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女首富被调查!背靠十大卷烟厂,身价数百亿,从不向任何人透露家史。

朱林瑶,这位神秘的女首富,在2021年10月发布的胡润女企业家榜中排名11,身价490亿,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两个月后,耒阳市监察委员会对她的案件展开调查。

你发现她明明是十大卷烟厂背靠的“烟香女王”,但公开的关于她的信息却极其有限,她从不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家世。如果不是这张单子,她会继续“默默发财”。

那么,她到底为什么被调查?她的家族史中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朱林瑶出生于1970,四川南充人。因为普通的家庭背景,她一直在非常努力地改变命运,跨越阶层。她早早就把目光定格在了北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高考”上。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她如愿以偿,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那时候很少有女生能上大学,因为即使考上了,很多家庭也交不起学费。

她父母的本意是让女儿随大流,找个铁饭碗,早点结婚。但是朱林瑶说,即使她一路工作,她也必须去北京。

见她如此坚决,父母不忍心让她受苦,便勒紧裤腰带,给她收了些学费和生活费。不久,她独自一人来到北京。

据说她要上学了,但她对学习不那么感兴趣。她努力了这么多年,是因为她想利用高考这个跳板,来到土地宝贵的北京,挣大钱。

所以她进大学第一件事就是观察周围同学的喜好和需求,寻找商机。因为她高挑的身材,白皙的皮肤,精致的五官,很多人在校园里闲逛的时候都会频繁的看她一眼,大胆的主动搭讪。

这其中包括学生会的几个男生。她利用自己的外貌和这些人交朋友,得到了在学校做生意的机会。四年下来,她不仅没有向父母要钱,而且还有不少存款。

毕业后,她打算用这笔钱创业。经过仔细筛选,她专注于香精香料行业。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魄力,她大胆地做了。

当许多年轻人还在迷茫中寻找方向时,20岁的朱林瑶已经成立了他的第一家公司。但是,开公司毕竟和经营小企业不一样。她缺乏管理经验,业务难以发展。公司一直很勉强地经营着。

她不想赔钱,更不想失败。在寻找出路的时候,她大胆的出了别的主意。香精主要分为食用香精、日用香精、烟用香精三大类,普通人一般只敢做前两种。

到目前为止,这两个领域的市场已经非常饱和。她没有人脉,没有资金,从这些有实力的公司拿肉只会越来越难。

这样,三条路中,只有烟草是没人敢碰的“肥肉”。干这一行的人都知道,能沾点烟草就不用去食品和日用。

然而,他们找不到路并不意味着朱林瑶也找不到路。经过一番调查,她看中了一个名叫林国文的男人,并准备亲自去那里。

比她大六岁的林国文是加州大学的博士生。她最初住在国外,但后来搬到了香港,因为她想继承一个亲戚的遗产。当然,如果仅此而已,也不会让朱林瑶绝望。

她真正在乎的是这个男人的家乡:广东电白区。烟草专卖局指定的20多家专用香水生产企业中,电白人的工厂占16。

尽管林国文没有生产烟草香精,但他生产的是食品香精,而且他已经是当地的知名人士了。再加上他是电白本地人。他想进烟香圈,恐怕一个电话就能搞定。

于是朱林瑶以生意为由接触了林国文。在随后的刻意引导下,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升温,发生了关系。此时,林国文实际上已经有了家庭。表面上,朱林瑶并不介意,但实际上她有自己的计划。

不久之后,她怀孕了,林国文与原配结束了婚姻,并很快与她组成了新的家庭。22岁那年,她在1992生了一个儿子。

一般来说,女人嫁到有钱人家后,会退居幕后,成为一个“贤内助”,但两人走的是相反的方向。朱林瑶挑起了公司的大梁,有钱、有地位、有关系的林国文成了她背后的人。

她以最快的速度获得了想要的人脉和资源,二十出头白手起家,将同龄人远远甩在身后。

事实上,第一家华宝香精公司是在林国文刚刚继承遗产时成立的,当时只投资380万元。两年后,他在电子白素圈有了一席之地,随后他投资了几千万,把公司搬到了上海,成立了上海华宝公司。

1996年6月,朱林瑶放弃了在北京的公司,来到上海。没过多久,这对夫妇就合并了各自的公司,成立了华宝集团,由朱林瑶掌舵。

至于为什么是她掌权,而不是林国文。有人说这是因为林国文太深情了,他把公司作为礼物送给了他的妻子。其他人说这只是因为朱林瑶更有商业头脑。

不管哪个是真的,事实证明朱林瑶确实有一些商业才能。她和林国文的“男主内,女主外”更像是分工合作,强强联合。选择从洪流中退下来,淡出公众视野的“男主”,可能真的另有打算。

