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责任管理现状分析

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中小民族企业管理基础薄弱的共性问题更加突出。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中国的实体经济受到了严重冲击。一些没有订单的外资中小企业相继退出,但对于中小少数企业的管理来说,仍然要面临很多问题。在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的同时,少数民族中小企业的管理也要相应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就业和再就业,从而保证社会稳定,实现8%的GDP8 %的增长。

1.对中小企业管理的影响

1.1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受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影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压力逐步加大,外贸出口受阻,内销下滑,利润下降,亏损增加。大多数中小企业受限于自身规模,无法承受这样的冲击,面临经营困难,甚至破产。

1.2中小企业融资难

融资难、担保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主要原因首先是中小企业的管理。小而大的少数中小企业,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往往达不到银行规定的标准,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其次,还有体制原因。中小企业与国有银行的所有制差异,造成了中小企业与银行的距离,市场体系不健全,金融环境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1.3中小企业成本负担太重

受金融危机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其他费用,如行政收费和代理费,占中小企业成本的增加。然而,中小企业产品的价格并没有发生变化,这使得thldl.org.cn中小企业的产品失去了竞争力,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2.中小企业管理

2.1加强资金管理

资金无法正常运转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破产的主要原因,资金的流向在任何情况下都非常重要。在当前金融危机下,融资难,资金的管理更为重要。中小企业的基金管理人应妥善处理资金运用,帮助中小企业度过这段资金困难时期。面对产品需求的减少,中小企业可以适当降价,尽可能多地销售产品,实现资金回笼。只有这样,资金才能流动,才能实现其价值。一方面,现在大部分银行都提供现金管理服务,中小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服务,既能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又能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债券收益率与利率成反比,在央行降息后,债券类产品开始流行。目前很多人放弃了低迷的股市,进入了债市,但债市却一路飙升。值得注意的是,买债券一定不能是不可逆的,一定要跟风。另外,关注与自己有关联的上下游中小企业,及时了解其资金情况,给予适当帮助,同舟共济。

2.2优化人力资源

经济危机的到来也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定位。中小企业一方面要尽力降低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也要尽力挖掘员工的潜力。经济危机爆发时,企业无论大小,普遍采取裁员的做法。这在目前的情况下确实很有必要,但也不能只是为了降低成本而盲目减员。要有选择地减少那些对企业没有作用的,同时适当增加那些能给中小企业带来真正价值的。换句话说,金融危机可以转化为中小企业优化人员的契机,是重新储备人才的时期。为了避免大规模裁员,可以适当减少员工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实行浮动工资。等到经济复苏,市场需求增加,再让员工恢复原来的工作量。

2.3改造市场,调整产品结构

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快速变化,各层次消费者的消费特点和偏好发生了较大变化。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来说既是风险也是机遇。中小企业如果找准产品定位,提前做好产品规划,也可以获得高利润和高回报。目前,亚太地区是中国出口的重点。在金融危机下,中小型外向型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应该明确这些目标,加大发展力度,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例如,由于欧美市场购买力下降,浙江义乌中小玩具企业海外销售额从1到去年7月下降了20%。义乌玩具中小企业迅速投入中东、俄罗斯等国外新兴市场,并根据当地民俗做出相应调整。随着这些市场采购高峰的到来,义乌中小玩具企业不亏反盈。同时,中小企业应利用启动4万亿元投资计划扩大内需的机会,明确国家投资结构的变化,适当调整市场定位和产品结构。比如生产中低档电饭煲、电磁炉的华丰电器公司,因为出口受阻,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国家家电下乡政策的引导下,将重心转移到农村市场。企业根据农村的特点,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根据客户需求随时调整产品结构,使得企业的销售业绩提高。

2.4技术创新

除了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管理的技术创新是帮助他们度过严冬的根本。靠拼能源和花钱来促进经济增长不是长久之计。只有依靠技术进步,才能实现持续增长。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中小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中国知名中小型家电制造企业海尔集团从德国引进先进技术并加以创新,生产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代四星冰箱,创立了海尔冰箱品牌。海尔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靠创新。大企业的长期发展是一样的,一个中小企业想要长期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现在我们的中小企业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太少。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认为技术研发投入大,见效慢。中小企业家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技术投资对中小企业经营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参考资料:

孙莉,张锦宏。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J].科技信息,2007,(4): 109。

[2]卢敏。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2)。

[3]景昕,王化成,刘俊言。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0-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