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灭金,金为什么不回东北老家而去河南?
第二年,蒙古攻打晋国原都城大定府(又称大兴府)。失去仲景后,金国在东北的老家和中原已经被切割成了两部分。
迁都汴京,已经说明晋武帝放弃了龙兴东北的祖籍,选择了经营繁华的中原。毕竟中原的富庶深深吸引了金人,他们一直不肯回到东北老家去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渔猎生活。但他不知道,在未来的20年里,中原地区也将毁于蒙古骑兵的凶猛入侵。
晋宣宗荀是晋国第八任皇帝,在位期间晋国已经衰落。而强敌蒙古也逐渐崭露头角。99年前,晋宣宗的祖先金太祖·洪雁·完颜阿骨打在东北会宁称帝,建立了强大的晋国。
女真人不满足于一万,但如果她吃饱了,就不能被打败。金国建立不久,辽朝和北宋相继灭亡,南宋被镇压到淮河以南。晋国入侵南宋虽然失败,但始终处于主动进攻的地位,迫使南宋签订了屈辱的天与地和谈、绍兴和谈、龙兴和谈、嘉定和谈。
南宋甚至不顾靖康之难的屈辱,一再向晋国进贡,接受了杀死岳飞的条件。可见当时晋国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徐金国的内部已经逐渐变得颓废。曾经骁勇善战的女真骑兵沉迷于中原的幸福富足生活,战斗力迅速下降。金国的统治阶级也是一代一代腐朽下去,只满足于接受南宋的朝贡,失去了先人开疆拓土的野心。
1206年,蒙古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蒙古和金国(女真族)有宿怨,于是把攻击的目标对准了金国。但是,晋国虽然很腐败,但整体实力还是比蒙古强很多。直到1211的叶虎岭之战才决定胜负。晋国的40万大军在叶虎岭之战中全军覆没,完全失去了与蒙古军队抗衡的力量。
到金玄宗继位时,晋国国力正在衰落,而蒙古却像冉冉初升的太阳一样崛起,两国的实力对比完全改变了。金玄宗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如果长城不能防守,他会回东北老家吗?还是南下经营中原?
显然,以金玄宗为首的徐进贵族集团习惯了中原富庶而美好的舒适生活,再也无法像他们的祖先金太祖、金太宗那样适应东北丛林的严寒生活,许多徐进贵族也拒绝回到东北老家。但他们要求金玄宗坚守中都大兴府。
公元1214年,金玄宗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将都城从中京(中都)大定府迁至南京(北宋前都城汴京)开封府。此举标志着晋国的政治中心难以移动,失去了对东北的管理。第二年,蒙古军主力越过长城,包围了金国仲景的大定府。因为皇帝早就逃走了,城内守军士气低落,无心坚守城池。
蒙古主力攻下金国都城后,有进一步南下的趋势。金宣宗,金国的皇帝,几十年前学了宋徽宗的老办法,把领土割让给蒙古,以换取公主一夜的休息。金玄宗渴望与蒙古媾和,把岐国公主让给了蒙古。
据《金史》记载,蒙古人从金宣宗(后来嫁给成吉思汗为妾)手中得到岐国公主的洪雁,带着500名童男童女、3000套绣花衣服、3000匹好马和无数金银珠宝回到了晋国皇宫。
但金玄宗逃到汴京后,并没有振作起来,只是一面挣扎。他的外交政策也屡犯错误,先后与南宋、西夏爆发战争,使本已虚弱的晋国形势雪上加霜。晋宣宗年间,晋国放弃龙兴东北,逃往割据一方河南,最终死于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