朱一上任,就和很多卷烟厂沟通,说服他们进行股权合作。2001,华宝与红塔合资成立云南田弘,供应玉溪等烟用香精。一年后,她与钟毅建立了合资企业,成立了青岛华宝,供应“Hadmen”等香烟的香精。

随后,她收购了广州方化51%的股权,其余49%属于广东省烟草总公司。就这样,她和卷烟厂从单纯的供求关系变成了利益捆绑。她不再是一个弱小的依赖者,而是一个拥有话语权和一定控制权的领导者。

2004年,她开始为华宝集团布局上市布局。她与Lite公司高层一拍即合,华宝集团通过Lite公司在香港股票市场上市,并正式更名为“华宝国际”。

同时,云南中烟、浙江中烟、湖南中烟、贵州中烟等烟草公司也成为华宝国际的客户。无论是白沙、黄果树、双喜还是红河,都逃不过花宝的味道。

随后,她拆分烟用香精业务,成立华宝股份作为后盾。而华宝国际则进一步将业务拓展到日化和食用香精领域,向全方位发展的方向发起进攻。

这其实并不奇怪。让人意外的是,华宝股份的注册地址居然是西藏。拥有庞大家族的朱是否也需要争取税收优惠?还是要坚持“蚂蚁腿也是肉”的原则,能救就救?

有财经媒体提到,中国前十大卷烟企业都是华宝国际的客户,对华宝营收的贡献占到80%以上。

在石油是刚需,互联网是风口的今天,很少有人会关注无声烟草。然而,中国约有3.5亿烟民。对于这些人来说,一旦吸烟,他们几乎会度过一生。

不管是几块钱还是几十块钱,这个账户的金额都是相当惊人的。资料显示,烟草每年的纳税额占我国总纳税额的8%以上。七年来每年都达到6543.8+000多亿,而且还逐年增加。

一支烟可以抵26阿里,15华为。香烟离不开香精,香精离不开华宝。在股权合作的捆绑下,华宝地位稳如泰山,年营收可想而知。

华宝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在香精圈和烟草圈的地位已经很难撼动,但朱林瑶还是觉得不够。于是,她又把手伸向了资本市场。

凭借“割韭菜”的本事,成为无数投资者的噩梦,人们送外号:抽水女王。而她被立案调查,就是因为她走了这一步。

朱林瑶成为女强人是有原因的。她虽然是秘书专业出身,却能在资本市场上清晰地打出减持、分红、收购的组合拳,可见她确实有过人之处。

但是,过犹不及,越聪明越容易“比你聪明”。华宝国际刚上市时,朱林瑶作为大老板,持有74.9%的股份。

她知道,这个数字再高,也是虚幻的。只有真金白银才是最实际的,所以她的第一步就是卖掉股份,换成真钞。

为了利益最大化,她不急于求成,而是在股价稳中有升的时候一点一点卖出。随后的四年里,股价上涨了10倍,她有将近一半的股份被卖出。保守估计她应该能拿到82亿。

份额低了以后,她不怕亏了公司,而是趁着2015华宝股价大跌,又以3元多的低价慢慢买入。因为她买的慢,直到持股73.8%的时候,股价才上涨。

也就是说,她卖出的时候股价一直在涨,买入的时候股价一直在最低价。看似是套路的“高抛低吸”,但谁知道是不是操纵股价,收割股民?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单独或者串通,集中资金优势,持仓或者持股,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证券期货,操纵交易价格和交易量的,属于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18,华宝股份在创业板上市。之后三次分红比例都在80%以上,最高的甚至达到了200%,跟砸钱一样。哪里像朱的风格?

相关数据显示,华宝国际持有华丰中国100%的股份,而华丰中国恰好是华宝的第一大股东,占比81.1%。也就是说,华宝股份的81%分红将返还给华宝国际。

此外,朱林瑶持有华宝国际73.6%的股份,因此60%的股息接近她的口袋。如果这些钱都是赚的,问题是很可能来自股东。

上市时,华宝向股东融资23亿元,其中近6.5亿为补充流动资金。钱投在项目上后,才一年过去,他们也没怎么赚钱,就开始分红了。每10股40元,就有24.6亿。

分红比募资多真的有可能吗?你还有集资款吗?

资本运作,本该是帮助中小初创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手段,现在却成了野心家圈钱的工具。有人一次赚几十亿,但投资人只能一夜回到解放前。这公平吗?

5438年6月+2020年10月,湖南中烟总经理陆平因涉嫌违法违纪被审查调查。次年8月,湖南中烟副总经理刘主动投案。2022年6月24日,云南中烟总经理周涛主动投案自首。

随后,朱林瑶收到了耒阳市监委的立案通知书,日期恰好是65438年6月24日。耐人寻味的是,监察委员会的调查对象一般都是公职人员,而云南中烟和湖南中烟是华宝国际的两大客户。

事件发展扑朔迷离。他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