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狗无视“舆论危机”,老字号“割袍”自救。

仅仅因为一个差评就报警?狗不理最近陷入了舆论风暴。事件发酵下,集团发声希望取消与门店加盟商的合作,但仍难赢得口碑。作为百年品牌,狗不理有什么不好?

环球旅行家,旅游频道《搭车去柏林一路南下》的发起者和主角,这是微博里关于卡尔·约翰逊的认证信息。谁也没想到,一段微博与媒体人签约的视频,会引发一场老品牌的“危机”。

9月8日,卡尔·约翰逊发布了一段狗不理包子(王府井店)的视频。在视频中,卡尔·约翰逊表示,该店在Dianping.com上的评分为2.85分,是王府井地区餐厅中最低的。卡尔·约翰逊随后走进这家餐馆,60元买了一笼八个酱肉包子,38元买了一笼八个猪肉包子。卡尔·约翰逊品尝后评价酱肉包特别油腻,没有用真材实料;而猪肉包子,皮厚馅少,面团粘牙。

视频中的另一个细节是,古月在店内等饭的时候,狗狗无视了店内厨房几秒钟的剧烈咳嗽声。在视频接近尾声时,卡尔·约翰逊给出了一个用餐评价:“说起来没那么糟糕。这个质量差不多20元,两个抽屉100元有点贵。”随后,该视频被知名博主“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转载。

“看到差评就报警?老字号还得讲‘理’。”9月14日,央视也对狗不理事件进行了评论,并表示“靠老卖老,应该有一句歇后语:包子张口——馅儿露”。

狗不理集团还表示,集团正在组织旗下所有酒店根据网友的意见逐一进行自查和认真整改,进一步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也要加强对加盟店的管理,再次严格直营店和加盟店重大事项管理审批的规章制度和处罚机制。

《国际金融报》查询大众点评发现,目前王府井狗不理店已添加备注,目前处于停业状态。

但作为90后,钱笑笑(化名)对狗不理包子的评价略高。“狗不理包子味道不错,吃起来很满足。在天津人眼里,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的名片,是骄傲的品牌。

的确,提起天津,就会联想到同样经历过鼎盛时期的狗不理。

公开资料显示,狗不理包子始创于1858,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2000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冯巩和郭在一段相声中称赞狗不理包子:皮薄馅大十八褶,宛如一朵花。

根据天眼查的资料,狗不理集团主营餐饮业,同时还从事速冻食品和特色包装食品的研发和销售。旗下酒店经营闻名海内外的狗不理系列小笼包和正宗的鲁菜、天津菜,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建立了以“狗不理”商标为核心的独特管理体系。2007年,“狗不理”品牌价值7.57亿元,居天津老字号之首。2008年,狗不理集团在中国餐饮行业百强榜中排名18。

狗不理也经历了重组。据新京报报道,2005年,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654.38+0.06亿元收购狗不理集团国有产权及其子公司股权。重组后,狗不理集团的最终受益人为董事长张,持股比例为60.99%。

但是近年来,狗不理在大众消费中逐渐失去了话语权,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它的高端战略。有网友曾说,自己和几个朋友在狗不理吃早餐,吃了近千元。在很多消费者口中,被狗无视的包子,已经变成了“天价包子”。

据说张曾在2017公开表示,“一定要打破老字号便宜的观念。老字号要想长久,在保持品质的同时,必须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和合理的价格。”

但现实是,外界认为在走高价策略的同时,产品创新和服务并没有跟进。

赵丽阳认为,依靠百年老店的口碑,产品会卖高价,忽视狗的发展理念会有问题。“包子没有秘方。关键是配料合理,制作精细。除了传承,百年老店也要创新。如果一家餐厅半年不出新菜,生意肯定会受影响。”

作为老字号,狗不理也曾谋求a股上市。

2015年底,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新三板。醒目显示,狗不理食品是狗不理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后者持有前者99%的股份。

根据狗不理食品披露的2019年度报告,狗不理食品2019年度营业收入为65438+5500万元,同比增长20.1%;净利润2424.6万元,同比增长65.438+07.22%。

从产品来看,2019年,其速冻包子实现营收6398.62万元,同比增长7.25%,占总营收的41.34%;酱卤肉产品增长765,438+0.865,438+0%至3,007.46万元,占总收入的65,438+09.43%;此外,速冻糕点套餐收入326.5438万元+0.759万元,同比增长24.38%,收入占比20.79%。

狗不理食品在2019年报中也表示,其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为天津,约65%的销售和经营业绩来自天津。一段时间内,公司产品销售市场仍将以天津为主,业绩增长有限,经营风险相对集中。

今年5月,狗不理食品宣布正式终止新三板挂牌。公告中的解释是,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和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和当前实际经营状况,经过审慎考虑,申请终止上市。

目前老字号的发展似乎并不尽如人意。此前,由阿里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王瑞共同完成的“中华老字号发展指数”显示,根据商务部数据,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的企业有1128家,其中只有10%蓬勃发展,不少企业面临一定困难。总的来说,大多数老字号企业都存在一定的创新发展障碍,包括产品创新动力不足、组织结构陈旧、人力资本不足等,都成为老字号前进的障碍。

(实习生纪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