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货事件的背后,是同城货运的战争悄然而至。

自2014互联网公司进入这一市场以来,同城货运在互联网边缘悄然展开了一场持久战。

在2014互联网公司入场之前,同城货运市场长期处于无序混乱状态。

一方面,由于频率低、天然不规范,这个市场的价格体系极不透明,乱收费、骗客现象十分普遍。一些不懂业务的客户经常被黑心司机宰,维权困难只能吃哑巴亏;另一方面,司机长期依靠地域聚集、熟人介绍、小广告等方式接单,信息匹配效率很低。一些新司机为了吸引客户,往往会主动降价,最终导致司机之间的价格战,两败俱伤。

2013年前后,国内出现了一股“O2O浪潮”。看到滴滴在网约车客运市场的迅速崛起后,一些创业者也将目光放在了货运市场这块大蛋糕上。

于是2014年,货拉拉、58快递、一号货车、1货拉拉、速递易、蓝犀牛等300多家公司相继诞生,车货匹配应用上线,“互联网加货运”的百团大战正式打响。

然而,四年后的2018年,随着资本寒冬的来临,线上到线下的热潮逐渐退去,互联网上的同城货运市场几乎只剩下两个大玩家,分别是占据半壁江山的货运女孩和占据两三成份额的快狗打车。

货拉拉最初是一家香港公司,创始人是周·。她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经济系,做了八年职业“赌徒”,专攻德州扑克。有传言说,她最初的风险投资是从扑克桌上赢回来的。2013周在香港创立EasyVan,随后业务拓展到东南亚,2014进入内地,更名为Lalamove。

货拉拉进入内地后,主要专注于C端市场,并迅速在华南的广州、深圳站稳脚跟。在最初的车型不被司机认可的时候,江湖气很强的产品总监亲自离场和货车司机搞好关系,广州深圳的大排档经常看到他们喝酒聊天。

货拉拉的快速发展很快得到了资本的青睐,在资本的加持下迅速扩张。2015年,货拉拉在获得两轮1000万美元融资后,将业务拓展至北京、上海、佛山、东莞、惠州、中山、南京等多个核心城市,2017年订单数超过10万。

到今天为止,拉拉已经获得了8轮融资,最近的两轮分别发生在65438+去年2月和65438+今年10月,融资总额超过20亿美元。业务范围覆盖中国大陆352个城市,月司机48万,月用户超过720万。

另一个玩家的前身,快狗打车,是58同城旗下的58快递。2014年,同样诞生于O2O货运浪潮的58快递,依托58同城市场的资源和经验,迅速切入C端市场,提供搬家、拉货等短途货物运输服务。2018年更名为快狗打车,现业务已覆盖6个国家和地区346个城市超2000万用户,平台注册司机超过350万。

根据Fastdata发布的《2019上半年中国同城货运网拼车趋势报告》,2019年1-4月期间,货运拉拉市场份额达到53.6%,第二快的狗打车24.6%,互联网同城货运“一超一强”的格局已经形成。

2018,O2O浪潮退去,市场一片哀鸿,只剩下货拉拉和快狗打车。然而,两家公司在“上半场”的胜利只是暂时的。在“下半场”,一些新变量的加入让这个市场的未来变得不确定。

首先是干线巨头扩张边界带来的威胁。公路货运有两种,一种是以干线运输为主的城际货运,一种是货运拉货、快狗打车等同城货运。与同城货运市场多头并存不同的是,在互联网城际货运市场,由2017年满满和货车帮合并而成的满帮集团一家独大,市场份额超过90%。

在城际货运市场大获全胜的满邦集团迅速聚焦同城货运,既是业务拓展的必然,也是优势的延续。2020年,满帮先收购省折返车,弥补其同城货运短板,后融资17亿美元,宣布全面迭代升级“满帮”品牌,全面进军同城货运市场。

满刚,资金雄厚,经验丰富,是一个无论是货拉拉还是快狗都不敢轻视的对手。但如果他能来,我也能去。满买省回程车的同时,货拉拉还推出了“货拉拉物流”,为个人和企业提供50KG以上的跨市货运服务。货女和满帮原本置身河外的局面被打破,两人都试图在对方的地盘上抢一大块肉。

然后滴滴同期入局。2020年4月,滴滴正式成立货运公司,6月,滴滴货运正式上线。三个多月后,日订单量突破65438+万。滴滴的加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发掘新的盈利点。毕竟其核心业务网约车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直到CEO刘清才2019宣布网约车业务实现微利。

