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可以做私募基金吗?

先说结论,可以。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私募基金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词,但对于金融领域的人来说,他们往往要接触私募。这个行业的收入还是很可观的,同时他们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做私募基金的风险。

做自己的私募股权基金的风险

一、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类别

1.发行形式

私募不能公开募集,这是私募投资基金与非法集资犯罪最根本的区别。《私募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基金,不得通过公共媒体或者讲座、报告、分析会和通知、传单、短信、微信、博客、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2.投资门槛

私募股权投资的门槛不低。根据规定,私募基金的对象为少数特定投资者,单个投资者的投资额不能低于654.38+0万元。

3.收入承诺

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投资人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在签订私募股权投资合同的过程中,不应该有明确的还本付息的约定。私募基金发起人如果向投资者承诺保底收益,涉嫌违法。

4.人数

事实上,私募对投资者数量有严格的限制。设立股份公司的,投资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不得超过200人。有限公司形式的,投资者(包括法人和自然人)人数不超过50人;合伙形式中,合伙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人数不得超过50人,这是区分是否属于非法集资的关键点。

5.提出

不要拿备案当幌子,虽然私募基金公司已经开始实行备案制,但是因为门槛不高,中小私募都可以注册。私募基金登记证、证书及相关公开信息权仅表明私募基金管理人已履行相关登记手续,不构成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能力和持续合规性的认可,不作为对基金财产安全的保证。如果有私募把在协会备案的资质当成自己的信用担保,投资者不要盲目相信。

二、私募股权基金的风险防范措施

1,汇总

投资者购买了失联跑路的私募公司产品,应该如何追回和维权?浙江何仪冠达律师事务所的王翔宇律师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王律师表示,说到维权,投资者需要知道自己的权益是否真的受到了侵害。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关于失联私募机构最新情况及第六批拟公示失联私募机构的公告》只是一份疑似名单。而且失联不代表侵权。

2.权益判断

投资者如何判断自己的权益是否受到了侵害?一般来说,投资者在出资前会签署一份协议。投资者首先要看自己的协议是怎么规定的。比如合同性质是投资协议还是贷款协议,资金是否由银行托管等等。比如投资人签了投资协议,投资人需要再做一些调查,投出去的钱是回不来了。是因为正常经营风险导致的投资失败,还是因为基金公司跑路?如果是正常的投资失败,那么就不存在所谓的维权。如果是被钱逃了,那就要维权了。

3.救济渠道

投资者确定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该如何维权。维权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民事,一种是刑事。具体维权形式,投资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比如基金管理公司携款潜逃,基金管理公司可能涉嫌诈骗等刑事罪名,投资者应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相关法律规定

第三十八条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等私募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第十一条、第十四条至第十七条、第二十四条至第二十六条规定,以及有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一项至第七项、第九项所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有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八项行为的,依照《证券法》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等私募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情节严重的,中国证监会可以依法对相关责任人采取市场禁入措施。

第四十条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违反《证券投资基金法》有关规定的,依照《证券投资基金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做自己的私募股权基金的风险2

如何做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后管理?要点如下:

投票结束后

投后管理是指股权投资基金与被投资企业签订正式投资协议后,基金管理人积极参与被投资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对被投资企业实施风险监控并提供各种增值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投后管理关系到投资项目的开展和退出方案的实现。投后管理的目的是从主动层面降低或消除潜在的投资风险,实现投资的保值增值。

经营

投资后管理包括项目监控活动和提供增值服务。

项目监控活动包括及时了解被投资企业的经营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必要措施,确保资金安全;

提供增值服务的目的是提升被投资企业的价值,增加投资者的收益。

资金投后管理信息

获取投后信息的主要渠道包括参加被投资企业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查阅被投资企业经营状况报告。

管理人员应密切关注企业中的以下问题:付款延迟、损失、财务报表报告日期延迟、财务报表质量差、资产负债表项目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家回避接触、大量财产被盗、管理层变动、销售和订购发生重大变化、库存变化异常、缺乏预算和计划、会计制度变化、重要客户和供应商流失、劳工问题、市场价格和股份变化。

同时,也要密切关注企业生产所需技术的变化、企业所处行业的变化、政府政策的变化等外部预警信号。

同时,做好日常联系和沟通工作,通过电话或会议、到企业实地考察等方式,与被投资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进行谈话和联系。

资金投资后管理的监测

在项目监控方面,主要关注业务指标、管理指标、财务指标和市场信息跟踪指标。

商业指标

经营指标包括业绩指标和增长指标。对于业务和市场相对成熟稳定的企业,重点关注业绩指标,比如净利润;对于仍在积极开拓市场的企业,重点关注增长指标,如销售增长、网络建设、新市场进入等。

管理指数

管理指标主要包括公司战略和业务定位、经营风险控制、股东关系和公司治理、高级管理人员尽职调查和变动、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危机事件处理等。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主要包括资金使用情况、三大财务报表、会计制度和重大财务计划、派驻财务主管反馈意见等。

市场信息跟踪指数

市场信息跟踪指标主要包括产品市场前景和竞争情况、产品销售和市场发展情况、第三方了解的业务情况、相关行业趋势和政策变化。

基金投后管理增值服务

增值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

提供合理化建议,帮助被投资企业逐步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规范的会计账务处理流程,协助建立以规范管理和风险控制为基本理念的现代财务管理体系。

提供战略、组织、财务、人力资源和营销方面的建议。

做自己的私募股权基金的风险3

第一,私募产品的风险

1.信息不透明的风险

由于私募基金没有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信息不透明是私募基金最大的风险。投资计划、资金划拨、项目跟踪管理等所有涉及投资运营管理的流程都有可能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的情况。

2.投资者抗风险能力低。

很多投资者参与私募投资的原因是看重私募基金的高收益,但高收益也对应着高风险。很多投资者不具备相应的抗风险能力,所以投资要重点关注这类私募基金的风险。

3.基金经理引发的私募基金风险。

由于缺乏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行业地位和市场认可度存在明显差异。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有些基金经理能够以精准的投资为投资者带来收益,而有些基金经理可能会给投资者造成损失。

4.更高的道德风险

基金项目一般以合伙制的形式设立。但是,由于专业、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投资者无法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因此道德风险也是投资者经常遇到的私募股权风险。

5.项目融资缺乏专业性。

项目融资一般对实践经验和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但部分私募基金经理或管理团队能力不足,无法有效监控和管理项目融资。

6.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风险

一些私募基金会通过故意夸大收益、隐瞒项目等方式吸引投资者参与投资,而这些私募很可能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不知道不知道。乍一看,我很震惊,私募产品的风险这么多,那么个人投资者应该如何识别风险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沙丘学习,圈内专业的创投知识平台。

二、如何防范私募风险

第一,做任何投资之前,记得通过理财部门了解是否是经过批准的合法机构。正规私募基金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投资者可通过基金业协会网站上的私募基金公示和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查询注册基金情况。

二是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经营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或者有利益冲突的业务;万一打着私募基金的旗号从事不属于私募基金业务范围的其他业务,投资者更要提高警惕。

第三,私募基金对投资人的投资门槛要求很高,654.38+0万;低价1万的私募基金产品,有“拼单”之嫌。

第四,私募基金需要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因此投资者在销售过程中应如实填写风险评估问卷,而“飞丹”产品为了规避公司监管,往往会跳过这一环节。一旦销售过程中出现程序缺失,投资者要提高警惕。

第五,私募基金不得承诺最低收益,投资者要警惕“保本”、“保证收益”等字眼。同时,投资者不应追求过高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