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结算的平均坏账率是多少?

即信用证结算中坏账风险的平均水平。

14年美国银行倒闭频率最高,给我市以信用证结算的出口企业敲响了警钟。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江苏分公司昨日表示,银行不再是“保险箱”,信用证也可能带来高坏账率,企业最好灵活采用赊销模式来规避这种金融风险。

我市国际贸易和信用证结算超过60%

信用证是银行为交易双方提供承诺付款的结算方式。由于有开证行的信用作为担保,目前被我市进出口企业广泛采用。据统计,我市约60-70%的国际贸易采用信用证结算。然而,近来在信用证交易中,开证行破产、违约和拒付的风险逐渐增加,但企业却很少关注。

今年年初,南京一家生产企业接受了一家尼日利亚银行出具的保函。根据协议,企业索赔时银行应无条件赔付。但银行以贸易合同履行存在缺陷为由拒绝付款,给企业造成了200多万美元的损失。据了解,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银行以各种理由拖欠或拒绝接受信用证项下的货款;现在,华尔街的金融风暴使得美国、欧盟等发达地区的银行风险飙升。

信用证结算风险:平均坏账率高

据中国信保江苏分公司相关人士介绍,欧美发达国家80%以上的贸易采用商业信用结算。在信用保险的保障下,平均坏账率为0.25%至0.5%,平均拖欠时间为7天左右。然而,我国企业出口贸易近一半采用信用证结算,平均坏账率高达5%-10%,平均逾期60天以上。

原因如下:一是开证行资信参差不齐;二是市场形势发生了变化,买家经常找借口拒绝付款或延期付款。另外,那些以陆运、空运、1/3提单直接给客户、货物收据、近境外贸易作为提前转让货权的信用证,往往是无效的,会让企业“货不对板”。随着全球金融形势的突变,银行的信用风险将成为我市进出口企业防范国际贸易风险的重点之一。

建议:采用组合式、多样化的结算方式。

面对金融风险,业内人士建议我市外贸企业灵活采用组合式、多样化的结算方式,优先采用赊销、托收等赊销方式,既可降低开立信用证所需的高额手续费,降低交易成本,又可增强议价能力,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据了解,我市某大型外贸集团公司最近大胆采用非信用证支付方式,辅以出口信用保险的“收汇保障险”,现在其通过出口信用保险的出口总额是2002年的6倍。

如果企业坚持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就要认真筛选开证行的资质,及时掌握银行的变化。如果所选银行经营业绩一般,世界排名较低,国家政治风险较高,企业可以再次投保“信用证险”;如果提前转让信用证项下的货权,企业还可以投保“买方商业信用风险”,这样一旦遇到开证行或买方的商业风险,企业可以及时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获得赔偿,保证经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