弹药充足的滴滴一入局就祭出了自己的最佳补贴战术,免除新司机加入平台的服务费,同时根据司机接单数量提供奖励。他们收到的越多,赢得的奖品就越多。此外,为核心市场提供在线补贴。司机只要把车停在特定区域,即使不接单也能获得奖励。

虽然是“伤敌一万,损敌八千”,但补贴战术确实有效。开城仅一个月,滴滴货运在上海的日订单量突破2.5万单,到9月中旬,首批8个试点城市订单量突破654.38+万。

补贴大战一旦打响,其他玩家只能跟进。2月3日,货拉拉发布的《2021年货节数据战报》显示,从6月5438+10月11到2月2日,货拉拉通过6543.8亿元补贴,吸引了超过50万司机和650万订餐用户。

此外,对同城货运市场垂涎已久、准备充分的快递巨头顺丰也在两个月前拿到了《网络货运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一时间,新老玩家齐聚同城互联网货运赛道,一场激烈的大战一触即发。

但是,即使聚集了新老玩家和巨头,目前的同城互联网货运仍然是一个有待挖掘和改造的蓝海市场。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全国同城货运量从2014持续上涨至2019,从155亿吨上涨至20.5亿吨。同时,2019年中国零担货运市场规模为1.1万亿,2020年将达到1.45万亿。

这个行业TOP10的企业加起来,市场份额不到5%,意味着这个同城货运还是一个被互联网改造程度很低的行业,90%以上的市场还在等待改造和挖掘。

蓝海的背后不一定是机会,也可能是大坑。目前这个行业还有太多的困难没有解决。

首先是非标行业的标准化。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其目的和理想状态都是完成且只完成物体在物理空间的位置迁移。看似简单的流程,其实执行起来很难:客运方面,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封闭的空间里更容易滋生一些阴暗面。在此之前,滴滴就栽在这一点上,最后不得不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监管。

货运的标准化比客运更难,因为细节更多,更杂。货物重量不一样,对车辆的要求也不一样。如何制定一个用户和司机都能满意的收费标准?用户是否可以跟车,如果可以,车上是否应该安装监控?货物在运输途中损坏丢失如何处理?是司机赔偿还是平台赔偿,赔偿应以什么标准为准?这些问题都需要企业给出一个明确的、公认的答案。

然而,比“制定标准”更难的是如何执行标准。

很多用户不知道的是,虽然有些平台强制司机在货车上张贴自己的车身广告,但货车司机与货车司机、快狗打车等平台的关系更接近于网约车司机与网约车公司的关系,即平台更多扮演的是整合资源、促成交易的中介角色,司机并不直接隶属于平台,所以平台对司机的管理能力其实非常有限,往往处于一种鞭长莫及的尴尬境地。这也是为什么即使互联网公司进入后,仍然未能改变这个行业乱收费、坐地起价等乱象的核心原因。

其次,行业的核心商业模式还在探索中。货拉拉采用会员制,会员分为初级、高级、超级会员,价格从299到899不等。司机不加入会员时,每天接单数量有限制,平台会从中抽取一定金额;加入会员后,平台不再抽成,订单数量随着会员级别逐渐增加到不限。

快狗打车和滴滴货运都采用抽单制,平台会在每笔交易中收取一定比例的信息费。其中,2019之后,快狗打车逐步试点会员制和抽取制并行。但也有司机反映加入会员后依然抢不到单,非常气愤。虽然滴滴货运把“低价”当成宣传噱头,但有司机计算后发现,滴滴的比例其实更高。

无论是会员制还是摇号制,司机们抱怨接单难、收入低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平台一直难以盈利,以至于有人开始质疑“互联网+”中的同城货运的合理性:这个行业真的需要互联网公司吗?互联网平台是整合资源提高效率,还是增加交易步骤和成本?

然后就是监管和安全的问题。这次跳货事件,直接让公众和监管者开始关注这个原本低调发展的市场。跳车事件中乘客跟车的问题只是一部分,核心在于目前大部分网约车货运运行在法律法规的灰色地带,因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客运车辆不得违反规定载货”,大量货车司机为了节约成本,将客运面包车的座椅拆下改装成货车拉货。

目前平台对此类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因为如果彻查,一是成本太高,二是会直接影响司机的货源问题。

此行的影响可能是深远的。它让之前被忽视的货运安全问题浮出水面,也警示这个行业的新老玩家:不要集中精力靠补贴来抢市场,疯狂扩张,而是要思考如何真正解决行业内的老大难问题,如何真正为用户和司机提供价值,提升服务质量,这才是真正的长久主义。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