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的主要融资方式

法律主观性: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因为融资是在公司内部进行的,不需要在外部实际支付利息或分红,不会减少公司的现金流;同时,由于资金来源于公司内部,不存在融资成本,因此内部融资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产能的扩大,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除了内部资本之外,这些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得不依赖外部融资。上市公司外源融资可分为向金融机构借款和发行公司债券的债务融资方式;配股和发行新股的权益法;可转换债券的半股权半债权发行方式。银行贷款是目前债务融资的主要方式。其优点是手续相对简单,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灵活性强。只要企业效益好,融资容易,其缺点是一般需要抵押或担保,融资额度有限,还款付息压力大,财务风险高。公司债券是指由公司发行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权和债务凭证。它体现了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行为。债券本质上也是借钱还钱的关系,但债券和贷款的根本区别在于债券可以公开交易。贷款不公开交易,除非是债券。与股权融资相比,债券融资的融资成本更低,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保证股权对公司的控制权。但它与银行贷款有相似的缺点,即金融风险高、限制多、融资规模有限。对于有资本的公司来说,债券融资和银行贷款有相似的特点,一般称为债务融资。股权融资是指公司发行股票进行融资。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发行股票所募集的资金属于公司资本;对于股东来说,持有的股份代表了对公司净资产的所有权。与债务融资相比,股权融资有其自身的优势,如:股份属于公司的永久资本,不需要偿还或承担固定的利息支出,从而大大降低了公司的财务风险;因为预期收益高,容易转让,容易吸收社会资本等等。然而,股权融资存在不可避免的缺点,如发行成本高、股权容易分散等。以上是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回答。

法律客观性:

贷款的一般原则

第十一条

贷款期限:

贷款期限由借贷双方根据借款人的生产经营周期、还款能力和贷款人的资金供应能力,共同协商确定,并在借款合同中载明。

自营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65,438+00年,超过65,438+00年的应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票据贴现的贴现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贴现期限自贴现日起至票据到期日止。

贷款的一般原则

第十一条

贷款期限:

贷款期限由借贷双方根据借款人的生产经营周期、还款能力和贷款人的资金供应能力,共同协商确定,并在借款合同中载明。

自营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65,438+00年,超过65,438+00年的应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票据贴现的贴现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贴现期限自贴现日起至票据到期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