债券持有人会从债权人变成公司股东,可以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和股利分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股本结构。

3.可兑换

可转换性是可转换债券的重要标志,债券持有人可以根据约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为股票。转股是投资者享有而普通债券没有的选择权。

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时有明确规定,债券持有人可以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为公司普通股。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股,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到期收取本息,也可以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

百度百科-可分离债券

百度百科-可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