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口镇经济状况

1994,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58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农业基础雄厚。该镇以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为重点,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现已发展优质果园1.1万亩,优质蔬菜1.5万亩。199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800万公斤,水果8000万公斤,蔬菜120万公斤。畜牧业以饲养鸡、牛、猪、珍禽为主,发展标准化、规模化饲养。从65438年到0994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7%。乡镇企业健康发展。1991以来,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投入,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先后投资31万元,利用外资360万美元。新增技术改造项目104项,开发的43种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刘峰工业总公司开发生产的三用自动窗帘等4种产品获得国家专利。墨龙集团工业总公司生产的石油机械配件,丽华塑料薄膜有限公司生产的多功能无滴膜,福利纸厂生产的瓦楞纸,沙发厂生产的“乐兴”沙发,石材厂生产的花岗石板材等产品畅销全国。全镇工业企业发展到152家,其中乡办企业20家,中外合资企业6家,形成了建材、机械铸造、五金、木材加工、工艺品、纸箱生产等六大企业集团的工业体系。1994年工业产值8.8亿元,利税81万元。墨龙集团公司和建筑公司年产值均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

上口镇1995,国民生产总值3.6亿元,比上年增长39%;工农业总产值11亿元,比上年增长52%;财政收入238万元,比上年增长28%;农村经济总收入7.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56元,比上年增加388元,增长13%。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1亿元。1995年底,47个行政村通过寿光小康监测办小康村验收,进入“全省综合实力200强镇”行列。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迅速。1995年农业总产值2.8亿元,粮食平均亩产1190公斤,总产量达到3689万公斤。蔬菜大棚发展到900个,蔬菜总面积654.38+0.5万亩,总产量654.38+0.4亿公斤,总收入654.38+0.7亿元。果园面积发展到1.1.000亩,水果总产量1.5万斤。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小区17个,养殖大户发展到851个。蛋鸡存栏1.06万只,肉鸡存栏突破1万只,肥猪存栏1.5万头,大牲畜存栏5000头,总收入1。1995被潍坊市人民政府授予粮食生产、瓜菜生产、畜牧生产、水果生产先进乡镇荣誉称号。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截止1995年末,共有乡镇企业139家,其中镇办企业12家。固定资产654.38+0.5亿元,员工4300人。1000万元以上企业5家,超亿元企业1家,其中墨龙集团公司位列中国经济效益最好企业。1995年,乡镇企业实现利税9698万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镇办工业实现利税261.3万元,比上年增长25%。1995全镇乡及村以下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80万元,新建及技术改造项目39个。个体私营企业、第三产业和小城镇建设蓬勃发展。该镇形成了以镇中心街汉武路沿线“十里经济走廊”为依托,集工业、商业、餐饮、服务、交通、建筑、建材为一体的第三产业发展新格局。截止1995年末,全镇个体私营户数发展到3100户,从业人员13000人,其中民营企业刘峰公司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全镇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54.38+0.2亿元。

