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中圣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股IPO净利润暴涨12倍。
近日,去年净利润暴涨12倍的韩中圣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韩中生物)提交创业板上市申请,欲进入a股IPO。
净利润暴涨12倍。
作为一家体外诊断厂商,韩中生物成立于2010和12,以代理销售国外知名体外诊断品牌的产品起家。目前,其产品线包括诊断仪器、试剂和生物原料。
招股书显示,韩中生物主要销售传染病检测试剂。2019年代理产品销售占比75.05%,而自有产品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4.95%。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医院普通门诊停止,医疗机构数量下降,导致传染病检测试剂需求下降,韩中生物业绩下滑。2019年和2020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510万元和3010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903.23万元和2008.52万元。
也是在这个时候,韩中生物开始专注于自己的品牌,并开始研发和量产新冠肺炎检测相关的试剂。2021年,韩中生物自有产品的营收占比已经上升到85.13%。
得益于全球对新冠肺炎检测试剂的需求,韩中生物2021业绩腾飞,暴涨12倍。招股书显示,2021年,韩中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1.57亿元,净利润2.66亿元。
韩中生物表示,2020年和2021年,公司自有新冠肺炎检测试剂分别实现收入2463.66万元和8.33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8.19%和72.00%;受新冠肺炎检测试剂收入快速增长影响,公司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7.39%。
但剔除新冠肺炎产品后,韩中生物营收大幅缩水,2021年仅达到3.24亿元。
目前韩中生物的新冠肺炎检测试剂主要销往海外,2021年出口收入占比71.82%。截至2022年5月31日,韩中生物新冠肺炎抗原检测产品在中国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在申请过程中仍未在国内市场销售。
韩中生物也承认,中国的新冠肺炎筛查以核酸检测为主,其他手段为辅。目前,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并不是国内主流的检测手段,这使得国内市场对新冠肺炎抗原检测试剂的需求存在不确定性。
此外,新冠肺炎日益增长的检测需求吸引了许多体外诊断公司进入新冠肺炎的检测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销售价格呈下降趋势。韩中生物新冠肺炎检测试剂的毛利率也由2020年的62.53%下降至2021年的50.5438+0%。
五只基金潜伏着
财经。com注意到,韩中生物此时寻求a股上市不仅得益于业绩,还来自对赌协议带来的外部压力。
招股书显示,韩中生物由杭丽珠、博迪泰克、韩中科技和韩国自然人EuiYulChoi协商设立,注册资本3990万元。2065438+2006年8月,公司实施股改,股东增至19人,其中包括常棣投资和赛斯银投资两家私募基金。截至2016年末,常棣投资和赛斯银投资的持股比例分别为8.62%和1%。
2065438+2009年9月,韩中生物首次增资,以13.13元/股的增资价格与鸿腾投资、侯普瑞恒、徐小小签订增资协议,与常棣投资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本次增资及股权转让完成后,常棣投资、鸿腾投资、厚普瑞恒、赛斯银投资的持股比例分别为10.42%、2.83%、2.83%、0.9%。
2021年6月,韩中生物以20.925元/股的价格再次增资,引入新股东金禾二期,新增股份全部由金禾二期认购。增资完成后,常棣投资、金河二期、鸿腾投资、厚普瑞恒、赛斯银投资的持股比例分别为9.96%、4.44%、2.7%、2.7%、0.86%。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常棣投资、金和二期、鸿腾投资、侯普瑞恒为韩中生物前十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的融资过程中,韩中生物与上述五家私募基金签订了对赌协议。在四份对赌协议中,对赌条款都提到了韩中生物的最新上市时间。
2018以来,韩中生物近年来一直面临上市压力。
赛斯银投资与韩中生物的对赌协议显示,截至2018 12 31,韩中生物未上市(不可归因于韩中生物的原因除外),投资方有权要求控股股东杭丽珠购买其在韩中生物的全部或部分股权。
根据鸿腾投资、侯普瑞恒、常棣投资的对赌条款,韩中生物上市时间为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IPO2023年6月65438+2月31之前完成;金河二期设定的最晚上市申报时间为2024年6月30日之前,IPO完成时间为2025年6月65438+2月31之前。
来源:韩中生物招股书
韩中生物在招股书中表示,若公司未能完成上市,上述对赌协议将自动恢复,公司控股股东杭城朱莉、实际控制人周绪义的回购义务将被触发,现有股东持股比例可能发生变化。
新冠肺炎检测市场见顶?
事实上,受益于新冠肺炎试验奖金的体外诊断(IVD)公司不仅是韩中生物,还有许多IVD上市公司。
近日,多家体外诊断(IVD)上市公司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增。
其中,新冠肺炎检测龙头公司九安医疗预测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51.5亿元,同比增长27466.36%-281966.60%,主要原因是美国疫情发展,当地对新冠肺炎抗原检测试剂盒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
万泰生物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5亿元至27.5亿元,同比增长246%至2,865,438+0%。受今年上半年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新冠肺炎原料和新冠肺炎检测试剂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
金奎大基因发布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33亿-37亿元,同比增长65,438+006.52%-65,438+0,365,438+0.56%,主要是由于市场对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试剂盒、核酸检测仪器及相关耗材的持续需求,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但是,财经。com注意到,自第二季度以来,新冠肺炎检测试剂的出口量直线下降,红利期即将耗尽。
国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新冠肺炎检测试剂盒出口额自今年2月达到峰值6543.8+080.24亿元后,大幅下降。4月出口货值391亿元,比2022年3月的1.459亿元下降73.2%;5月出口值18.1亿元,环比下降53.7%。6月出口6543.8+0.87亿元,与上月基本持平。2022年6-6月,我国检测试剂累计出口额566.9亿元。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国内体外诊断市场竞争格局方面,2017年占据5%以上市场份额的海外五大巨头形成体外诊断行业第一梯队,* * *占据国内36.8%的市场份额;其次,迈瑞医疗、柯华生物、金奎大基因、新产业等国内优质体外诊断公司形成第二梯队。最后,大量的国内中小企业形成了第三梯队,600家企业* * *占据了40%左右的市场份额,市场份额较低,国内IVD市场集中度较低。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体外诊断行业作为高科技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高,R&D投入大,对复合型科研人才要求高,技术壁垒和人才壁垒多,新进入者进入门槛高。随着现有技术的升级,技术落后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市场集中度有望提高。
研发方面,2019年至2021年,韩中生物年度研发费用持续增加,分别为247616000元、3084313800元和55613800元。截至2022年5月31日,韩中生物自有产品在中国获得了51个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但剔除新冠肺炎检测试剂产品的影响,公司代理产品仍占半壁江山。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实时财经新闻,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