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港的港口发展
随着汽车、天然气化工、制浆造纸等大型工业项目的建设,以及医药、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海南的工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海南的工业主要位于琼北经济中心和西部工业走廊,是典型的沿海临港工业。原材料、设备和产品必须通过海运。海南的热带高效农业是海南的优势产业,在全国独一无二。60%以上的市场主要依靠岛外市场,瓜菜水果、橡胶、海鲜、畜牧等产品的贸易也主要通过海上完成。
海口港二期深水泊位开工项目是省市“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工程场地位于秀英港区两个万吨级泊位的北侧。项目建设规模为新建两个3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及相应的港口配套设施,其中一个还依托国际邮轮。填海规模1270亩,国际客运量65438+万人次/年。项目投资估算为7.78亿元。该项目于2006年8月11日开工建设,2007年2月累计投资3.8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9.4%。海南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正在抓紧安排施工进度,争取2008年6月5438+10月简单投产,初步缓解腹地经济发展与港口能力不足的矛盾。2007年2月20日,65438+,马村中心港区一期工程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省长罗保铭,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陈辞等领导亲临现场,卫留成宣布开工令。
马村港一期扩建工程建设规模为5个2万吨级散货泊位,年设计吞吐量265万吨,总投资9654.38亿元,建设期3年。该项目是海口港拓展空间布局、发展深水港的骨干工程,被列为省市“十一五”重大项目。该项目的建设拉开了海口港中心港区建设的序幕,标志着琼北港务集团统一规划建设进入新阶段。
根据《海口市城市规划》和《海口港总体规划》,马村港区未来将是海口港的综合中心港区,以内贸和近洋集装箱运输为主,散货运输为辅;它是海口港石油、煤炭和其他能源物资的中转基地,也是运输危险货物和污染货物的专用港口。公司成立了港口建设项目部,已有两家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场。
马村港区一期扩建工程完成后,仍无法完全中转秀英、海甸港区的散货。根据海口港总体规划,马村港区二期扩建工程将于2015前建成。马村港区二期扩建工程总投资七点五亿元,建设规模为四个二万吨级散货泊位,年设计吞吐能力二百五十万吨。
马村中心港区一、二期工程的建设目的是:一是完成新港港区和秀英港区散杂货搬迁,承担危险品装卸,解决城市污染问题;二是配合海口产业西移,支持海口保税区,适应区域经济产业布局和城市规划,实现“区港联动”;三是满足中海油西部公司物流基地、海汽集团专用码头、福耀玻璃厂等近期项目对港口建设的需求。根据海口港总体布局规划,海港新区的功能定位是经营两岸火车、客货渡船,承担滚装客货运输和部分单项客运。“十五”重点工程粤海铁路轮渡于2003年6月5日+10月建成通车,与之配套的防波堤等配套工程也已完工,为新港区进一步建设滚装客货码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海口港功能调整、促进港城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
新港区汽车客货滚装码头启动工程一期已建成10个3000吨级汽车滚装泊位,设计年吞吐量65438+20万辆,460万人次。建设期2年,项目总投资估算3.88亿元。该项目拟由海南港口控股有限公司控股的海南海峡航运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业主实施。
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海南省发展改革厅和省交通厅的联合审查,预计2008年上半年完成各阶段工作,具备开工条件。海南港务控股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加快海口“以港兴市”发展战略,海南港务控股有限公司将积极发挥市政府港口建设融资和产业平台作用,抓住港口建设有利时机,实现港口建设大发展。一是加快海口港二期工程建设,力争2008年6月份建成投产。二是加快马村港一期扩建工程实质性启动,配合省市产业布局和海口保税区西移,满足中海油西部物流基地、福耀玻璃厂等近期项目对港口建设和海口港功能调整的需求;三是努力推进新海港区汽车客货滚装码头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完成下一阶段工作,具备开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