1991 ~ 1995,全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6亿元,进入全市前五强镇。从65438年到0995年,财政收入达到238.4万元,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到1995年末,全镇储蓄余额达到1亿元,人均收入2174元;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8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56元。上口镇的工业发展到10多个行业,产品上千种,主要有机械、食品、橡胶、纸张、纸制品、化工、建材、木制家具、工艺品等。山东墨龙集团公司为镇办企业,产值、效益、利税均居全镇第一,效益、所有者权益均居全市乡镇企业前3名,在全市机械行业排名1。是第一批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权的乡镇企业。上口镇建筑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打桩机队、车库、华丰百货、华丰宾馆、预制厂、利华塑料薄膜有限公司等22个施工队、28个基层单位,3000余人,是辐射东营、潍坊、寿光等几十个市县的大型乡镇建筑企业。属于国家二级资质施工单位,先后荣获“潍坊市十佳建筑企业”、“山东省建筑综合实力50强”等称号。潍坊日报办公楼等高层建筑,都是优秀的工程,赢得了信誉。截止1995年底,全镇共有镇村集体企业83家,个体私营企业2835家,年产值8.6亿元,利税8500万元?袁。?1991 ~ 1995、上口镇农牧业通过调整优化结构,形成了粮、菜、果、牧四大支柱产业。粮食亩产量达到1220公斤。规模化养殖人数发展到851。蛋鸡110万只,肉鸡100只,肥猪100头,家畜5000头,畜牧业收入达130万元。蔬菜和果园面积分别扩大到1.1.000亩,年产量分别达到1.4亿公斤和1.5万公斤。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199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7亿元,比1991年增长3.8倍。占GDP的比重达到17.14%,比1991增加了21.88个百分点。在市场和网络建设方面,先后建成了华丰百货、华丰百货、十里走廊商业街、供销社生产资料门市部、华丰俱乐部、乐兴接待处等设施10余个。商业网点的数量迅速增加。1995年,全镇商业网点达到916个,从业人员3120人,分别是191的2.5倍和3.6倍。全镇商品零售总额1亿元,比1991增长了5倍。个体私营企业在上口镇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截止1995年末,全镇共有个体私营企业2240家,其中个体企业2180家,私营企业(含股份制企业)60家,从业人员130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0%以上。1995年产值6.3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0%,利税4865万元,分别比191增长300%和350%。近年来,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速,成为城市的排头兵,形成了建材、运销、五金加工、窗帘安装、纸箱制造、机械加工、养殖等七大支柱产业。其中,寿光刘峰实业总公司已发展成为全市最大的民营企业,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职工470人,固定资产1.2万元。有6个子厂,1装修公司。产品主要包括石油机械、汽车配件、自动窗帘、五金铆接等,品种超过1000。产品销往大庆、胜利、辽河、华北等六大油田和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1995年产值2400万元,利税240万元。1995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企业500强”、“山东省先进企业”等称号。

2000年9月22日,经省政府批准,原广灵乡与上口镇合并,成立上口镇。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54.38+0.58亿元,国民生产总值6.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96元,农村储蓄余额超过3亿元。1998,该镇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新型乡镇”,1999,被潍坊市委市政府授予“小城镇建设先进镇”称号,在全市“百面红旗”竞赛中被评为“综合红旗乡镇”。2000年6月,被潍坊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综合红旗乡”。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在粮食生产上,该镇从1996开始承担山东省“三O”工程高产开发项目,1998平均亩产1250公斤,1999小麦单产590公斤,2000年粮食总产量3920万公斤。蔬菜生产方面,全镇2002年建有冬暖塑料大棚2730亩;457个大型拱棚,面积920亩;蔬菜总面积1.9万亩。盛产山药、黄瓜、香椿、大葱、辣疙瘩、萝卜等优质蔬菜,年总产量5730万公斤,收入6543.8多亿元。水果生产,全镇有果园1.1万亩,主要品种有红富士、红星、印度、鸭梨等。套袋、喷果剂、高接换头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质果率96%,水果总产量200万公斤,年增收654.38+02万元以上。畜牧业方面,以蛋鸡为主的养殖业发展迅速。全镇33个饲养小区,蛋鸡存栏量达到654.38+0万只,生猪存栏量达到4000头,彩雉、奶牛、肉兔、乌骨鸡、蓝狐、小尾寒羊等优质畜禽存栏量达到6万只。该镇赵王南楼前村七彩山鸡场是全省最大的七彩山鸡养殖和种子供应基地。这个镇的桑树种植面积有3000亩。2000年,全镇畜牧业总收入654.38+0.4亿元。畜牧业已成为该镇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02年,在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口镇坚持改革开放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取得了显著成绩。农村经济总收入654.38+0.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65.438+0.8元,财政收入654.38+0.652万元。被潍坊市授予“文明单位”称号。全镇桑园面积3600亩,蔬菜1.6万亩(其中山药3500亩),水果8000亩,速生杨3200亩。养殖大户300多户,全镇蛋鸡存栏量稳定在300万只。狠抓蔬菜、蚕桑、速生杨、畜牧业发展,建成东方吕后村特色农业示范园、南板街河村花卉苗木园等25个农业园区,以及上口三村奶牛场园区、西伦屯村肉鸡场等6个畜牧园区和100多个养殖小区。2002年,全镇完成工业增加值51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01万元,利税1.96亿元,私营企业355家,个体工商户2050户。形成了以石油机械及配件、造纸及纸箱包装、窗帘生产及安装、铝合金型材、建筑材料五大产业为重点的企业集团。全年,全镇完成工业投资654.38+6亿元,招商引资250万美元。墨龙抽油机、抽油管、纺机、冷拔管、龙盛铜版纸等五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惠利复合材料厂、东迪化工厂等三个项目投资超过500万元。投资300多万元规划建设了卢芳、广灵两个工业园区,总占地面积3000多亩,增加了项目的承载能力。

2004年,上口镇实现生产总值8.9亿元,财政收入2022万元,工业销售收入26.3亿元,利税2.5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543.8+0.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

2005年,上口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43.8+0.6亿元,比上年增长6543.8+0.8%。地方财政收入2662万元,比上年增长26%;工业销售收入31.6亿元,利税2.9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7.4%和49.4%。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被评为潍坊市“安全施工先进基层单位”、“文明单位”、“文明乡镇”、“寿光市八强乡镇”。上口镇的产业发展早,基础好,人才多。拥有全市10重点企业之一的墨龙股份公司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五大支柱产业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主要由墨龙股份公司加工生产的石油机械及配件畅销全国八大油田。主要生产铝合金和不锈钢管的企业有10多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是当地最大的铝制品生产基地;以生产卷帘、百叶窗、布帘为主的窗帘、窗饰加工安装行业发展迅速,1,200家安装店铺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全镇有60多家铜版纸和纸箱包装印刷企业,是山东省最大的纸箱生产基地。以建筑工程公司为龙头,带动全镇360多个施工队、20多家建材企业发展。全镇高效经济作物种植达到“三个万亩”,即山药种植1.05万亩,大田蔬菜1.5万亩,无公害生产基地1.00万亩。果园1.1.0000亩,水果总产量2700万公斤,年收入3900多万元。以蛋鸡为主的养殖业发展迅速。全镇养殖小区33个,蛋鸡存栏量达到654.38+0万只,生猪存栏量达到4000头,彩雉、奶牛、肉兔、乌骨鸡、蓝狐、小尾寒羊等优质畜禽存栏量达到6万只。2005年,全镇畜牧业总收入654.38+0.4亿元。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01至2005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79.6亿元,工业增加值1.8.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6亿元,工业增加值8.6亿元,利润总额3.7亿元,利税总额6.7亿元。五年来,全镇累计完成工业投资46.2亿元,招商引资8.6亿元,新建、扩建、续建、技改项目127个,其中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7个,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53个,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37个。22个投资项目。引进资金1.5亿元,东城工业园引进项目2个。以生产卷帘、百叶窗、布帘为主的窗帘、窗饰加工安装行业发展迅速,1200安装店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先后规划了占地1500多亩的“双地”、南稍驿、卢芳、广陵四个工业园区和上口商贸城。形成了铝型材加工、窗帘加工、纸包装、五金加工、建材等五大主导产业。2005年,全镇共有集体和私营企业202家,个体工商户3200户,从业人员65438+50万人,年产值23.8亿元,利税2.2亿元。2001至2005年,镇党委、政府先后投资4300多万元建设和扶持民营工业园区和公益设施。在工业园区载体的带动下,全市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

2006年,上口镇实现生产总值654.38+0.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65.438+0.7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27亿元,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654.38+0.7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